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統稱為廠衛,是明朝在刑部、督察院、大理寺這三個司法部門之外執行“诏獄”(奉皇命查辦各類案件的統稱)的特務機關。由于廠衛可以肆意緝捕、刑訊逼供而不需遵守大明律,是以在明朝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十分懼怕被廠衛盯上,成為他們的座上賓。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

錦衣衛原為明朝皇帝親軍侍衛,起初的名字叫做儀鸾司,不過是替皇帝掌理儀仗的機構。洪武十五年(1382年),才被朱元璋改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統屬有将軍、力士、校尉以及士卒等編制共一千五百人。

錦衣衛的衛屬機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主要掌管衛中涉及的刑罰和軍事工匠的管理事務,而北鎮撫司則專門處理皇帝安排的“诏獄”工作。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由于鎮撫司對審訊犯人,嚴刑逼供,非法淩虐,弄得民怨沸騰。朱元璋為了平息民憤,曾經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焚毀衛中特制刑具,将全部獄中囚徒送交刑部審理,并且下诏表示以後内外诏獄,都将交由三司會審,以減少冤假錯案。

但朱元璋對他的臣子總是猜忌心很強,錦衣衛雖然暫時失去了審訊犯人的權力,但是刺探情報的職責仍舊存在,朱元璋在朝廷内外遍布他安排的錦衣衛密探,為其充當情報收集的工具。

朱棣建立東廠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将明朝的京師遷到了北京,并立即在東安門北設定了東廠,用它專門刺探臣民“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的行為。由于朱棣得位不正,是以擔心朝堂中大臣對其有所保留,又對朱元璋留下的錦衣衛并不能完全信任,于是朱棣特地委派他最為信任的太監成為東廠提督,自此打破朱元璋禁止太監幹政的原則,太監開始提督東廠,也成為了東廠這個明朝特務機關的傳統。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東廠設立後,太監有了随意逮捕、刑訊逼供臣民的權力。為了平衡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朱棣一面指令東廠的所屬人員,有錦衣衛調任,同時又賦予提督東廠的太監,有監視錦衣衛的權力,使廠衛之間彼此依賴,互相監督,不敢有任何違背朱棣的行為,成為他實行特務統治的最主要工具。

明憲宗建立西廠

等到成化年,憲宗皇帝為加強特務統治,又在錦衣衛和東廠之外,再設立了西廠,令太監汪直為提督。汪直采用錦衣衛百戶韋瑛為心腹,将西廠人員擴充到比東廠還多一倍,影響範圍波及大半個中國,弄得民心惶惶,最後憲宗與成化十八年(1482年),被迫關閉西廠。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但西廠在正德時期又因劉瑾專權,又重新開啟。但此時由于東廠提督為丘聚,西廠提督為谷大用,兩雖同為劉瑾一系,但素來不和,為此東西二廠在此期間沖突激化,劉瑾不得不在東西二廠之上,再設立了一個由劉瑾直接指揮的“内行廠”,對東、西二廠進行直接監督。

錦衣衛聽命于東廠或西廠?其實都不是,它們都隻聽命于明朝的帝王

結語

有明一代,錦衣衛和東西二廠,在行政隸屬上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直屬于皇帝的特務機關,主要工作及任務就是為皇帝打探朝堂内外,所有有價值的資訊。他們的關系既有交集,也有監督。沒有誰聽誰的說法,如果有的話,那就是他們都聽皇帝的。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