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縱觀中國曆史,為了争奪皇位,而出現兄弟争鬥手足相殘,甚至是弑父殺兄的事情比比皆是,這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有發生。而且,有的皇帝為了能夠安心得穩坐江山,不惜将競争對手趕盡殺絕,達到斬草除根的目的。
就例如,發生在唐代之初的那場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就是李世民蓄謀已久,為了奪取兄長太子李建成皇位繼承權的軍事政變。

在唐高祖李淵即位之後,以李建成為太子,并使其常駐宮内處理事務,他便為文官集團代表。而李世民則是為秦王,他繼續率領武将集團帶兵出征,同時征戰過程中的功勞也最大。
是以,太子建成自知自己的戰功以及威信都是不如弟弟世民的,于是心有忌憚怕太子之位易人,就和另外的一個弟弟齊王李元吉聯手,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與此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于是雙友善開始了持續的明争暗鬥。
而經過長期的鬥争,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也就逐漸的占了上風,并控制住了局面。而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隻能是搏命一擊,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齊王李元吉,并且李世民還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并在後來繼承了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其年号為貞觀。
然而,說起這場轟轟烈烈的兵變,卻有一個名将在玄武門之變中隐身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瓊。那麼,玄武門之變秦瓊為何要隐身呢?隻因李建成的頭号猛将,隻有他能抵擋!
民間過年時會貼門神的習俗由來已久,即是在過年的時候,在自家門上貼上秦瓊以及尉遲恭的畫像。如今的門神貼尉遲恭和秦叔寶畫像的由來,傳說就是當年,因為李世民害怕自己所殺的兩個兄弟的鬼魂會前來索命,于是便派二人擔任門前守衛,而由此傳了下來的。但是,在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立下了大功這件事,是人盡皆知的,但是,秦瓊做了什麼呢?想來應該很多人都是不太清楚,甚至還有人說秦瓊根本就沒有參與到其中。真相是什麼樣的呢?
秦瓊,字叔寶,是齊州曆城人,他是隋末唐初名将。秦瓊初為隋将,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以及裴仁基帳下任職,因他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之後随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在瓦崗敗亡後又轉投王世充,但因他見王世充為人奸詐,于是與程咬金等人一同投奔了李唐。
在投唐後,秦瓊随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将首級的猛将,但他也是以而渾身是傷。在唐統一後,秦瓊便因久病纏身,于貞觀十二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将軍、翼國公,在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谥曰“壯”。于貞觀十七年被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據《舊唐書》記載: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骁将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辄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衆之中,人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寶亦以此頗自矜尚。
由此看來,一旦是難以對付的對手,李世民便會讓秦瓊出去應戰,是以像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大事件,又怎麼可能不讓秦瓊去負責一些重要的工作呢?
據《舊唐書》記載: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甯,拜左武衛大将軍,食實封七百戶。
很明顯,秦瓊一定是參與到了玄武門之變中,不然在事情結束之後,為何他會受到賞賜呢?那麼,問題在于,秦瓊究竟做了什麼,為何很少有記載。
據《舊唐書·長孫順德傳》中記載:“武德九年,(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讨建成餘黨于玄武門。”
原來,秦瓊果真被托付了重要的使命,當李世民在與尉遲恭等人伏擊李建成兩人之時,還要顧慮其援軍,此時的李世民的兵力是遠遠不夠正面沖突的,于是必須要有人在門外鎮守,而秦瓊便被托付了這個重任,他需要面對的是數量衆多的援軍,以及實力強勁的李建成部将——薛萬徹。
在聽到太子的死訊之後,薛萬徹便率精兵2000人趕來,猛攻玄武門,而秦瓊帶領着守門兵拼死力守。薛萬徹見久攻不下,便想率軍攻打秦府,拿下其妻兒,秦府将士聞訊大懼。此時,尉遲恭及時趕到,持李建成以及李元吉首級趕到示衆,對方士卒遂潰散,薛萬徹也隻得率數十騎逃走。
而由于隻是拖延了時間,并沒有尉遲恭的功勞那麼好看,是以也就幾乎沒有記錄了,這也是秦瓊隐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