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網絡團購,是指一定數量的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管道組織成團,以折扣購買同一種商品。這種電子商務模式可以稱為C2B(Consumer to Business),和傳統的B2C、C2C電子商務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将消費者聚合才能形成交易,是以需要有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和社交網絡(SNS)作支援。這種嶄新電子商務模式的始創者是美國的Groupon,其營運模式是每日推出一件商品(deal of the day),如果通過網上認購這件商品的使用者達到指定數量,全部人就可以用特定的折扣價格購買這件商品,否則交易就告吹。若交易成功,Groupon就向出售商品的商戶收取傭金。
團購B2T,本來是“團體采購”的定義,而今,網絡的普及讓團購成為了很多中國人參與的消費革命。網絡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所謂網絡團購,就是互不認識的消費者,借助網際網路的“網聚人的力量”來聚集資金,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求得最優的價格。盡管網絡團購的出現隻有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卻已經成為在網民中流行的一種新消費方式。據了解,目前網絡團購的主力軍是年齡25歲到35歲的年輕群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十分普遍。
團購的商品價格更為優惠盡管團購還不是主流的消費模式,但它所具有的爆炸力已逐漸顯露出來。業内人士表示,網絡團購改變了傳統消費的遊戲規則。團購最核心的優勢展現在商品價格更為優惠上。根據團購的人數和訂購産品的數量,消費者一般能得到從5%到40%不等的優惠幅度。據介紹,目前網絡團購形式大緻有三種:第一種是自發行為的團購;第二種是職業團購行為,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不同類型的團購性質的公司、網站和個人;第三種就是銷售商自己組織的團購。而三種形式的共同點就是參與者能夠在保證正品的情況下拿到比市場價格低的産品。怎樣才能使網絡團購的商品最劃算?網絡團購經驗豐富的趙小姐認為,參加團購前要先做好市場調查,并且要了解自己要買的商品的價格、品牌以及性能,隻有心中有數了,才不會被網上的所謂“團購優惠”弄糊塗。
中國最早出現團購是公司為了降低成本而集合所有子公司進行采購。而發展到目前“個人層面”,得歸功于網際網路,由業内有影響的個人或專業的團購服務公司(團購網站)進行召集,将有意向購買同一産品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大量向廠家或總代進行購買行為,進而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獲得産品超低價格和服務保障;也可自發組織團購,由消費者自行組織,将自發團購産品資訊在網站上釋出。網絡團購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型城市流行起來,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
現在,在團購網站和團購文章的“省錢才是硬道理”的号召之下,小到圖書、軟體、玩具、家電、數位、手機、電腦等小商品,大到家居、建材、房産等價格不很透明的商品,都有消費者因網絡聚內建團購買。不僅如此,網絡團購也擴充到健康體檢、保險、旅遊、教育教育訓練以及各類美容、健身、休閑等服 務類領域。(摘自百度百科)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406048,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