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二)

與孩子溝通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想法或是達成共識,與孩子心與心交流,走進孩子豐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良好的溝通需要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态,以及對孩子的尊重,外加一定的技巧和手段,這都是溝通不可或缺的條件。

如何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二)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教育家斯賓塞說:“野蠻産生野蠻,仁愛産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就變得沒有同情心;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培養他們友情的最好手段。

”事實也一再證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在一個充滿包容和仁愛的家庭裡,家庭成員之間會互相依戀、互相交流與溝通、互相了解與支援、互相學習與幫助。

營造和諧、民主、包容的家庭氣氛,建立彼此關愛、互相了解支援的親子關系,是實作家長與孩子良性溝通的基石。

如何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二)

舍得花時間跟孩子交流

為了生存,許多家長都很忙碌,但與孩子溝通交流一刻也不能耽誤。許多家長往往因為工作忙,而疏于跟孩子交流,這是不對的。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呵護和指點。家長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跟孩子交流,跟孩子一起聊聊天、散散步、逛逛商店、看看電視、聽聽音樂、玩玩遊戲、走走親戚,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交流才會深入、高效。

一方面,孩子在交流中體會到了家長對自己的的關心和愛護,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

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家長表露心迹,發表對問題的看法,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家長的教育。

如果家長在外地工作,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那麼也沒有關系,盡可能地抽出時間給孩子打個電話,跟孩子聊聊學習,聊聊生活。

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溫馨的提示,都會深深地感動孩子,影響孩子,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交流也就變得親切、自然、順暢。

如何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二)

溝通可以從微笑開始

微笑,是一個溫暖的符号,誰不喜歡微笑呢?微笑是盛開的花朵。

當你感到無助和寂寞時,意外地收獲一份微笑,你會發覺世間的溫情無處不在;當你陷入困境,需要了解和支援時,一份微笑就是一份最好的禮物。

收獲微笑是幸福,贈人微笑同樣也是幸福。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家長就可以擺出大人的架子來教育孩子。

如果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臉上繃得緊緊的,面無表情,一點笑容也沒有,那麼孩子就不會放松,就不願意跟家長說心裡話,結果使交流陷入僵局。

微笑是一種信任,是一種發自内心的喜悅,傳遞給孩子的信号是“孩子,我喜歡你”,孩子看到家長向自己微笑,心裡會很高興,覺得很親切,就願意聽家長說話,就想和家長交流,接受家長的教育。

如何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二)

批評時要溫和、委婉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在數學上是成立的,但是這條數學定律用在人與人相處上就不适宜了。

人和人的溝通需要尊重,需要了解,更需要講究藝術。

跟孩子交流時不能對孩子進行批評嗎?

答案是否定的,

批評是不可或缺的,但批評要講究方式。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不是故意找孩子的毛病。

當孩子犯錯誤時,有些家長一味地訓斥、責怪,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使孩子産生逆反心理。

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如果話說得過于直白,直截了當,有時會傷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孩子會本能地抵觸。這時不妨把話說得委婉些,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孩子錯誤的地方,不要太傷害他的面子。

要知道,和煦的春風會讓人心情蕩漾,綿綿春雨能滋潤心田,而暴風驟雨式的批評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無疑會造成嚴重的傷害,批評時,應當注意使用委婉的語言和溫和的态度。

《知了猴課堂》有一些實用性的方法可以供廣大的家長參考,也會慢慢推出一些适合初、高中階段父母和孩子的視訊課程,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關注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