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三個月前,心血來潮花35萬買了台理想ONE,我的朋友們都問我,為何不買台Model Y?其實,在選擇理想ONE之前,我有考慮過特斯拉,但看到那“毛坯房”一樣的内飾,果斷将其放棄了。畢竟,30多萬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還是要選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車子。而随着氣溫的下降,更加讓我覺得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因為,在北方的冬天,純電動車就是“電動爹”,朋友的Model Y跑上兩三百公裡,就準備要找充電樁了,而我的理想ONE在冬天好像并沒有受什麼影響。在城裡開車時,我還是将駕駛模式設定為純電優先,隻靠電池來帶動驅動電機,經過多次試驗發現,隻要不大腳油門,就保持在50km/h的時速時,理想ONE的純電續航裡程能達到150km+,并且是開了空調的。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但若是平時下腳比較重,且不想頻繁充電的話,那還是建議将駕駛模式切換到“油電混合”。這裡要給大家講一下,理想ONE的“油電混合”模式,其實跟混動車型不一樣,它的發動機并不參與驅動,而是充當一個智能發電機的作用,僅僅是用于發電,是以在行駛過程中也能夠明顯感受到,當純電優先模式切換到油電混合狀态下,動力輸出幾乎不會有突兀感,依舊很平順。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正因這樣,相比朋友的Model Y,我的理想ONE更适合自駕遊,因為不用總是擔心續航不夠,隻要儀表顯示的NEDC純電續航裡程低于50km,我就會将駕駛模式切換至“油電混合”,這樣就不用操心去找充電樁、擔心排隊等充電樁等等。而朋友的Model Y就不行了,是以每當我們一起開車出去自駕時,他都會讓我跟着他跑,因為他的線路上規劃了充電樁。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盡管這兩年間,充電樁的數量日益增加,但上次我們在長途自駕遊時,發現很多小地方都沒有充電樁,供電設施還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過,這對我也沒有影響,因為理想ONE可直接通過加注95号汽油來補能,而神州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加油站。至于油耗,我大緻計算了一下,電量充足的時候,大約是6L/100km,沒電的時候也就是最低荷電狀态下,油耗大概是9L/100km。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老實說,這個油耗我還是能接受,畢竟我的理想ONE車長超五米,自重2噸多,要比同級别大多數SUV省油不少。更何況,平時在城市代步,基本都是用充電樁充電,隻有跑高速或者是跑長途時,才會用到油電混合模式。是以,在我看來,理想ONE的這種設計,的确是比較經濟。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當然,對比朋友的Model Y,我在出行成本上是要比他多花一點,但效率也提升了不少,且還沒有所謂的裡程焦慮,也不用擔心冬季續航縮短這一問題。是以,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評論“大衆CEO都不看好增程式電動技術”時,心中想着大衆的ID.6 X在北方的冬天或者跑個長途的什麼都扛不住啊。

30多萬的國産電動車,續航不打折,還無裡程焦慮,不比Model Y好?

總之,在我看來,在當下這個供電基礎設施并未全面鋪蓋,且電池技術并未完善的時代,增程式電動車無疑是最合适的“解決方案”,就拿我這台理想ONE來說,它跟Model Y一樣,不但能上綠牌、免購置稅,開起來的感受也沒啥大的差别,而更關鍵的是,它還沒有裡程焦慮。是以,我認為10年之内,隻要沒有政策限制,像理想ONE這種增程式電動車都不會過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