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黃眉怪虛設小雷音寺,寺内諸佛、什物全都與取經目的地雷音寺相同,以誘唐僧師徒上當。那位于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城西1公裡處的“小西天”是不是偷了黃眉怪的創意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研究一下。

隰縣小西天,原名千佛庵,由東明禅師建立于明崇祯二年(1629),曆經30年完成全部建築妝塑。初因大雄寶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後因重門額題“道人西天”,又為差別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小西天是典型的佛教禅宗寺院。全寺建築面積有11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院,自成體系又渾然一體。下院無量殿坐西面東,是僧衆誦經的禅堂。殿中有木雕樓閣和數十尊銅鑄佛像。韋陀殿與無量殿隔院相對,殿内的韋陀像是由整塊楠木雕刻而成的,其面貌威武,雕刻工藝十分精湛。北房為經舍,珍藏着一部明萬曆版善本藏經,儲存完好,共7310卷,具有很高的學術及研究價值。韋陀殿背後側旁建有兩座殿門,分别題有“疑無路”、“别有天”,由此可達孤桐峰峰頂。
上院,是全寺的精華,正面是大雄寶殿,文殊、普賢兩殿左右相峙。大殿内正面排列着五個互相連通的佛龛,“藥師”、“彌陀”、“釋迦”、“毗盧”和“彌勒”等諸佛端坐蓮台,各飾錦衣,神态自若,面容慈祥;十大弟子分站兩旁,造型優美,生動傳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殿南山牆上塑着“四方三聖”、“四大天王”等佛教人物故事,殿北山牆上塑着須彌山上三十三層“仞利天”、佛傳故事和釋迦牟尼的本生傳說。大梁上,八大金剛威武雄壯,粱間牆壁懸塑着富麗堂皇的“極樂世界”;衆多的人面飛天、神鳥、孔雀、鹦鹉、仙鶴,遊弋在飄渺的雲頭上,十二樂伎菩薩,身姿輕盈,溫柔高潔,往來自如地表演着“天界”歌舞。整個殿内,天宮樓閣,層層疊疊,雲霧缭繞,粉彩妝銮,呈現出一派仙宮佛國的迷人景象。
誠招“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衆号:三農法制調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