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宇綿(燕山居士)
曆史的長空,無數星星,或微或著,或隐或現,或明或暗;它們的存在,構成了恢宏的宇宙,美麗的夜空;每顆星都有自己的軌迹,有自己的内涵。細觀它們,足以鑒心壯識。

華 佗
山野茫茫百草香,曆經風雨究其詳。
建安三聖有元化,舉世一流療外傷。
棄仕從醫惠群眾,救人治病敢擔當。
術精德望今尤效,痛惜逢兇劍下亡。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并精通内、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緻死。
李 賀
英年早逝世人驚,李杜齊肩有盛名。
天地玄機心域廣,奇思妙想筆鋒精。
揮毫鬼怪怼權貴,流韻神靈啟衆生。
獨樹旌旗躊滿志,才華橫溢著丹青。
李賀,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隐稱為"唐代三李"。作品慨歎生不逢時、内心苦悶, 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 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曆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托古寓今,被後人譽為"詩鬼"。27歲,英年早逝。
伯 樂
興邦立國建奇勳,伯樂之功天下聞。
鮑叔王前薦菅仲,蕭何月下識将軍。
春秋逐鹿齊稱霸,楚漢争鋒劉作君。
市野尋才憑慧眼,德高方可近賢人。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後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骥不得伯樂,安得千裡之足。"中唐·韓愈《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蘇 武
飄流北海牧羊人,身陷匈奴漢使臣。
氣壯甘披邊外雪,心堅牢記故鄉親。
途兇境險難移志,利誘威加不落塵。
持節子卿千古敬,臊羞忘祖僞精英。
蘇武,字子卿,武帝時出使匈奴被扣留,困于匈奴十九年,遭威逼利誘,持節不屈。歸漢後被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褒贊他愛國忠貞的節操。
包 公
忠心報國棟樑臣,剛正不阿雷萬鈞。
理政常思黎庶苦,執刑不避帝王親。
大刀闊斧除時弊,廉潔清明律己身。
美德豐功世傳頌,為官風範鑒當今。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 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被稱包青天。
勾 踐
春秋列國看紛争,勾踐卧薪留盛名。
事敗委身心不餒,政廉生息理分明。
圖強嘗得英雄膽,拼博錘成鐵甲兵。
三會夫差平笠澤,滅吳稱霸會群英。
勾踐是越國國君,被吳國打敗後 。卧薪嘗膽,勵精圖治,不忘複興,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滅吳稱霸。
朱元璋
金陵城上歎英豪,敢以僧衣換禦袍。
雞叫三聲掃星月,威加四海鎮波濤。
勵耕圖治順民意,打虎滅蠅揮利刀。
堪比李唐貞觀世,鐘山日朗碩碑高。
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興修水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懲治貪官;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産逐漸恢複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劉 邦
風起雲飛亂雨狂,沛公揮劍遂稱王。
厲兵秣馬漢中地,結友聯朋弱變強。
各路雄師會垓下,一時霸主赴黃粱。
靜觀世上波濤湧,富國強兵鎮四方。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楚漢戰争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谏,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編輯:嚴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