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範軍 (Frank Fan)新浪微網誌:@frankfan7 微信:GetToCloud
一位大叔在海邊低着頭沒精打采的走着,遠處天空的黑雲慢慢壓了過來,他也是一臉愁雲慘霧。他想發洩一下,随手拾起沙灘上的一個瓶子,朝遠處扔了出去。瓶子的蓋子震落了,突然從瓶中冒出了藍色色濃煙,化成了一個巨大的精靈。精靈說:主人,我在這瓶子裡困了5000年,是你救了我。我的法力無邊,可以滿足你的任何願望。
大叔本來先是一驚,聽了這話又喜上眉梢。說道:“我身處澳洲,與中國的親友遠隔重洋,你建一座超光速隧道,好讓我們能随時團聚”
精靈皺皺眉頭,“你這不是為難我麼!主人。這怎麼可能呢?”
大叔停頓一下,歎了口氣,“既然這樣,那你就教教我,怎麼了解女人的腦子裡是怎麼想的?”
精靈頓時面無表情,怔在那裡。吸了口氣堅定的說“主人,您說的超光速隧道,是想要兩車道,還是四車道?”
大叔的問題看似無解。隻能出大招頭腦風暴!頭腦風暴都聽說過,沒什麼新鮮的,不就是一群人坐一起開聊麼?需要花心思組織麼?
我在Toastmaster演講俱樂部組織了一次15人的頭腦風暴,25分鐘的時間内,幾乎每個人都針對問題提出了的想法,我一一記錄後,分析歸類,總結歸納。提出問題的時候愁雲慘霧,讨論結束後海闊天空。不信你往下看麼?
<a href="http://s1.51cto.com/wyfs02/M02/7E/DB/wKiom1cLDUrC58MaAAAnyqVyCUA640.jpg" target="_blank"></a>
準備階段
白版或者Flip Chart
各種顔色白闆筆
錄相機及三腳架
通知時間記錄員,此演講時間是25分鐘
第一階段 提出問題
我提出的問題是“工作家庭平衡的神話“(The Myth of Work-Life Balance)
設計的情景可能很多人有體會。A先生多年工作經驗,可處于激烈競争IT業,技術更新快的什麼馬都難追。出差加班平常事。為了不被後浪拍死,仍在努力更新知識。并且考慮技術之外的可能性。這就需要學習更多的軟技能。這難免犧牲了寶貴的家庭時間。夫人平時照顧孩子已十分辛苦,A先生因為職業發展而占用了家庭時間,無疑更添夫人壓力。
這個結,怎麼破?
第二階段 收集觀點
此階段開始我強調了原則。鼓勵提出任何觀點或主意,并記錄在白版上。不評價,不否定。
為了高效省時,我安排了一位錄入員在白版上記錄觀點。進而我可以專注。作為主持人的角色是中立的,我鼓勵發言,但不做任何語言或行動上的暗示或評判。
計時開始後。一位先生首先發言,打開了局面。接着大家陸續提出了很多的主意。有不清楚的地方我請對方說明的更具體一些。但不在這個階段深入讨論。
我鼓勵每個人參與,會善意提醒某位:還沒有聽到你的意見,有什麼可以分享麼?
第三階段 歸類提煉
時間掌控很重要,不知不覺10多分鐘過去了,3頁紙寫滿了。我開始複述每一項并請大家讨論。有時一個主意被發散的離主題太遠,我請大家重新聚焦到問題本身。有時候必須打斷過長的讨論和發言。
是否決定保留或者删掉一個主意,取決于可實施性及時間物質成本
歸類
大緻所有的主意分成以下三類:
分析現狀及未來價值
目前的職業技能提升的未來價值是什麼?機會成本是什麼?
分析目前具體情況和期望值的差距
改變對工作本身的主觀認識,嘗試從新的視角觀察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尋找适合的崗位
任務及時間管理
縮短或者最大化使用旅行時的時間
每次從小的改變開始
定義優先級
高品質的時間。也就是說工作和陪家人時都是全心全意,提高滿意度。
減少社交媒體和數字裝置的幹擾
溝通及尋求幫助
充分和家庭成員深層次溝通
盡量達到某種共識
尋求親友或者社群的幫助,獲得情感上的支援
對此次演講的心得:
演講評估認為我組織的還算流暢,并且短時間内産生了有價值的行動計劃。希望我的語速放慢。我個人認為仍需對時間及節奏更好的控制
讓頭腦風暴來的更猛烈些吧!
參考: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8W4ooygUU" target="_blan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8W4ooygUU</a>
http://brainstormingtechniques.org/
本文轉自frankfan7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frankfan/1762513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