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順和張遼同樣是拒不投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高順和張遼都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時期的名将,在最初的時候是效忠于呂布的,可是因為呂布的一意孤行,使得本來就要冉冉升起的亂世将星,卻在後來隕落。都說亂世之中出英雄,但在亂世之中因為“人才頻出”,這便使得那個時候的英雄多會折戟沉沙,而在這些人中,高順便是一個。

高順和張遼同樣是拒不投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高順

因為史籍和史料的原因,是以使得高順的出生日期不詳,這可能是因為他在從軍的時候将自己的生年謊報了,這就好像秦國的名将白起一樣。他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便在呂布的軍中做事,官置中郎将。根據曆史記載,高順是一個性格分明且中忠義無雙的人;他不僅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在個人限制和“慎獨”上,也頗有儒學大家的風範,。他在管理軍隊的時候,以“嚴”字文明,對于屬下所犯的事情,都能做到不認親疏、以法而罰;正是如此,這才使得高順一直在呂布的軍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人氣。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手下有一支呂布軍中的精銳之師,這便是頂頂有名的“陷陣營”,就顧名思義來說,這所謂的“陷陣營”的内涵便是“沖鋒陷陣”的意思,說白了便是呂布軍中較為勇猛的部隊,敢于和敵人血拼,敢于和敵人厮殺,他曾經依靠這隻軍隊多次重創曹操和各路勢力。

高順和張遼同樣是拒不投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最後因為呂布被捕,他因誓死不降,是以才便被孟德所殺。

張遼

愛讀三國的同學大都知道這号人物,他本是呂布麾下的一員猛将,但是在呂布被殺後歸順了曹操,從此人們再提到他的時候,總是會以曹魏名将著稱,閉口不提當年呂布。在歸順了曹操後他便随主公四處征讨,因為勇猛過人是以屢立新功。

據說,在曹魏集團和東吳集團在合肥進行“合肥之戰”的時候,張遼為了打擊孫權的士氣,為了給這位他們眼中的小兒上一課,他便帶着自己親手組建的800名死士,去打擊和沖擊孫仲謀的十萬大軍。在聽到此訊的時候,仲謀本是不懈,但是在張遼不斷向前推進的消息傳來後,他也對這位勇猛之人很是忌憚。根據史料記載,張遼的此次沖擊,一路從東吳的外軍打到了中軍、打到了主帥旗下。

高順和張遼同樣是拒不投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後來,他又用七千人攻破了吳軍的十萬大軍,也差點活捉了這位東吳少年郎。因為作戰迅猛,是以他也被人們列在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的位置。

在曹丕登基後,他因為得病而退居二線,可即使他身體有恙,曾經被打怕了的仲謀,卻還是對這位老對手很是忌憚和害怕。在黃初三年的時候,他因戰事緊張而複出,帶着陳年老病将吳将呂範擊敗。也正是在擊敗了呂範後,他也因為病情惡化而在五十四歲的時候與世長辭。

高順和張遼同樣是拒不投降,為何結局卻大不相同?

曹操為什麼隻殺高順而不殺張遼

首先大家要知道,高順的性格過于忠烈,而且不容易馴服,擁有較大的志向。我們從他不喝酒、嚴于律己就能看出端倪,這樣的人就算表面答應歸順,我想多疑的曹操也不敢将其放到重要的崗位上。

其次,高順大敗過曹操的軍隊,曾經給他和他的軍隊帶來過很大的創傷,是以在俘虜了高順後,若不将他正法,很難向自己手下的兵士交代,很難安撫自己的本來的陣營。

之是以曹操會接受張遼,一是因為他知道此人不想死,罵自己不過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忠義,做做樣子。而且此人勇多于智,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高順更好的駕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