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到的知識點有:
1:面向對象(掌握)
(0)面向過程和面向過程開發
(1)面向對象思想概述
(2)面向對象的思想特點
(3)把大象裝進冰箱(了解)
(4)類與對象的關系
(5)類的定義及使用
(6)案例
(7)記憶體圖
(8)Java程式的開發、設計和特征
面向過程:每一個具體步驟中我們都是參與者(執行者),并且需要面對具體的每一個步驟和過程。
面向過程開發:其實就是面向着具體的每一個步驟和過程,把每一個步驟和過程完成,然後由這些功能方法互相調用,完成需求。
面向對象是基于面向過程的程式設計思想。
(2)面向對象的思想特點:
A:是一種更符合我們思考習慣的思想。
B: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C:讓我們從執行者(參與者)變成了指揮者。(角色發生了轉換)
舉例:
買電腦:
面向過程:我先了解電腦-->了解我自己的需求:學習用-->找對應的參數資訊-->去中關村買電腦-->讨價還價-->買回電腦。
面向對象:我知道我要買電腦-->班長去給我買-->班長就買回來了。
洗衣服:
面向過程:把衣服脫下-->找一個盆-->放點洗衣粉-->加點水-->把衣服扔進去-->搓一搓-->清洗衣服-->擰幹-->晾起來。
面向對象:把衣服脫下-->打開全自動洗衣機-->扔進去-->一鍵即可-->晾起來。
吃飯:
面向過程:去超市買菜-->摘菜-->洗菜-->切菜-->炒菜-->盛起來-->吃。
面向對象:去飯店-->服務員(點菜)-->廚師(做菜)-->服務員(端菜)--吃。
萬事萬物皆對象!
家常事物、買洗衣機和去飯店太不劃算了,是以,找個對象。
A:面向過程實作
B:面向對象實作
注意:如何讓我們的操作更符合面向對象思想呢?
A:有哪些類呢?
B:每個類有哪些東西呢?
C:類與類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呢?
(4)類與對象的關系:
我們學習程式設計語言,是為了模拟現實世界的事物的。
A:現實世界的事物,我們如何表示呢?
屬性 該事物的基本描述資訊
行為 該事物的功能(該事物能夠做什麼)
B:Java語言中最基本的機關是類。是以,我們就應該把事物用一個類來展現
C:類
成員變量 ==> 事物屬性
成員方法 ==> 事物行為
D: 類:是一組相關的屬性和行為的集合。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對象:是該類事物的具體展現(存在),是一個具體的執行個體。(對象)
類:可以了解為構造對象的一個藍圖或者模版,是抽象的概念。
對象:是以類為模型建立的具體執行個體,是對類的一種具體化。
舉例:
類 --> 學生(抽象的)
對象 --> 班長就是一個對象(具體的)
如下圖所示01:

(5)類的定義及使用:
A:類的定義:定義一個類其實就是定義該類的成員(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
成員變量 定義格式和以前一樣,就是位置不同,在類中,方法外。
成員方法 定義格式和以前一樣,就是去掉了static。
B:如何使用類的内容?
在一個java檔案中寫兩個類:一個基本的類,一個測試類。
注意:檔案的名稱和測試類的名稱一緻。
a:建立對象使用。格式如下:
類名 對象名 = new 類名();
b:如何使用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呢?
對象名.成員變量
對象名.成員方法()
(6)案例:
A:學生類的定義和使用
B:手機類的定義和使用
(7)記憶體圖:
A:一個對象的記憶體圖
B:二個對象的記憶體圖
C:三個對象的記憶體圖
如下圖所示02:
(8)Java程式的開發、設計和特征
A:開發:就是不斷的建立對象,通過對象調用功能。
B:設計:就是管理和維護對象間的關系。
C:特征
a:封裝
b:繼承
c:多态
我的GitHub位址:
https://github.com/heizemingjun我的部落格園位址:
http://www.cnblogs.com/chenmingjun我的螞蟻筆記部落格位址:
http://blog.leanote.com/chenmingjunCopyright ©2018 黑澤明軍
【轉載文章務必保留出處和署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