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于SNIA CDMI雲存儲标準的幾點看法

一個CSP要自行消費的許多服務項目并不以web service的形式傳輸給用戶端平台或使用者。下面舉幾個例子:(1)自動跨陣列存儲器甚至跨資料中心的負載均衡明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儲虛拟化任務,CSP需要執行這樣的任務為了保證高标準級别的服務響應時間并保持較高的資源使用率。(2)高性能災難恢複和業務連續性備份也是個明顯的例子。(3)對于關鍵業務相關的應用,備份中心需要和主叫發起(Primary)中心進行同步。(4)兩個主動進行同步的資料中心完全可能配備了不同廠商的異構硬體/軟體資源,跨異構存儲架構的存儲虛拟化技術是一個在雲存儲标準工作中格外需要考慮的問題。(5)重複資料删除也是一個CSP自我執行任務的好例子。(6)“雲溢出”(Cloud Bursting):當一個資料中心的伺服器,存儲空間,電力,冷卻等能力将要超限的情況下,雲溢出允許一個CSP解除安裝一部分的工作負載到另一個CSP。以上例子都可以看做是實作存儲虛拟化的方法。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可用于兌現服務水準協定中承諾的服務品質保證。在“雲安全之要點所在”中,我提出了“安全作為自助服務”,就是讓資料中心自我檢查其軟體環境,確定始終處于安全服務狀态。另外不同使用者的資料隔離與安全政策的實施不應隻在一個CSP中得到保證,還應該是跨資料中心的,因為資料可能會在多個CSP 之間遷移。舉一個和GRC(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即監控管理,風險控制和法規遵從)以及政策相關的一個例子:一個國家的法律可能要求某些資料永遠不能被遷移到這個國家管轄之外的CSP中。

從上述雲存儲資料中心為了實作存儲虛拟化以及兌現服務水準協定中所承諾服務品質保證而必須從事的一系列主動操作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雲存儲資料中心,哪怕是專營用戶端資料管理的那一類,是以主動方式在運作的。一個這樣的資料中心始終處于主叫狀态。然而請注意由Web Service包裝的RESTful協定卻是以主動—被動的方式工作的,而且CDMI制定了用戶端平台始終為主叫方,主動請求服務,雲資料中心伺服器始終為被叫方,被動響應做出CRUD操作。這有點讓我疑惑目前版本CDMI标準是否并未充分涵蓋了雲存儲服務的本質。當然我們完全可以設計一個雲資料中心包含兩部分:主動部分與被動部分,這兩部分互相協作來完成存儲服務。在目前或近期(或許若幹年)内,用戶端平台還需要與資料中心的被動部分發生聯系。今後随着用戶端平台越變越瘦,用戶端将越來越隻會與資料中心的主動部分發生聯系,聯系将以主動—主動的形式。而且這兩者之間的資料交換若以記憶體頁面更新的方式将會比上傳下載下傳完整資料塊(如XML檔案)的傳輸方式更加合适,原因是一個瘦用戶端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與資料中心保持在資料塊上的一一對應。是以作為本文結論我認為:下一步雲存儲标準化工作應該主要集中在雲資料中心主動被動部分之間的資料交換,以及實作存儲虛拟化,服務水準協定等操作等内容上。

本文轉自 wenbomao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wenbomao/35493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