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作者:亮網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翰墨青春 傳承嶺南”2021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美術組評委在廣東新快報社門口合影。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永: 參賽者要把目光放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為了技法而技法,尋找一種新奇的手段而不注重自己的感受或者想表達的題材,就會走向一個極端,不容易打動人。無論是哪個年齡層次,我都不提倡跨越自己的感受單純炫技,因為技術是為内容服務的。我們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大賽,多關注自己的感受并真實地表達,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法。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孫洪敏: 這次大賽和往屆最大的不同是整體水準較高。我們評選的标準是看作品是否符合創作者年齡段對時代、對自然的認知和表達。我們發現有一些畫相當不錯,版畫的水準尤其高,像作品《我們走在大路上》,這個孩子關注到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用很特别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兩屆我們都發現同樣的情況,就是指導老師的審美直接決定學生作品的品質,一名老師可能會讓一幫孩子的審美趨同,是以如何提高老師的審美是很關鍵的問題。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副主任關小蕾: 本屆大賽的參賽作品使用的材料非常豐富,除了用傳統的國畫、油畫、水粉、版畫之外,還出現了很多綜合性的形式,都是青少年可以信手拈來的媒材。題材的表達同樣豐富,有表現生活的,也有比較抽象的。對孩子們來說,隻要給他們适當的環境,人人都是藝術家,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作。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州畫院原副院長孫戈: 作品貼近生活,說明創作者能從生活中提取素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生活,我認為這是鼓勵青少年創作的方向,能對他們的美術學習起導向作用。近些年來,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對青少年學習美術的影響越來越大,作品水準一年比一年高,希望大賽更好地推動青少年的美育學習。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州美院美術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長陳衛和: 今年是我第六次參加大賽的評選,本屆大賽最大的特點是作品特别多,展現了當今社會對美育的重視。美育以藝術教育為主要載體,這次大賽反映了美術教育特别是少兒美術教育成為美育的主流形态,因為它是最容易普及、能和青少年的成長密切連接配接的方式,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先進文化都在學生的作品中有所展現。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思燕: 我從第一屆開始擔任評委到現在已經第六年了,見證了大賽發展的曆程,也看到了新快報對廣州美育的貢獻。今年令我覺得可喜的是,孩子們都從自己對廣州的了解出發,從獨特的視角描繪廣州文化,但大家都着重于畫美食、粵劇等内容,能不能畫一下未來的廣州呢?因為未來是不确定的,這就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豐富廣闊的創作空間。美術是沒有正誤之分的,思維會随着畫面的改變而改變,(着眼未來)能培養孩子多元地去思考問題。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劉羽珊: 我是第一次參加大賽的評選,今天我們幾位評審老師的眼光比較一緻:盡量貼近青少年的年齡階段進行評選。經過評選,我發現大賽有非常大的意義,對青少年的美育起到導向作用,讓他們投入更多精力繼承傳統、學習經典,提升對美的感受力。

八名大咖評委精挑細選 一千餘件作品脫穎而出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葉正華: 今年很多題材都聚焦于廣州本土文化和非遺藝術門類的展現,也關注了中國傳統神話和價值觀故事,過去從青少年的作品上可以看出他們更多被外來文化影響,但這次本土文化的展現更加豐富。這有兩方面的意義:對個人來說,青少年可以提高對城市的認同感,更加熱愛自己的城市;對城市來說,能夠對外形成一種形象化和符号化的印象,讓外來人口更加了解這座城市。

“翰墨青春 傳承嶺南”2021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美術組啟動評選

“學生能畫出這個水準,審美趣味已經很高了!”12月23日,“翰墨青春 傳承嶺南”2021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美術組評選工作在新快報書畫院緊鑼密鼓地進行,經過初評、複評兩輪篩選,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永帶隊的8名專家評委從一萬多件參賽作品中選出一千餘件優秀美術作品。

四萬餘件作品參賽 為曆年之最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新快報社、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作為嶺南地區高規格的青少年藝術賽事,大賽特邀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李勁堃,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許欽松和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桂光擔任藝術顧問。

受疫情影響,2021年度大賽的評選工作延期至12月。昨天,美術組啟動評選工作,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永,省美協副主席孫洪敏,中國美協少兒藝委會副主任關小蕾,廣州畫院原副院長孫戈,廣州美院美術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長陳衛和,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思燕,華師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劉羽珊,省美協副秘書長葉正華8位專家組成評審團。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大賽于今年6月啟動,經過三個半月的征稿,共收到來自廣東、山東、重慶、雲南、廣西、甘肅等多個省份和港澳台地區的四萬餘件書畫作品,數量為曆年最高,參賽者年齡由4歲至35歲不等。大賽設定了美術和書法兩大組别,每個組别又分别設定了兒童、少年、青年3個參賽組。在昨天美術組的評選中,評審委員采用分組的方式,初評出晉級、待定和淘汰3個類别,再通過交叉評選,進行複評的二次篩選,最終從一萬多件美術作品中選出了一千多件優秀作品。

作品品質高 明顯展現新時代痕迹

評委們評審一絲不苟,每件作品都由8位評委逐一評審,評委們不時就一件作品能否入圍而激烈讨論。“這樣(細緻、認真)才對得起孩子和家長,我們心裡也無愧。”張思燕告訴新快報記者。

“翰墨青春 傳承嶺南”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于2015年舉辦首屆大賽,至今已舉辦6屆,評委中不乏曾參加過數屆評審的專家。談起本屆大賽的變化,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參賽作品的數量和水準均比往屆顯著提升。王永是大賽的“五朝元老”,見證着大賽的品牌效應逐漸增強,他稱:“今年作品的數量和水準普遍提高,有很明顯的新時代痕迹,說明參賽者緊跟時代步伐,作品能反映出時代變化,在藝術上的表達方式也比以前豐富得多。”而葉正華是第一次擔任大賽評委,他在評選過程中看到許多以本土文化為題材的參賽作品,認為是當代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的重要展現。

王永指出,本次的評選标準主要落腳于題材和内容。他以描繪了一組日常生活中常見車輛尾部的作品《我們走在大路上》為例,指出作品題材需要關注生活、貼近現實,在創作時要注重形式感,通過傳統技法呈現。作品《之二》則描繪農民融入時代發展潮流加入直播帶貨的行列,評委們一緻認為這件作品準确呈現時代生活,十分“接地氣”,畫法上也有自己的風格,是比較出彩的人物畫。

■采寫:新快報記者 莊嘉寶 ■攝影:新快報記者 鄧迪 見習記者 黃彥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