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大學同學元寶的祝福

2010年4月6日星期二,元寶打電話過來說他回老家荊門,周一至周五工作在武漢,周末坐車陪老婆孩子。
哥一直覺得,在人民網工作,是一件人生很惬意的事情。畢竟,人民網,是世界十大報紙之一《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資訊釋出平台。
我心中一陣失落和惆怅。北京的兄弟,又少了一個。聚會的日子,隻能談起,卻不能相見。
也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吧!
昔日的往事,從我腦海中一一浮現。
那是2007年的春節後,他打電話來,說他會來北京發展,不用麻煩我去接他。
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應該是周五(2007年3月2日正月十三)吧,他直接從北京西站打車到13号線東直門地鐵站,我下樓接了他。他提着極為簡單的行李包。開始了在北漂艱辛的闖蕩生活。
我聽他講起他的一段往事。
他為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和孩子,毅然辭去公職,南下深圳,開始了程式員的軟體開發日子。
一個為夢想為愛而執着追求的大學同學。
在大學的記憶力,他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開班會和我們私下聊天的時候,他說的最多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者“絕處逢生”。也算他的人生哲學吧!
元寶,其實不姓此元,而姓該袁。大學期間都流行起外号,有綽号。什麼孟夫子,兵哥哥,菲菲(這位同學長的比較比較胖,人們就親切稱之為肥肥,但為避諱,或為避免歧視,進而引申而來,主用用作發短信、留字條等書面語),鋼闆等等。好像大學開學軍訓不到一周,專業2個班就分封完畢。現在,我們還這麼叫,覺得親切,自然。相反,名字倒是十分生疏和陌生。
元寶,是一個酷愛的技術的哥們。
每次我們見面,他總是離不開技術的話題。雖說我也一直浸淫IT技術世界,但我大部分娛樂和業餘時間奉獻給了網絡、經濟金融、曆史、心理學等諸多方面。
我把技術當做一種謀生手段,而他把技術當做興趣和愛好。元寶的血液裡流淌的更多的是技術的基因。會問我用什麼開發語言,什麼開發環境,什麼軟體開發平台,用到哪些方面的技術,技術潮流發展趨勢,行業的發展與未來。
他愛抽點小煙,喝點小酒,過着惬意的生活。不求聞達于諸侯。
彈指一揮間,他來北京已經整整3年。
他的小孩已經長高了很多很多,都已在上幼稚園了。
現在,到了他再次放飛夢想的時候,要回老家創業,做家鄉的門戶網站,家鄉的資訊化。
他終于可以和自己心愛的老婆和小孩,一家團圓,其樂融融。一種愉悅,一種幸福。
我們最後一次在京見面是在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那天風很大。溫度也極低,天氣很冷。2009年12月20日星期日中午離開的我家的。此朝一别各東西,冷和熱點點滴滴在心頭。
後來因為我的事情原因,最後也未能在離京的日子見上一面,喝上一壺小酒,把酒言歡。“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我們在北京的見面,也是極其稀少。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難得空閑。倒是每次見面都沒有任何忌諱,從甜蜜美好的大學時期談起,直至改革開發的前沿陣地深圳,深圳哪些可親可愛的同學,再到北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對未來的打算和規劃。
如今,他毅然辭去高薪,回家創業。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創業多艱難,商道最累心。
其中的辛酸和艱辛,隻有創業的人心自知。
柔弱單薄的你,可要抗住啊!
元寶,一路走好!
說是與朋友一起聯合搞網絡遊戲,我期待着早日看到他的網站及時上線。
謹以此文,以示留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