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新貨了,群衆的呼聲和譴責聲很高漲,小廢也日益如坐針氈。但近日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加班,哪裡有時間寫新東西呢?
有群衆揭發:有條件要更新部落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更新部落格!這是你小廢物本人親自親口教導大家的,你怎麼能不身體力行呢?
好吧,人不能打自己的臉,釋出一篇前段時間的訪談,雖然形式比較反常,内容有點淺顯,高段一些的朋友肯定看得不過瘾。不過好歹也是我一字一句嘔心瀝血敲出來的,就允許我以此為部落格更新吧~
另:歡迎博友向我提出命題作文,如果引發我強烈的寫作欲望,一揮而就也未可知
================================================================
壓力·履歷·能力 漫談IT新人求職路——專訪51CTO社群主編張曦【林路訪談】
張曦(網名小廢物),51CTO社群主編、資深策劃人、網際網路産品專家。
成功策劃并營運多個知名社群産品,IT業界人脈廣泛,人才管理經驗豐富。
林路:51CTO版主,某知名高校在讀。任校計算機協會會長并發展壯大。曾任校刊主編。
******************************訪談開始******************************
林路 11:04:12
很榮幸的我請到了51CTO社群主編張曦(小廢物、廢總)參加我的訪談。
訪談的中心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工作的問題:應聘
廢總,您好!歡迎接受我的訪談,我們先談談您吧?
小廢 11:04:23
好
林路 11:04:48
看資料說,您是部落格總編吧?
小廢 11:05:24
呵呵,那是以前的Title
林路 11:05:49
現在的職位或者關于論壇的工作職責能不能透漏點?
小廢 11:07:38
目前是51CTO的社群主編。
關于我工作的職責範圍,一般可能很多朋友會誤認為社群=論壇,其實社群的涵蓋是很廣的,
我們可以認為所有的web2.0互動産品都是社群範圍内的。51CTO
專家門診等等,以後還可能有更多新的互動頻道。我和我部門同僚的工作就是讓現有的産品有越來越多的技術人
來用,同時不斷策劃出更多更好的新産品。
林路 11:08:48
我們是一個以互動為主的兼顧各方面的社群,并不是僅僅有論壇這一項?
小廢 11:11:56
甚至不能說社群是“以互動為主”,它的精髓完全就是互動,由使用者來主導産生有價值的内容。
林路 11:12:55
作為社群大管家,那麼多是事情要做,感覺累不累?
小廢 11:14:06
從我開始做網際網路這一行開始,就沒有不累的時候,呵呵
林路 11:15:10
那您平時都是如何減壓的呢?今天還在聯考,這時候,我相信很多人都需要減壓。
小廢 11:17:38
工作量上的負荷其實都不算特别嚴重的。最能影響我們的壓力是情緒壓力,我也遭遇過幾次比較大的。
面臨情緒壓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糾結于:
我是不是做不了這件事情了?我做這件事情有意義嗎?我想放棄這個選擇另外一個……等等
林路 11:19:40
恩,我就這樣懷疑過。
小廢 11:21:14
這個時候,需要有冷靜的思維給自己找出口。
比如,當你質疑某件事情的時候,你需要找出你最關注的那個點,把它強化、放大。
這樣你才能清晰地面對它。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正好我今天在版主茶館裡回了一個貼,拿到這裡來做舉例我覺得非常适合:
我做了幾年的社群産品,我的成就感,不是來自通路量的上升,不是來自上司的表揚,也不是加薪升職。 而是,聽見使用者的誇贊。包括對産品的誇獎和對我個人的贊美。我享受于這種贊美。 也許前者(公司肯定、加薪升職等)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但後者——使用者的肯定,它是唯一的,能在我面對壓力瀕臨崩潰時,打開一扇解脫的門。
是以,當我遭遇情緒壓力時,我會去看看我部落格裡大家的鼓勵和贊美。
會去和已經成為我好朋友的使用者們聊聊。從大家身上汲取重新振奮的力量。
林路 11:25:53
始終把使用者放在首位啊!
小廢 11:26:26
好的~
林路 11:27:01
應聘第一個問題就是履歷,您招聘都有什麼必殺嗎?例如什麼樣的履歷肯定秒殺的?
小廢 11:30:36
基本上我看履歷必須非常快。每天近百封,符合要求的在百分之一二左右。
具備秒殺特征的履歷包括:
太簡單的——有的甚至簡單到僅有畢業院校或機關名稱;
和職位需求顯然不符合的——包括太高、太低,方向不符等等;
林路 11:33:06
符合要求的履歷這麼低,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那麼,寫履歷有什麼技巧嗎?
小廢 11:40:15
寫履歷的技巧網上有很多,而且意見也不大一樣,這也合理,因為本身面試官就是衆口難調的。
一些初級的技巧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搜尋學習。有針對性一些的,比如技術人怎麼寫。
剛從學校出來的朋友,可能會特别郁悶,沒有工作經曆可寫,而技術工作是特别看重經曆的。
如果你在校期間有任何能證明你技術實力的實踐活動,千萬不要略過,一定要寫上去,
而且着重表明你在其中的作用和角色。
雖然這些經驗和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比可能算不了什麼,但足夠你在學生族的排名裡有大幅提升了。
另外,工作一兩年的技術人的履歷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職業的一個轉機。
我比較傾向于履歷要詳略得當,咱們并不知道會撞在哪種喜好的面試官手上,
那麼“要點+較長的描述”的履歷,面試官可以按圖索骥,各取所需。
林路 11:42:45
可是,現在也有些無奈之舉,例如海投。
您對海投有什麼看法?您肯定遇到過海投,海投的實際效果好嗎?
