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在與業内同行探讨了平闆電腦、電紙書等科技産品的發展趨勢之後,筆者發現,大家的觀點與網上流傳的觀點不盡相同,特此把總結的一些個人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供大家交流與學習之用。
觀點1:美國電子書擁有率為12%
現在網際網路上對電子書産品的評價呈現一邊倒情況,有的說電子書産品發展趨勢不明朗,有的認為電子書産品不如平闆電腦,但是這些結論明顯的是主觀臆斷,缺乏資料支撐。
網上公布了一系列資料,其中在Pew研究中心的“網際網路及美國人生活”項目報告中顯示,亞馬遜Kindle或邦諾的Nook等電子閱讀器在美國成年人中的普及率達到12%。這個資料是針對2277位18歲以上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跟蹤調查。調查顯示,美國電子閱讀器的擁有量增長了一倍,從半年前的6%提高到12%。
資料證明,電紙書的流行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猜測,在美國成年人群中,大緻每百人就有十人擁有電子書産品,這一普及率還是相當高的,不僅超過平闆電腦,甚至僅次于在歐美非常流行的黑莓、蘋果智能手機。
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一直都有向美國看齊的趨勢,例如各種網際網路新模式都起源于美國,之後才在中國發迹;同樣結論,以漢王為首的電子書産品以及中國電子書市場正處于發展初期的調整階段,中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群中目前擁有電子書的比率要遠遠低于美國水準。在後續發展中,中國電紙書産業大有可為。
觀點2:平闆電腦普及率不及電紙書
平闆電腦pad産品的火爆程度令人側目,北京三裡屯的apple專門店裡一度有人排隊購買ipad産品,而來自Pew的調查資料顯示,蘋果iPad和摩托羅拉XOOM等平闆電腦的普及率隻有8%。遠遠并未市場上看到的那種火爆。
根據Pew調查,六個月前擁有平闆電腦的人群為5%,而半年後增加為6%。是以,平闆電腦的普及率、增長率似乎都出奇的慢,與電子書、電紙書等電子閱讀器産品沒法比。
究其原因,大概是人們的需求所定。在美國成年人群、尤其是中産階級人群中,通過電子裝置閱讀期刊報紙的人群具有相當的數量,換言之,“閱讀”仍舊是人們的第一大需求和首要習慣。而在中國,“娛樂”似乎是人們的第一大需求,是以有很多人購買pad用于遊戲,但這僅僅是表象,即便是娛樂為主的中國網際網路,人們對“遊戲機”的渴望并沒有那麼誇張,大部分人群還是把pad當做了一種新鮮事物和電子書的備選,還有相當大的人群是電子書的忠實使用者:例如學生群體,讀書與學習英語;白領人群,閱讀小說和各種工作文檔;還有龐大的讀者群。
也許,隻有當平闆電腦的價格下降到與電子書産品差不多的水準,更多的人們才會放棄電子書而選擇pad,但是那時候平闆電腦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優勢,電紙書一開始就有明顯的特征與定位,直擊喜歡閱讀的人群,并随着科技的發展,其終端裝置的性能越來越強大,功能也更多,平闆電腦就更不具備優勢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點可能:未來的電紙書将與平闆電腦合二為一。
觀點3:漢王電子書方興未艾
通過美國的資料可以看到,電子書産品和産業其實大有可為,關鍵是看如何把握機遇與發展了。以國内領先的電子書廠商漢王為例,其實一開始漢王的戰略規劃非常正确,并帶火了電子書整個産業;即便在行業稍稍低迷的2011年,漢王電紙書仍舊在繼續前行,并未如一些不知情的媒體人所說的那麼消極。
漢王上司人曾提過一個企業理念:“首先要把地盤劃好,這個“地盤”是國民經濟需要的,是老百姓需要的;其次,要在這個“地盤”中争第一、當老大,否則,就别進入這個“地盤”,也别圈這個地。我們隻做自己擅長的,沒有機會甯可去等。”可以說,電子書這個“地盤”是漢王發現的,也是漢王擅長的,是以早在2005年,漢王就開始引領一場電子閱讀的變革,将漢王手寫輸入及電磁傳感技術應用于電子閱讀器這個産品,開發具有漢王核心技術的“電紙書”。
到了2011年,漢王又開始推出數字化概念,講究“形”與“神”的合一。僅僅有了帶有漢王獨有技術的終端裝置還不夠,必須有大量優質、可閱讀的内容,這就是“神”。漢王首創了書報刊數字化營運模式,将數字出版明确為“終端+平台”的發展模式,其核心為通過内容平台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書、報、刊資源。截止目前,漢王書城已與160多家出版集團和出版社、100多家報社、300多家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其漢王電紙書終端裝置提供着源源不斷的精華内容。
雖然在2011年漢王電紙書遭遇了一些風波,但這應當是市場發展的必然反映。任何企業與産品所經曆的良性發展路線本就應該是有起伏、有高低的,企業通過價格讓利來激活市場、擴大銷量也是既定的市場舉措,相反,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根據相關國内統計,漢王在2011年的市場佔有率仍舊高達70%,其部分産品調價之後銷量大增,并且不影響整體戰略布局。這主要是由于漢王的産品線非常豐富所導緻的,漢王電紙書産品大概有40多種,從高端商務類,到學生類、時尚類,從5寸螢幕到6寸到8寸螢幕,滿足了不同使用者群的需求。
當然,一方面中國電子書在強勁增長與美國看齊,另一方面,全球電子書産業也在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内容與終端裝置的融合共赢,好的閱讀内容能夠“制勝未來”;其次是電子書産品本身也有與平闆電腦融合的趨勢,許多平闆電腦開始提供更多電子書才有的功能,例如夜間、白天模式,而電子書産品也開始增加聯網、互動功能。在融合的趨勢下,漢王電子書以及國内其他電子書廠商,能否順應趨勢作出改變,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
筆者相信,一直堅持創新的漢王在這場未來的戰役中應當不會遜色。曾經創新的研發了手寫識别技術、OCR技術文本王、名片通的漢王,也一樣能在電子書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對于我們使用者來說,也不必左手電紙書右手平闆電腦了,我們隻需要一款裝置,就能滿足我們的閱讀需求。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611903,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