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在戰争頻繁的古代,軍師是必不可少的,軍師一職在戰争中作為主要的謀劃者,有着很高的威望,而且古代很多的能人賢者,均是以軍師一職而被衆人熟知。就比如說在《三國演義》中,魏蜀吳之是以能夠在不斷的争鬥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與他們所擁有的智囊軍師,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而要說到曆史上最有名的軍師之一,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而且諸葛亮的名号,不僅是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亞洲的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被稱贊的人物。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另一位有極高才能,卻并不為人所熟知的軍師——諸葛亮的好友龐統。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諸葛亮

龐統與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有着非常高的評價,被人們稱為卧龍鳳雛,而且司馬徽還曾說過,隻要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得知,龐統的能力與諸葛亮平分秋色,但是為什麼現在衆人,卻隻知諸葛亮而不知龐統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呢?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龐統(影視劇照)

龐統在年少時并沒有什麼名氣,或許這和人們喜歡從外貌來判斷一個人有關,龐統的外貌太過樸實,很少有人會覺得此人是個聰明人。也可能和無人賞識有關,畢竟伯樂總是比千裡馬少很多。

不過幸運的是,20歲的龐統,遇到了賞識他的司馬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鏡先生。在二人相談之後,司馬徽震驚道:“南州的才子,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得上龐統。”在得到司馬徽的賞識之後,龐統終于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水鏡先生(影視劇照)

龐統本人非常重視道德修養,而且他稱贊别人的時候,往往會言過其實,因為他覺得這世上,好人總是會比壞人少,之是以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行善的人建立信心,進而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但是這樣的龐統,卻沒有在入軍之後步步高升。最開始龐統是為周瑜出謀劃策的,在周瑜死後被推薦給了孫權。但孫權卻嫌棄龐統太過醜陋,将其遺忘在一旁。随後龐統被好友帶到了蜀國,在幾經波折之後,投奔到了劉備的麾下,準備好好展示自己的才能。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孫權(影視劇照)

但是,龐統在去見劉備的時候,身上雖然準備着魯肅和諸葛亮寫的兩封舉薦信,可他卻并沒有拿出來。而劉備在見到龐統時,也非常嫌棄他的樣貌,并直接将他打發到了一個小縣城。

可是,還沒做多久的官,龐統就被人舉報了,劉備派張飛去檢視,看到的卻是,龐統用少量的時間處理了一個月的政務,并在其後拿出了魯肅的舉薦信。這裡龐統并沒有拿出諸葛亮的舉薦信,想必是因為,在世人眼中,鳳雛與卧龍齊名的存在,如果是就這樣拿出了諸葛亮的舉薦信,怕是會低人一等。是以他僅僅将魯肅的舉薦信亮了出來。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的謀劃至今也是被人稱贊的存在,但是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戰船能夠一次全部燒毀的前提是,必須将所有的船隻連在一起。而在戰争中,船隻全部連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那麼曹操為何會做出這麼危險的一個決策呢?

這其中和龐統脫不了關系,在戰争開始之前,龐統就先假意投奔曹操,并在之後成功為曹操獻計,讓曹操将所有戰船連在一起,成功實作了火燒赤壁這一壯舉。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赤壁之戰(影視劇照)

但令人遺憾的是,龐統在36歲時,因為執意要率領士兵攻城,進而被流箭射中死去。劉備痛恨他的傲氣,卻又惋惜他的才能,于是親自為他挑選墓地,葬于落鳳坡。而這裡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為何劉備得到了鳳雛和卧龍,卻沒有統一天下呢?

其實司馬徽隻說過,得其一人便可安天下。卻并沒有說,如果同時任用他們二人,會引起什麼後果。諸葛亮與龐統兩個人的性格,相差實在太大,一個求穩一個求快,他們可以做朋友,但卻并不适合合作。而龐統雖與諸葛亮齊名,卻并不為世人所熟知,是因為龐統才能雖然高,但卻太過急躁,并不能完全審視自己。

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是隐于幕後的,為劉備出過很多計謀,但卻并沒有被人們知道。

龐統在早期的時候為何沒有受到重用,全因他身上的一缺陷太明顯

▲圖檔:落鳳坡屍骨(影視劇照)

龐統的墓地又被稱為龍鳳祠,位于四川羅江縣。而之後在蜀國大亂時,他的墓祠全被摧毀,不過在康熙時期被重新修整,如今的龍鳳祠,周圍種植着上千顆松柏,郁蔥茂盛,如同畫中之盛景。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