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孝宗趙昚已經出五服,為什麼宋高宗還選中了他做儲君?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建立宋朝,給混亂的五代十國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之後,宋朝存在了将近三百二十年,曆經十八位帝王。這三百多年的曆程可謂風風雨雨,跌宕起伏,前後又經過北宋、南宋兩大階段。

在北宋政權的一百六十七年時間裡,北方的遼國、西夏和趙宋政權保持了相對均衡的狀态。然而,女真族在北方崛起後,建立了金國。金國舉兵一路南下,攻破都城汴京,北宋政權轟然倒地之後,康王趙建構立了南宋政權。

宋高宗趙構在趙宋政權即将滅亡的懸崖邊上拉回了大宋王朝。在經曆了與金兵的拉鋸戰之後,趙構底氣不足,采用以金錢換和平的方式,與金簽訂盟約,實作劃江而治。

宋孝宗趙昚已經出五服,為什麼宋高宗還選中了他做儲君?

宋高宗之後,皇太子趙昚繼位,是為宋孝宗。我們今天就說說趙昚當皇帝這件事。

宋朝開國君主趙匡胤去世之後,其弟趙光義繼位。以後的皇帝一直是由趙光義這一脈擔任,趙構也是如此。

而趙昚則屬于趙匡胤一脈,論起血緣來,甚至在宋高宗的“五服”之外。那麼,趙昚都出五服了,為什麼宋高宗還選中了他做儲君?

所謂“服”,指的是古代祭奠逝者時的喪服,而“五”則是指五種不同的喪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種。有人去世,親戚們便會按照血緣的親疏穿上不同的喪服,“五服”成為衡量血緣關系的一個标準。

我們說趙昚“出了五服”,實際上說的是他與趙構之間親屬關系超過了五代。雖然同為趙姓,實際上關系已經很遠了。

趙構将趙昚立為儲君,并将皇位傳給他,實際上是趙構非常無可奈何的選擇。

趙構無後成為他人生抉擇的最大障礙。于他而言,兒子成為心中抹不平的傷痛。1127年(建炎元年),“靖康之變”爆發,宋朝經曆奇恥大辱,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金軍南下,趙構逃到應天府,并在那裡宣布稱帝,建立了南宋。

在應天府,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便呱呱墜地。年僅二十歲的趙構對自己的孩子十分重視,給他加官進爵,幾乎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

宋孝宗趙昚已經出五服,為什麼宋高宗還選中了他做儲君?

偏聽偏信往往成為一個毀滅的加速劑,因為趙構寵信奸臣和宦官,再加上金兵再度大舉南下,1129年(建炎三年),宋軍将領苗傅、劉正彥将其軟禁,并擁立年僅三歲的趙旉為帝。不過,“苗劉之亂”很快平息,苗劉伏誅,趙構再次登上了皇帝位置。

雖然,猶如磷光般的苗劉之亂熄滅了,但年僅三歲的趙旉卻遭到了極大的創傷。根據《宋史》的記載:“宮人誤蹴地上金爐有聲,太子驚悸,疾轉劇,薨,谥元懿。”趙旉因為驚吓而死,此後,趙構再沒有生下皇子。

皇位總得有流着宋代皇室血液的人繼承,趙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從宗室子弟中尋找,最終選擇了趙伯琮、趙伯玖作為養子,并給他們分别改名為趙昚、趙璩。

和趙璩比起來,趙昚天資聰穎,又忠孝兩全,深得趙構的喜愛。紹興二年(1132年),六歲的趙昚入宮時。經過宮中的良好教育,趙昚成長很快,已經出脫成一個優秀的皇子,他“讀書強記,天資特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南下襲擾,朝中的大臣們大都主張退避,以求苟全。

貪生怕死是最為糟糕的品質,困境是考驗一個人品質的關鍵時刻。面對這種狀況,趙昚見狀,心中很是憤怒,他主動請纓,表示要率軍征讨金軍。

宋孝宗趙昚已經出五服,為什麼宋高宗還選中了他做儲君?

趙昚有智有勇,趙構更加堅定了傳位于他的信念。1162年,趙昚被封為了皇太子。不久,趙構更是以執政疲憊,需要休養為理由,直接宣布退位,将趙昚提前推上了皇位。

趙昚的能力讓趙構信任,趙昚的忠孝則令他欣慰。即使趙昚和趙構血緣關系很遠,最終還是順利繼位,成為了許多人眼中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曆史往往有很多巧合,當年趙光義一脈取代了趙匡胤一脈。因為趙光義的嚴厲斥責,趙匡胤次子趙德昭自盡,在沒有了接班人。趙光義的後代在大宋皇位上一百八十餘年之後,政權回到了趙匡胤後人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