近日,陳建斌、蔣勤勤、許晴等明星參股公司被強制執行的消息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
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顯示,12月16日,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嘉博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标的3980萬餘元,執行法院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梳理案件流程發現,目前嘉博文化新增執行資訊與一則合同糾紛相關。

天眼查顯示,因為合同糾紛,山東影視制作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将嘉博文化與及其全資子公司嘉博影視告上了法庭,該案于2021年3月開庭,2021年4月法院公告一審已審理終結。
01
疑似與山影合作諜戰劇《深海》所緻
原告方山東影視制作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業内熟知的山影制作,其是目前國内頂尖影視制作機構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電視劇生産機關之一,為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是山東省著名文化品牌“魯劇”的生産者和締造者。
一部電視劇《人民的委托》開始,山影在成立的四十多年間,相繼創作出了《闖關東》、《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父母愛情》、《琅琊榜》、《僞裝者》、《歡樂頌》等精品力作。
另一方嘉博文化也是行業内知名影視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嘉博文化曾出品《小時代3》、《小時代4》、《緻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一個勺子》、《第十一回》等電影。
其中,《一個勺子》、《第十一回》的導演為陳建斌,而陳建斌也是嘉博文化股東之一。
天眼查顯示,陳建斌持有嘉博文化1%的股份,認繳資金100萬元,此外,嘉博文化的明星股東還包許晴、蔣勤勤、王學兵。其中,許晴認繳出資額200萬元,持股2%;蔣勤勤認繳出資額50萬元,持股0.5%;王學兵認繳出資額50萬元,持股0.5%。
影視公司綁定明星,目的之一自然是綁定他們的作品。許晴、陳建斌、蔣勤勤等明星是2016年3月受讓嘉博文化的股權。
而在3個月後的上影節期間,嘉博文化的釋出了十部新電影片單。其中,《亮劍》與《血色浪漫》都将被改編為電影。《亮劍》由著名導演康洪雷執導,《血色浪漫》則由許晴“首執導筒”。陳建斌、王學兵等演員也赫然出現在了合作導演的行列中。
如今5年多時間過去了,除了《一個勺子》《第十一回》等少數幾部電影成功落地,多數作品“下落不明”。王學兵甚至因不可饒恕之罪行而被封殺。
話說回來,那麼此次山影制作與嘉博文化的合同糾紛,是否因一起合作的作品而起?
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并未披露糾紛的原因,翻看兩家公司曾經的代表作,兩家公司的名字也沒有同時出現在一部作品中。
不過查找山影制作的項目存貨,還是發現了蛛絲馬迹。
貓眼專業版顯示,山影未來的項目包括《冰舞青春》、《春華秋實》、《和平與戰争》、《老勞工》、《深海》等頗具時代感的電視劇。
其中山影制作和嘉博文化疑似就《深海》這部積壓了多年未能播出的電視劇存在合作關系。
根據百度提供的資訊,《深海》是由劉恺威、李菲兒領銜主演,曹炳琨、張博文、彭冠英主演的近代諜戰劇,出品公司為西安嘉博。
再看該劇在廣電總局的備案公示表得知,《深海》的備案時間為2018年2月,拍攝時期為2017年9年,制作周期為7個月,而變更記錄顯示,該劇的制作機構由最早的西安嘉博變更為山影制作。
由此猜測,山影制作與嘉博文化的合同糾紛或是由投拍《深海》引起,當然,當中具體原由隻有山影制作或嘉博文化才知道。
另值得一提的是,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于2020年12月釋出《霍爾果斯嘉博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與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合同糾紛民事裁定書》顯示,嘉博影視曾作為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山東影視制作股份有限公司、一審被告嘉博文化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20)京0105民初78432号民事裁定,向法院提出上訴。
嘉博影視給出的事實及理由為,公司注冊地在霍爾果斯市,故案件應當由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審理。不過,法院認為,本案當事人約定并明确約定協定簽訂地為北京市朝陽區,嘉博影視的上訴申請最終也被駁回。
而據天眼查自身風險資訊顯示,目前嘉博文化共面臨17條自身風險,多為與其他公司的合同糾紛。
02
資本夢碎後“一蹶不振”
多位明星參股的随着陷入多起官司,也再次讓大衆想起多年前的“高溢價收購中止、明星資本套現受阻”事件。
2016年11月,上市公司東方網絡公告稱,将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收購嘉博文化、華桦文化、元純傳媒等3家公司股權,收購總價高達35.36億元。
其中嘉博文化收購價高達16.29億元。同時交易對方也簽下高額業務對賭,承諾三年達到10.17億元的盈利承諾。其中,2016-2018年,嘉博文化承諾實作淨利潤分别不低于1.2億元、1.5億元及1.95億元。
彼時距離許晴等明星入股嘉博文化還不到1年時間,按照收購方案,如果交易達成,許晴将獲得3125.57萬元現金;陳建斌獲得1009.80萬元股份支付對價和625.11萬元現金;蔣勤勤則獲得504.90萬元股份支付對價和312.56萬元現金,
不過在2017年4月,東方網絡公告,決定放棄收購嘉博文化,上述明星撈金夢終究破碎。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東方網絡曾因三個标的高溢價問題遭深交所問詢。而高溢價背後,“被抛棄”的标的嘉博文化則被質疑存在許晴、陳建斌等明星突擊入股套現嫌疑。
2016年前後,巨額影視并購案在行業盛行,但多數未能如願。專家分析,從影視企業本身來看,融資過快,估值虛高,泡沫較大,在大環境較差的情況下,通過并購影視企業來轉型影視,并不能達到“1+1大于2”的效應。而對賭過高會造成利益相關方沖突加劇,進而使項目擱置。
嘉博文化無緣資本盛宴後,似乎沉寂了許多。5年多以來,嘉博文化僅聯合出品了《京城81号2》,以及主投了陳建斌的《第十一回》,但後者票房不到8000萬元。電視劇也隻有成績平平的《越活越來勁》等少數幾部作品。
而嘉博文化再次進入公衆視野,竟是此次作為被執行人,被強制執行3980萬元,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作者/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如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