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人物志-(九十五)陳霸先(下)
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農曆十月,陳霸先在建康登基稱帝,改國号為陳。
這個政權算得上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朵奇葩——比如,它是唯一一個國姓與國号同名的朝代;又比如,盡管在南朝四朝中面積最小,開國之初甚至“号令不出建康千裡之外”,卻依然被尊為正統王朝。

如果你回到曆史的現場,還能看到更加豐富、更有趣的細節:
太平二年八月,陳霸先獲得了“加黃钺,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禅位”套餐;九月,陳霸先由義興郡公進封陳公;十月戊辰,陳霸先從陳公進位為陳王;辛未(兩天以後),梁敬帝禅位于陳王,陳霸先三請三辭以後,登基稱帝。
自從王莽開發了這套“加九錫-封公-封王-稱帝”的篡位套餐以來,陳霸先是節奏最快的一個。尤其是從王爵到皇帝這一步,他隻用了兩天,堪稱空前絕後。
這讓人不禁想到一百多年以前,劉裕取代東晉時的所作所為。那麼晉宋交替之際,和梁陳換代時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劉裕取代晉恭帝前一年,剛剛丢掉了長安;然而此時的東晉已經把國境線推到了黃河一線,也收複了曾經的首都洛陽。作為東晉絕對的政治強人、南朝第一帝,劉裕此時的人望和實力都已經達到頂點。很多人都很遺憾,認為如果劉穆之和劉裕這倆人隻要有一個能多活五年,可能中國就将提前統一。
而陳霸先這裡呢?别說統一中國了,他連統一江南都夠嗆。此時的長江中遊,既有傀儡政權西梁,也有曾與他并肩作戰的戰友王琳。就在他加九錫的那一天,他還下達了讨伐王琳的指令。你要說他是江南衆望所歸的人主,估計陳霸先自己都不信。
就說王琳吧,作為平侯景之戰中僅次于王僧辯、陳霸先的第三号人物,他在江漢一帶頗有影響力。先後兩次擊敗陳軍猛将侯安都,甚至還将其本人俘虜長達大半年之久。直到陳霸先去世,王琳也依然是他在上遊的心腹之患。
而對北方的直接威脅北齊,陳霸先在位期間,也僅僅維持了無戰事的水準,而并沒有開疆拓土、試圖将國境線推回到長江以北甚至更遠。可以說,從其永定元年十月登基到三年六月駕崩這不到兩年的皇帝生涯裡,陳霸先是相當乏善可陳的。
當然,乏善可陳也有一定的背景因素,比如此時南陳的國力實在是孱弱(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一“國”,疆域甚至不比三國時東吳大),又比如他在位時間實在太短,和劉裕有的一拼等。
而就在陳霸先當皇帝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幹了兩件不起眼,卻意義深遠的事情。
第一件,是殺掉梁敬帝蕭方智。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稀罕,從劉裕開始,南朝的皇帝一般都要幹掉前朝的末帝來給自己完成最後一道加冕手續。相比于蕭道成和蕭衍,陳霸先忍了蕭方智足足半年才動手,而且隻殺了蕭方智一人,沒像蕭家人一樣禍及全族,算是不錯的了。
而第二件,知名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卻極其耐人尋味,那就是舍身寺廟。
世人皆知梁武帝蕭衍三次舍身同泰寺,花了群臣幾億錢才把他從廟裡贖出來;卻極少有人知道,陳武帝陳霸先也曾舍身過佛寺。隻不過,他的舍身佛寺,卻比蕭衍多了幾分深意。
蕭方智死後三天,宮中房梁上的鸱尾就莫名其妙的紫煙沖天,當時人以為是祥瑞;又過了十天,京城大地震。
一個以後,陳霸先來到大莊嚴寺,決意舍身。當然,第二天群臣就用一封表奏把皇帝從宮裡請了出來。沒有花國庫的錢,更沒花大臣的錢。
把前後的時間線捋一遍,你就大概能猜出來陳霸先為什麼要舍身佛寺了——與蕭衍是純粹的佛教愛好者興緻不同,陳霸先這次舍身與其說是獻身佛教事業,倒不如是說在謀殺蕭方智以後的一場政治作秀,畢竟京城地震的時候,蕭方智的靈柩可能都沒擡走。
此後,陳霸先又頻繁臨幸佛寺,還效法蕭衍召開無礙大會。在他完完整整當皇帝的唯一一年裡,他先後三次來到佛寺,宛如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我們應當了解陳霸先,畢竟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即将步入永夜的老人(次年六月就駕崩了)。無論是作為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普通的老人,他的内心都是極其孤寂的。
政治上,陳朝此時是三足鼎立之中最弱的一國(你可以把它當成三國時期的蜀漢);軍事上,對王琳的戰争屢次不勝,國内又有此起彼伏的造反聲浪;而在個人生活上,陳霸先此時已經隻有一個兒子陳昌,而且還在北周做人質。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你會不會也會感覺迷惘無助,進而可能轉向佛教尋求心理慰藉?
這就是稱帝後的陳霸先,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血脈,傳到陳昌那裡也就到此為止了,後世陳家人雖然遍及全國甚至全球,卻沒有一個是他陳霸先的血裔。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陳家自稱是陳霸先的後裔,更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然而這并不影響陳霸先的曆史地位。作為一個在後三國時期極具時代特色的悲劇英雄,盡管天下一統是不可逆轉的宿命,陳霸先卻依然苦苦支撐着江南這一畝三分地,為儲存“中華正朔”作着最後的努力。
也正因為如此,呂思勉先生才贊歎“從來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帝之正者”;開國偉人在評注《二十四史》時,才要求後人多讀讀《陳書-武帝紀》,了解陳霸先的創業經曆;如今天下千萬陳姓人,才願意叫陳霸先視作自己的老祖宗。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陳霸先。比如王僧辯的小兒子王頒,就在跟随隋軍滅陳的時候把陳霸先的屍體刨出來挫骨揚灰,然後還喝掉了陳霸先的骨灰水。就這樣,陳霸先也成為了唯一一個被人喝進肚子裡的正統皇帝。
就在陳霸先登基的那一年,北朝也發生了一件大事——西魏皇帝被宇文家族的北周取代。然而就在幾個月以後,當陳霸先還沒完成加冕的時候,北周的皇帝卻離奇的換人了。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