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從夏朝開始,到清朝結束,中國可以說是經過了很多朝代。新的王朝誕生注定伴随着久的王朝滅亡,是以中國古代的亡國之君可以說是非常多。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在一般人看來,成為亡國之君,那必定是皇帝本身荒淫無度,或者無所作為,比如夏桀,比如胡亥,比如最适合當詩人而非皇帝的李煜。但是也有那麼一些亡國帝王,他們有迫切的想要重整朝綱的想法,也為此做出了努力,但終究無法逆轉曆史的軌迹,比如崇祯帝(抛開南明不算的話崇祯帝就是明朝亡國之君),比如漢獻帝。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漢獻帝?估計有人會有疑問,這不就是個懦弱無能的皇帝嗎,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久,最後還是把皇位讓給了曹丕。但漢獻帝真是這樣的嗎?他并非沒有反抗過,隻不過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水。

首先劉協并非正統皇帝繼承人,他的母親隻是王美人(後追封靈懷皇後),還因生下了劉協被何皇後所殺,是以說劉協别說受到什麼帝王教育,他能保住命就算很不錯了。等到董卓叛亂,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漢獻帝的時候,劉協才9歲。董卓更不可能給劉協什麼受教育的機會,從此劉協淪為傀儡皇帝。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王允雖然設計擊殺了董卓,但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反過來殺了王允,不僅掌控了東漢政權,甚至将長安都給屠了。再之後的劇情想必大家都懂,本來荀彧秉承着君子之道,勸曹操“奉天子已令諸侯”,但曹操野心太大,将“奉天子”變成了“挾天子”,劉協再次稱為傀儡皇帝。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受制于曹操的時候,劉協進行了兩次反抗,第一次導緻董貴人孕時受害,董貴人之父董承等相助人員也盡數被殺;第二次伏皇後被廢,最終幽閉而死,劉協被迫娶了曹操的3個女兒,還立曹節為後,從此消沉下去。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劉協能夠在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等控制下一直存活,期間多次反抗至少都還能保自身無憂,到了最後哪怕被曹丕逼迫禅位給他,但在之後并沒被曹丕所害,又活了14年才壽終正寝,可以說是很能看出其才能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漢獻帝并非無用之人,而是有一定的抱負跟想法,那他為何不在被曹丕廢了之後,投奔漢室宗親劉備呢?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因為劉協從一開始就看清了劉備,匡扶漢室隻是借口,自己想争奪天下才是事實。劉協剛退位,蜀中就傳來了流言,說漢獻帝已被曹丕所害,劉備是以“悲憤欲絕”,為了漢室正統才“無奈稱帝”。要說劉備不知道漢獻帝死沒死,可能嗎?而且蜀中本來就是劉備的地盤,會流出這種傳言,是誰授的意,這還用問嗎?

漢獻帝被迫禅位給曹丕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看他仰天大笑就懂了

這就是為何漢獻帝在聽聞劉備稱帝後,仰天大笑。這笑并非欣慰,而是嘲諷劉備的狼子野心。他甯願受控于曹丕也不願投奔劉備,隻是為了儲存僅有的尊嚴,不願自己這個正經的漢室皇嗣去給劉備做嫁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