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到底做不做遊戲?”是近兩年外界對阿裡文娛的疑問,但這在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阿裡遊戲聯席董事長何小鵬的心中,卻算不上是一個問題。直到今天阿裡遊戲在北京舉行2017年戰略釋出會,何小鵬現場統一回複說:“我們要在遊戲領域大施拳腳!”
大施拳腳的第一步,就是阿裡遊戲宣布正式進軍遊戲發行領域,2017年将投資10億元發展遊戲IP生态,并與阿裡文學、阿裡影業、優酷聯手推出“IP裂變計劃”,同時整合阿裡巴巴集團資源,在遊戲營銷和流量上賦能合作夥伴。
去年下半年,阿裡巴巴将UC、優酷、阿裡文學等組合成阿裡巴巴娛樂集團,當時内部都清楚的知道,遊戲是文化娛樂的最主要的出口。而遊戲的出口在哪裡?
那時候,月流水過千萬的遊戲中有IP的産品占比超過70%,遊戲IP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IP市場爆發之後,遊戲IP已經面臨資源嚴重匮乏、價格水漲船高、海外IP授權門檻越來越高等問題。
阿裡遊戲迅速抓住遊戲IP這個出口,并制定三步計劃,取名為“IP裂變計劃”:
第一,在文化娛樂集團内,集合UC、優酷、阿裡影業、阿裡文學等能力,以遊戲為彙聚點,形成熱劇、電影、文學、動漫等一體化的IP裂變新形态,讓IP的價值可以在生态内循環放大;第二,不僅影視劇、小說、動漫等可以衍生為新的遊戲IP, 純遊戲IP也會為其定制影視劇、小說、動漫等跨界内容,延伸閱聽人使用者;第三,整合全球資源,開放合作。
為了培養更多優質IP,阿裡遊戲推出了IP合作開放平台。在合作流程上,遊戲開發者隻需要對接阿裡遊戲,就能獲得一整套IP解決方案。阿裡遊戲表示将拿出10億專項資金與資源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
如何實施?當然要從阿裡遊戲的老行當“遊戲分發”着手。
阿裡遊戲的前身“九遊”曾經是國内手遊市場的分發巨頭。2014年,傳統端遊遭遇天花闆,各遊戲廠商轉型手遊市場,阿裡也順勢推出手遊平台。同年,阿裡以40億美元估值收購UC,并組建阿裡移動事業群,其中包括了UC的遊戲平台九遊。2015年,阿裡将原本的手遊業務(包括開發的遊戲、使用者)完全交接于九遊,九遊則同時獲得支付寶、淘寶入口。2016年1月,九遊正式更名“阿裡遊戲”。
阿裡遊戲深知,iOS遊戲分發一直是國内發行短闆,為了補齊這個短闆,阿裡遊戲旗下的開發者賬号已經與阿裡系其他開發者賬号互通,首期将在UC、優酷、高德、支付寶等産品陸續嵌入。在Android平台,阿裡遊戲會做全域分發。此外,阿裡遊戲将基于UC旗下的産品開展遊戲全球發行業務。
“但我們現在不僅僅是要做遊戲分發。”何小鵬透露,“今後我們要把包括支付資料在内的資料平台打通,這是未來特别要做的事情。”
為此,阿裡遊戲打造了遊戲大資料分發平台“山雀”——大資料分發可以精準的發現使用者喜好,并且結合其喜好變化的趨勢,做出精準的預測,完成精準推薦。廣告投放是遊戲發行擷取使用者的重要手段,山雀的智能化采買功能可以自動對流量實時打分,勾勒使用者畫像,進行人與廣告的精準比對。
為了讓整個戰略計劃看起來更有說服力,阿裡遊戲會上宣布将與蝸牛聯合開發MMO類型手遊《武動乾坤》,《武動乾坤》同名網劇也将被開發出來,由優酷獨播,張黎導演,楊洋、張天愛、吳尊、王麗坤、釋小龍、柳岩等領銜主演。阿裡遊戲稱,這是在傳統的影遊關聯基礎上,結合内容平台,打造更加新穎獨特的劇遊互動方式。
去年,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宣布,文娛集團未來将采用“2+X”業務矩陣,即“兩個使用者平台引擎(UC,大優酷)+各專業縱隊”。未來三年阿裡大文娛投入将超過500億人民币,“實業心态,專業發展,矩陣關聯,生态制勝”。而這次的10億顯然隻是一個開始。
在當下手遊市場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防守”明顯是不夠的,隻守住國内一片疆土更是不夠的,是以阿裡遊戲還希望把發行能力擴充到全球範圍内。
就好比騰訊、網易偏向于遊戲獨家代理與研發,在端遊有很長時間的研發積累與營運經驗一樣,阿裡遊戲一直擅長國際化布局——2015年,UC浏覽器曾在印度、印尼分别占領了55.4%與47.5%的市場佔有率,占領當地第一,同時擴充至俄羅斯、越南、巴西市場。
阿裡遊戲分析,目前手遊國際市場主要分為5大闆塊,歐美、日韓、中東、拉美、東南亞。其中歐美、日韓為傳統成熟市場,中東在近兩年迅速發展,拉美和東南亞為潛力市場。資料顯示,2016年印度移動網際網路人口3.7億,2017年預計達到5億,手遊産業規模增速超過100%。截止2017年2月,印尼移動網際網路人口已達一個億。
阿裡遊戲将利用UC旗下的産品(UC浏覽器、UC News、9APPS)打通海外流量入口,加上阿裡遊戲的海外營銷團隊,為中國出海的遊戲公司賦能。此外,阿裡遊戲宣布與Mail.Ru、龍騰中東、TFJoy、Efun合作,分别在俄語區、中東、歐美、日韓等海外區域市場,一起組成“全球發行戰略聯盟”。
這一切隻是為了“給國内開發者提供更好的、一體化的全球遊戲發行解決方案。”阿裡遊戲的總裁史倉健說。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