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後,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就是食物過敏的問題。看到寶寶身上起了紅疹,或者出現了腹瀉、嘔吐的症狀,就擔心是不是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
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有關知識。
為什麼寶寶容易出現食物過敏?
免疫系統承擔着抵禦外界有害物入侵的責任,當免疫系統感覺到有害物質進入身體,就會分泌各種免疫因子,産生免疫反應。
但有時,免疫系統也會反應過激,把無害物質當成是有害物質發動攻擊,這時,身體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0-2歲的嬰幼兒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是以相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過敏。

插圖來自智育千日阿裆設計師原創
寶寶食物過敏有什麼症狀?
寶寶出現下面這些症狀時,可能是食物過敏:
1. 皮膚瘙癢、有風團樣的紅疹。
2. 眼睛紅腫、流眼淚。
3. 食欲不佳、不肯喝奶、惡心嘔吐、腹瀉或是便秘、大便中有粘液、便血。
4. 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喘息。
如果懷疑寶寶出現了食物過敏,你可以回想一下,最近是否有給寶寶吃之前沒有吃過的食物。先将這種新的食物停掉,如果不再吃這種食物之後,寶寶之前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緩解,可以停吃一段時間,一周後再給寶寶吃這種食物,觀察是否再次出現過敏的症狀,如果寶寶再次出現了過敏的症狀,很可能就是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
還可以去醫院進行過敏原篩查,進一步明确診斷。
如何預防食物過敏?
1. 母乳喂養
母乳中含有寶寶需要的免疫蛋白,堅持母乳喂養有利于寶寶免疫系統發育,能降低寶寶出現過敏的風險。
2. 合理添加輔食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正确時間是5-6個月。不要過早添加輔食,也不要過晚。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要一次添加多種新食物,應當一樣一樣添加。每次給寶寶吃新食物時,應等待3-5天,确認寶寶沒有出現過敏後,再添加另一種新食物。
3. 注意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下面這些都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當給寶寶吃這些食物時,要注意觀察,看看寶寶是否有過敏的反應,如果出現了過敏的現象,應當及時停喂。
(1) 牛奶
(2) 雞蛋
(3) 花生、腰果、杏仁、榛子等堅果
(4) 大豆、豆腐等豆制品
(5) 蝦、螃蟹、貝類、鳕魚等海鮮
(6) 桃子、芒果、草莓
(7) 小麥制品:包括面包、餅幹、麥麸等
在購買成品輔食時,也要注意配料表,看好其中是否含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如果家族中有遺傳性的食物過敏史,也應當留心,看看孩子是否也對這種食物過敏。
4. 合理使用消毒劑
家長都希望讓寶寶生活的環境更幹淨,害怕有緻病菌靠近寶寶。不少人會用消毒劑來處理寶寶居住的環境和使用的衣物。
但其實,适當接觸細菌有助于嬰幼兒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如果孩子一直處于一種過度潔淨的環境中,那麼當免疫系統接觸到一些外來物時,就很容易反應過激,出現過敏。
是以,我們應當合理使用消毒劑,避免消毒過度。
一次過敏≠終身過敏
随着免疫系統逐漸發育成熟,一些從前過敏的食物,在寶寶長大後可能就不再對它們過敏了。寶寶3歲以後,可以嘗試再給他吃從前過敏的食物,先少量添加,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如果持續1周都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就可以繼續放心地給寶寶吃這種食物啦。
寶寶食物過敏能接種疫苗嗎?
過去由于制作工藝的問題,部分疫苗中會殘留有培養疫苗所使用的細胞中的蛋白。使用雞胚細胞培養的疫苗中可能殘留有雞蛋蛋白,是以不建議對雞蛋過敏的人打這些疫苗。但現在疫苗的制作工藝得到改進後,已經基本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了。
孩子有食物過敏,也可以放心去打疫苗。
不過,如果孩子還處于過敏的急性反應期,比如身上還有荨麻疹,還有過敏的相關症狀,最好還是等1-2周,過敏症狀消退後再去打疫苗。
食物過敏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中比較常見,當孩子出現食物過敏時,家長也不用太過緊張,隻要在日常飲食中避開過敏的食物,用其他含有相似營養成分的食物替代即可。大部分的食物過敏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美國兒科學會實用喂養指南》
《食物過敏與食物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