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ist 轉移預設區塊存儲位置方法

看了bunaifeiqq 發的文章“Mist 轉移區塊存儲位置方法”,綜合文章下面的發言,自己做了測試,可行。

電腦系統win10,使用官網上下載下傳的mist。

官網自帶的mist(以太坊錢包),預設的檔案目錄是C:\Users\PHD\AppData\Roaming\Ethereum。由于區塊檔案占用空間很大(我的Ethereum超過20G),是以導緻很多朋友的C槽不夠用。

目前mist以太坊錢包用戶端沒有找到可以配置目錄的地方,是以有外國朋友在提出了解決方案,請看連結​​http://ethereum.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622/my-c-drive-in-my-windows-pc-is-almost-full-how-can-i-change-both-geth-and-mist​​

我在自己電腦上按照上述操作實驗成功,現将步驟寫出來,供參考:

1、描述環境:我的區塊鍊檔案存儲目錄是C:\Users\PHD\AppData\Roaming\Ethereum,準備轉移到

D:\study\blockchain\share\Ethereum。

2、剪切檔案夾C:\Users\PHD\AppData\Roaming\Ethereum,存儲到D:\study\blockchain\share\。切記,這裡是剪切,如果C:\Users\PHD\AppData\Roaming\這個目錄下還有“Ethereum”檔案夾,會導緻下一步的指令報錯,“無法建立該檔案”。

3、打開指令行視窗CMD,敲入指令:

mklink /J C:\Users\PHD\AppData\Roaming\Ethereum D:\study\blockchain\share\Ethereum

顯示,成功建立符号連結。

4、打開mist以太坊錢包,運作正常。

到此為止,操作結束,下面介紹相關的知識。

Mist 轉移預設區塊存儲位置方法

上圖是原始目錄,你發現出現了一個名為“Ethereum”的目錄,看上去像一個快捷方式。點選進去後,能看到所有的檔案。這個目錄和D:\study\blockchain\share\Ethereum的目錄屬于軟連接配接,具有以下特性:C槽的目錄屬于符号連結,不占用存儲空間;D盤的目錄屬于源檔案,占用存儲空間。兩個目錄之間保持同步,是以mist可以使用。

下面介紹使用geth運作時,指定區塊鍊目錄的方法:

這是預設的運作指令: geth

這是指定目錄和端口的指令:geth --datadir D:\study\blockchain\share\30304 --port 30304 --ipcpath "D:\study\blockchain\share\30304\geth.ipc" 

D:\study\blockchain\share\30304:代表指定的存儲目錄。需要注意的時,每次運作geth指令都需要指定目錄,否則geth會調用預設的C槽目錄。

--port 30304:代表指定的端口,預設是30303端口。

--ipcpath "D:\study\blockchain\share\30304\geth.ipc" :代表指定的IPC,預設的是\geth.ipc。

通過以上的指令,可以實作一台主機開啟多個g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