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結之:CentOS6.5 DNS服務BIND配置、正反向解析、主從及壓力測試(4)

bind視圖:

   比如說我們公司有一台伺服器、他有兩個位址、也就是兩個網卡、一個是内網網卡、一個是外網網卡、他可以被使用者使用内網通路、也可以被使用者使用外網通路、内網網卡連接配接的是内網的位址、而外網連接配接的是外網的位址、是以不同的用戶端來通路同一台DNS主機伺服器時傳回不同的位址那就用到我們的視圖了:所謂視圖就是将伺服器一分為二、甚至可以一分多塊,就是把一個DNS伺服器工作在不同的多個邏輯界面上、一個區域可以在不同的視圖中各自定義一次的,可以了解成一個邏輯的DNS伺服器。

   這裡我們就去修改他的區域配置檔案了:我們以172.16.251.171這台主機為例、我們定義三個視圖、我們分别叫做onenet、secondnet、default一旦使用了view、那麼所在的zone都要在view中、記得把我們的/etc/named.conf中的根的zone也要放到view中去: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22/A0/wKioL1MhofuwN4v1AACTYgVvNfE331.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22/9F/wKiom1MhooCCwbz2AAChRmIITFE030.jpg" target="_blank"></a>

   好了、我們的視圖就定義好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啟動來測試一下了(這裡不再測了、跟前面做的一樣就可以了)。 

=================================怎麼老是你呀============================================

DNS性能壓力測試

   在安裝BIND的時候、在安裝程式中有個檔案叫查詢性能的、是第三方提供的性能測試工具、這個程式包一般是不會安裝的、要用就自己去安裝、于是我們切換去queryperf目錄下、直接安裝:

   # ./configure

   # make

   完成、生成一個叫queryperf、直接cp到/usr/bin下:

   # cp queryperf /usr/bin

   接下來我們人建立一個查詢的域名的測試檔案、在root的家目錄下建立一個query.txt檔案:

   # vim query.txt

   tanxw.com       NS

   tanxw.com       MX

   www.tanxw.com   A

   mail.tanxw.com  A

   ftp.tanxw.com   CNAME

   pop.tanxw.com   CNAME

   web.tanxw.com   A

   imap.tanxw.com  A

   www2.tanxw.com  A

   添加這些内容、然後複制N次儲存退出、再測試一下你的DNS伺服器每秒可以執行的查詢次數是多少次、用時多少、看一下我的query.txt檔案中有多少條:

   # wc -l query.txt

   要是你覺得不夠多再加、加到你滿意為止、那我們就來測試一下吧;

   # queryperf -d query.txt -s 172.16.251.171

   測試時你可以用htop看一下cpu占用率:

   壓力測試我們成算是順利完成了、希望我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結束

   好了、到這裡我們就介紹完DNS的一些使用的、啰哩啰嗦的寫了很多、哈哈、如果寫得有什麼不妥或錯誤的地方、還望大神門指點哦、在此先謝謝你的關注了、有什麼意見可以留言。

本文轉自 wei0164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tanxw/137609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