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ell EMC透露NVMe戰略,為什麼陣列還要等半年?

周末看到個消息,覺得有點價值跟大家分享下。

這是一篇來自Dell EMC英文部落格的文章,标題為《NVMe – the Yellow BrickRoad to New Levels of Performance》,裡面有一張圖:

這裡提到的3個要點是

-         靈活:跨不同存儲産品形态——陣列、融合(包括超融合)和軟體定義;

-         靈活:基于行業标準技術建構;

-         可靠:由Dell EMC設計和測試。

EMC從收購XtremIO并釋出第一代産品開始就采用标準尺寸SAS SSD驅動器,看來NVMe仍然延續該風格。

EMC這篇部落格中也不避諱提到了最近大力宣傳NVMe的Pure Storage:

“那個來自Pure Storage時髦的新品“100%NVMe”陣列怎麼樣呢?他們為這個新的陣列打造了自己專有的“NVMe驅動器”(被稱為“Flash子產品”),這是昂貴的,客戶将不得不付出代價。迄今為止,還沒有釋出新的FlashArray //X的性能基準(還注意到PureStorage的FlashArray //M的現有性能名額也已從其網站上删除)。這些會你想懷疑...”

EMC也提到Violin Memory使用專有閃存子產品失敗的例子,對友商的評價大家看看就好,考慮到國記憶體儲廠商也有人撰寫類似的文字,是以我也沒啥可說的。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NVMe SSD真的會使陣列更快嗎?

我想跟大家聊的,主要是上面的路線圖。

然後是VxRack和VxRail超融合,這裡面的主角是VMware vSAN,新版本6.6加入對Intel Optane SSD P4800X(3D XPoint Memory)的支援,用于寫緩存層并且采用NVMe接口。當然普通NVMe SSD也可以用于Cache或者容量層。

大約在2017年底-2018年初,推出基于NVMe的陣列,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

一個PCIe SSD在伺服器本地跑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IOPS今天已經不是新聞;而雙控AFA也就幾十萬IOPS的性能,裡面至少會有十塊以上的SAS SSD。為了實作共享存儲、備援高可用、快照、重删/壓縮等各種資料服務,全閃存陣列的瓶頸一般不在盤上,而且包括Oracle等資料庫在内的主流應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勝任。

是以我真正關心的,是NVMe怎麼給陣列帶來質變?可以想到的一個方向是3D XPoint Memory對分層存儲的重新定義。現在的AFA可以用不同類型SSD分層,但引入更快的SCM媒體意義應該更大。不知即将釋出的U.2 Optane SSD會不會有雙端口?而在Server SAN/超融合中現在就可以用P4800X做為寫緩存,或者放置需要最高性能的中繼資料了。

Intel介紹了一個8節點Ceph叢集,使用了BlueStore存儲引擎,将WAL和DB放在一個Optane P4800 SSD上。我們暫且先不讨論該配置在今天的實用性達到什麼程度,下面先看看性能。

8個節點跑到280萬随機讀IOPS,每節點超過30萬了,每節點寫IOPS也達到7萬。按照我們的經驗Ceph對CPU資源開銷屬于分布式存儲軟體中比較大的,能測出上面的水準,我想各家商業SDS在性能優化上可能會有點壓力。

無論分布式還是集中存儲,如何更好發揮NVMe SSD的性能都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兩個存儲控制器之間的NTB通道,如果用PCIe 3.0 x8其寫帶寬不到8GB/s,而它還沒有成為幾十萬IOPS(往往是混合讀寫)的瓶頸。那麼,存儲軟體的效率能否有所突破,我認為這才是對NVMe最關鍵的。

最後再推薦下我寫的評測,也希望大家多了解3D XPoint Memory和Optane。

參考資料

https://blog.dellemc.com/en-us/nvme-the-yellow-brick-road-to-new-levels-of-performanc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