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标準互認

廣東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标準互認

廣東穩步推進與香港、澳門地區在準入準營退出領域相關規則的有效銜接。 南都拍客 李燦榮 攝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台《關于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從服務營商環境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品質發展等方面提出16項重點任務,謀劃推出一批引領型、創造性市場監管改革舉措,大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行動方案》提出,将率先建立以告知承諾制為主的市場準營制度,優化粵港澳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加快在大灣區打造知識産權國際化專業服務集聚發展區;推動灣區标準體系建設,推進三地品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此外,推進粵港澳三地農産品追溯平台對接共享,推動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使用的滿足條件的藥品等在大灣區内地九市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據悉,近日釋出的《廣東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也設定服務“雙區”建設專章,推動粵建立與港澳銜接的監管标準和制度規範。

1

優化粵港澳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

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建設方面,《行動方案》提出,穩步推進廣東與香港、澳門地區在準入準營退出領域相關規則的有效銜接,加快推進商事登記确認制改革試點,率先建立以告知承諾制為主的市場準營和更加彈性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優化粵港澳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支援深圳實施個體工商戶自願登記制度,持續激發灣區市場和市場主體活力。

深入開展強化競争政策實施試點,探索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競争政策實施規則銜接,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競争政策實施架構,推動競争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落地。

2

加快打造知識産權國際化專業服務集聚發展區

在發揮知識産權助推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大灣區高品質知識産權創造,推動各類創新主體貫徹實施知識産權管理國家标準、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推進知識産權強企培育。強化大灣區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建設,加強粵港澳知識産權執法協作,嚴厲打擊跨境商标侵權等違法行為。

大力推進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營運,加快建立“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知識産權營運機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人才港,加快在大灣區打造知識産權國際化專業服務集聚發展區。

3

探索建立大灣區标準确認機制

在服務大灣區高品質發展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在新興消費、傳統優勢産業實施重點産品品質國際比對研究,對标國際國内一流水準,選擇重點産品開展品質提升行動。推動灣區标準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大灣區标準确認機制,推進大灣區标準互認。夯實大灣區品質基礎,推進三地品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4

推動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

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加強大灣區食品安全合作與交流,加快建立大灣區食品标準體系和檢驗檢測平台,推進粵港澳三地農産品追溯平台對接共享。

推動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推動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使用的滿足條件的藥品、醫療器械在粵港澳大灣區内地九市指定醫療機構使用,落實簡化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上市審批及注冊審批流程。推進大灣區消費維權一體化建設,建立消費糾紛快速處理機制,共創放心消費環境。

《行動方案》的出台實施,将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制度機制和改革措施提供強大動力,有利于形成一批可複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市場監管創新模式和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市場監管事業創新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争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典範。

連結

設定服務“雙區”建設專章

《規劃》推動粵建立與港澳銜接的監管标準和制度規範

據了解,在近日釋出的《規劃》中,也設定了服務“雙區”建設專章,推動廣東建立與港澳銜接、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标準和制度規範。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麥教猛在《規劃》釋出的新聞釋出會後問答中也提到,《規劃》明确推動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向港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推動競争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落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消費維權一體化建設。積極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營商環境。重點支援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實行市場準入特别措施,實施市場主體準入“承諾即入制”,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準入制度,服務打造最具活力灣區。

以點帶面推動三地規則銜接

此外,積極建立與港澳銜接、國際接軌的監管标準和規範制度。聚焦市場監管重點領域,推進大灣區标準化體制機制改革,高水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标準化研究中心,研究制定釋出“灣區标準”。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發基于“灣區标準”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項目,建構粵港澳大灣區檢驗檢測認證合作機制,推進品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探索具體問題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以點帶面推動三地規則銜接,建設灣區統一大市場。

優化粵港、粵澳知識産權合作機制

同時,積極為大灣區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優化粵港、粵澳知識産權合作機制,推進新一批合作項目實施。重點支援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全鍊條生态體系,支援橫琴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珠海分中心,支援前海建設國際化綜合性知識産權營運服務平台,建構知識産權保護新高地。

并積極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合作。完善食品原産地可追溯制度,探索搭建大灣區食品标準體系和檢驗檢測平台,建設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研發、生産、流通和使用的“軟聯通”機制,聯合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科技攻關,促進大灣區食品醫藥産業健康發展。重點支援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立科學的食品藥品安全标準體系,強化食品藥品生産、經營全過程監管。支援橫琴進一步推進臨床急需、港澳已上市藥品醫療器械在粵港澳大灣區内地指定醫療機構使用,發展中醫藥産業;支援前海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為港澳和國際高水準醫院在前海合作區設立機構提供更優質服務。

擴大“灣區标準”的推廣應用

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王珺認為,《規劃》一方面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的“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實際,從規則對接和機制對接入手,在商事登記制度、産品與服務品質标準體系建設與安全監管、資質與資格互認、消費者維護權益等方面,探索“一策三地”的規則體系,擴大“灣區标準”的推廣應用。另一方面,加快将廣州、深圳等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經驗做法向省内其他地市複制推廣,降低政策差異帶來的不确定性,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采寫:南都記者 肖韻蕙 通訊員 粵市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