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始終忠于漢室?事實上,曹操早在這個時間前就不忠于漢室了

在《三國演義》中,曾有一段曹操為了國家大義,而自願去刺殺董卓的描述。當時董卓進京之後,依靠着大軍開始獨攬朝綱,他殺死少帝,立劉協為漢獻帝,就此大權在手,為非作歹,一時間群臣憤怒,但由于大臣手中都沒兵權,無法與董卓抗争。就在這個時候,曹操站了出來,他特意從王允家中借來了一把七星寶刀,打算借獻刀為由趁機刺殺董卓。隻不過曹操在刺殺董卓時心中有些緊張,以至于還為得手,董卓便有所察覺,曹操在無奈之下,隻能說是将刀獻給董卓,并借機會逃出了洛陽。

曹操始終忠于漢室?事實上,曹操早在這個時間前就不忠于漢室了

看起來,曹操不顧自己的性命,也要手刃董卓,可見曹操是忠于漢室的。更何況後來關東聯軍聯手讨伐董卓時,即便很多諸侯為了避免自身兵力損失而停滞不前,曹操也願意孤軍奮戰,差點兵敗身死。而且即便他後來迎漢獻帝到許都,也沒有借此機會成為帝王,而是做了一輩子的大漢丞相。既然如此,那曹操真是始終忠于漢室的人嗎?

曹操始終忠于漢室?事實上,曹操早在這個時間前就不忠于漢室了

事實上,曹操刺殺董卓不過是書中杜撰的故事,不過在曆史上,特别是年輕時的曹操,曾不畏權貴,一心想匡扶漢室,說年輕時候的曹操是忠臣是可以的,但人總是會變得,公元189年,曹操從雒陽出走,回鄉不顧父親反對,聯絡家族兄弟一同起兵反董,這個時候,曹操絕對是個忠臣。後來他被徐榮擊敗,隻能暫時依附于袁紹。這個時候的曹操還十分迷茫,不過還好他身邊有荀彧、陳宮等人,這些人在曹操一次次彷徨的時候,為他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要想成就霸業,就要先占據地盤,隻有這樣,才有入主朝廷的機會。

曹操始終忠于漢室?事實上,曹操早在這個時間前就不忠于漢室了

正是在這樣的方向指明下,曹操占據兖州,争奪徐州,并與袁紹在官渡一帶展開決戰,在擊敗袁紹後,曹操用了數年時間剿滅袁紹的殘餘勢力,成功統一北方。隻不過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就廢除三公,自領丞相,并殺掉名士孔融,就此走上了稱帝的道路。如果說曹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是大漢忠臣的,那對曹操心态有所改變的,是建安五年時的衣帶诏事件,有想法是在拿下邺城的時候,有動作是在赤壁之戰前自領丞相的時候。

曹操始終忠于漢室?事實上,曹操早在這個時間前就不忠于漢室了

筆者認為,或許早在衣帶诏事件時,思想有所轉變的曹操,就已經不再是大漢的忠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