小廢 11:47:26
除非到了比較高的level,海投是必不可少的。
這麼說也是有點無奈,和現在求職網站的設計不無關系。
求職網站上挂着的很多職位,并不一定是真正在招的,因為企業花錢買了招聘網站的服務,
比如一年可以同時挂10職位,即便手頭沒那麼多,也會本着“做人才儲備”的心理給放上去。
這也是大家投履歷成功幾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隻有層級比較高的人,求職時才會謹慎的投遞,另外他們也會有比較多的獵頭機會。
由于時間問題,沒能一次把訪談做完,下面是第二次訪談紀實:
小廢 20:05:13
呵呵,開始吧
林路 20:06:20
上次說到海投了,我們接着說。
小廢 20:06:52
好~
林路 20:07:53
大學生在校很難有實習經驗,那麼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證書了。
證書有用嗎?證書是不是公司企業篩選的條件之一?
小廢 20:09:53
提到企業選人的條件,我建議大家在校期間盡可能多積累實踐經驗,這個經驗不一定是非常正式地在某個企業裡實習,包括社團經驗、兼職經驗、和朋友合夥做某些事情的經驗,都能讓你的履歷多一些亮點。
再說證書,
首先也是得和你應聘職位相關的,才能起一定作用。
隻能說,在海選履歷的階段,證書可以讓你看起來不那麼普通,相對比較容易獲得面試機會。
其他影響的因素也很多,包括剛才提到的實踐經驗、學校情況等
林路 20:12:58
也就是說,沒有實踐機會證書就起作用了,但是證書的作用遠沒有實踐經驗有分量?
小廢 20:15:36
呵呵,證書和實踐經驗是兩個不同的因素,不能直接這麼比較。
還是要看各自的程度,一個CCIE的證書當然比某小公司網管的實習經曆強,
但一個網工證書顯然又比不過在微軟實習的經曆。
林路 20:26:01
呵呵,這麼說好了解。但是同樣的問題就來了:
如果我面臨兩個招聘,一個是大城市(例如北京)的小網管工作,工資不高(相對于消費水準)
環境很好,但是高手如雲;一個是一個二線城市普通的公司,職位是工程師,工資不錯,
但是環境明顯沒有大城市好。那麼,我應該選擇那個?(大公司“小職位”和小公司“大職位”
我們該如何選擇?)
小廢 20:31:40
這個問題就不僅是涉及工作了,和大家的生活觀都有關系了。面臨這種選擇的時候,要因人而異。
如果你自信果敢、渴望挑戰、不怕艱苦,希望定居在大城市,那麼前者就是你不二的選擇。
如果你更喜歡平實的生活,那就規劃在小城市吧,每個城市都需要人才。
林路 20:34:25
經濟危機,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了危機感,大小公司都在裁員和縮減招聘人數。面對這一特殊現象,
我們應屆大學生在選擇工作上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例如,不要期望過高?從底層做起?
小廢 20:41:52
今年形勢的确不太好,我面試過一些應屆同學,普遍都反映今年的就業情況比以前差多了。
這種情況下選擇工作就要盡可能的把握機會,包括:
更優化自己的履歷、更優化自己在面試中的表現、更積極地主動争取機會。
其實即便沒有經濟危機,普通大學生的就業也并不輕松。
至于“不要期望過高和從底層做起”,更多的是是對一些熱門高校/專業的同學們說的,
他們以前的機會很多,在今年的形勢下就得适當放下身段,瞅準适合發展的機會,
降低一些标準,先抓住機會,再圖後計。
林路 20:45:35
我個人覺得,很大程度上大學生抱怨工作難找是因為大家還在信奉大學就是個招牌:我在一個很牛的
大學不學無術你都應該要我的,而大學裡真正認真學習并積極思考的并不是很難找工作。
這是一個技能和學曆的關系。
您在招聘的時候會很看重學曆還是技能?
小廢 20:51:34
大部分都是重能力的,但學曆是一個參考因素。
據我的感覺,很多企業在發展階段會重能力輕學曆;但在壯大之後,對學曆會更看重,
也就是說,比較牛的企業,會更願意在有能力的人裡面再比比學曆,優中選優。
小廢:林路是論壇新晉的版主,在社群各處都非常活躍,我很高興接受他的訪談。以前當記者的時候我總采訪别人,這次被版主以這種web2.0的形式采訪,别有一番新鮮感。
這次話題是“應聘”。從某個角度說我并沒有太多發言權:因為我并不是HR,我手頭面試過的人也有限。雖然我部落格裡有幾篇關于招聘的文章,也純屬随性之作。另一方面我又很想和大家聊這個話題:做為一個IT技術社群的管理者,我接觸過的IT技術人很多、涉及面很廣,上至技術經理、技術總監、創業的CEO,下至在校學生、普通技術工程師,我都接觸過,“事業”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我很樂意把我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讨論。
因為我時間的原因,這個訪談一拖再拖,林路總是說“你有時間了随時叫我,我就線上上”,在此對他的辛苦和熱情表示十二分的感謝!有這種精神的存在,我相信他将是個優秀的、極具職場競争力的IT新人。
本文轉自小廢物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blog.51cto.com/xiaofw/18117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