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務用例在SOA業務模組化中的交叉使用

業務用例 - 我們思考業務流程的出發點是從我們真實世界的業務運作着手。業務用例是一種從外部的視角來描述業務。更通常的情況是,一個業務用例就是一系列的行為和活動,而這些行為和活動将對特定的業務執行者帶來價值,或者表示出一個業務是如何響應一個業務事件的。使用業務用例的一個關鍵點和價值也展現在它是對關鍵抽象業務流程的一個簡單描述。是以業務用例的實作正好接業務流程模型。

業務流程模型 - 業務流程模型捕獲活動任務和子任務,資料流向,執行任務或其它業務資訊的角色或系統。對于業務模型一般要建立一個描述現狀的AS-IS模型,同時又會根據規劃輸出描述将來的TO-BE模型。

業務架構模型- 用于描述業務架構上下文,定義業務功能域,業務流程,IT系統以支援該業務架構。在這裡可以參考EA企業架構,而業務架構模型的重點又主要是CBM(Component business modeling)業務元件模型,業務元件模型通過價值鍊的業務領域,從決策,管理和執行三個層面對業務進行元件化。注意在這裡對于和業務目标相關的元件,我們需要Drill Down下一層,進行Functional area analysis功能域分析。這樣才能夠為業務流程模型提供輸入,

 功能域分析是對業務元件的精煉和分析,目的是真正建立一個業務系統。在分析對于一個基于SOA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什麼樣的IT子系統的關鍵一步。對于業務元件模型中的關鍵業務元件進行分解,分解得出功能域,然後分析功能域之間的關系和互動。功能域映射到業務系統,業務系統提供其它業務系統需要的服務,同時業務系統映射到IT子系統。

業務目标-業務目标本身也是需求,是必須要滿足的需求。業務目标需要分解和細化到業務KPI,同時對于業務KPI又需要指定不同的度量名額和度量準則。業務目标,業務KPI和業務Measure剛好是三層的展開關系,可以進行需求追蹤。

域模型-主域模型的主要任務是捕獲全景的業務分析模型的關鍵子集。主域模型分析關鍵的業務要素以及這些業務元素之間的關系。主域模型進入到RUP系統分析階段後即對應RUP中的領域模型。是以對于在業務模組化階段的主域模型應該了解為核心業務對象和資料的關系模型。

再對上面描述的内容做一個串聯分析:

    首先根據企業業務目标和願景進行業務用例模組化,在業務用例模組化中會分析業務用例,業務流程,業務用例實作,業務操作者等重要内容。根據EA企業架構的方法論,結合IBM的CBM元件業務模型建立企業業務架構,識别業務元件。根據企業關鍵業務目标,辨別出關鍵業務元件,并進行分解和功能域分析,重在建立業務元件,業務系統,IT系統之間的比對和關聯關系,友善後續進行映射。在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形成了兩個重要的東西:

    細粒度的業務元件,友善過渡到後續的業務對象和子產品,為流程分析和領域模組化做準備。

根據業務用例實作,識别出的業務流程

    對于産生的業務流程進入到業務流程模組化和分析,在業務流程模組化中重點就是分解業務流程到任務,子任務級别。同時結合業務操作者,角色,業務對象,業務規則詳細的描述清楚業務流程或業務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互動關系是識别服務的重要點,傳遞資料是領域模型分析的重要點。

    再說明下,對于互動關系的分析,功能域的互動關系圖分析的是互動的靜态關系,互動是如何通過流程産生的并不清楚。流程分析是分析的動态互動關系,而互動涉及到的業務系統和IT系統可能又不清楚。是以需要結合流程分析和功能域分析,形成精煉和細化的接口互動流程。作為服務識别和定義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