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關注并常讀電車實驗室打卡思考新能源見聞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跨界造車真不行。

撰文:梁志豪

昨天下午,華為在自家的釋出會上,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汽車品牌——AITO以及其旗下首款車型問界M5。作為又一款華為與金康賽力斯深度合作打造而來的産品,按照釋出會上餘承東的說法,AITO問界M5要用25萬元的價格,在外觀、設計以及體驗上超過百萬豪車。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但是,在看完整個釋出會以後,我的心情卻隻能用“失望”來形容,這種失望并不是針對問界M5這款産品,而是因為我發現,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的華為可能真的“不懂車”。

01

換殼賽力斯SF5?

在談論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以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款新車吧。首先,問界M5的定位是一台增程式混動的中型SUV,其無論是技術平台還是整體尺寸,都與此前的賽力斯SF5大差不差。而在價格上,根據釋出會上的消息,問界M5的後驅标準版起售價為25萬元,同時還會提供性能更加強大的四驅性能版(28萬元)以及四驅旗艦版(32萬元)。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既然是以“高端品牌”的身份亮相,那華為方面自然是不想讓大家将問界M5與SF5産生任何的聯想的。是以,盡管他們與賽力斯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但是在釋出會上餘承東對于“賽力斯”卻是隻字未提,顯然這次他們是想讓AITO汽車與華為品牌“綁定”在一起,來推動新品牌在市場當中的形象。畢竟隸屬于東風小康旗下的賽力斯,一旦“身世”被消費者深究起來,其實對于品牌的整體形象并沒有任何的好處。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不過再多的避諱,也無法改變問界M5就是賽力斯SF5“換殼”而來的事實。當然,這其實并不難了解,畢竟這種做法其實在傳統汽車品牌當中大家都是見慣不怪了,最重要的還是産品本身的實力能否支撐得起其高端的定位。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在機械部分,問界M5的“硬體”是一點都不差,全鋁合金底盤、前雙叉臂後多連杆懸挂,前軸165kW的異步交流電機+後軸150kW的永磁同步電機等配置放在目前的新能源市場中都是一點都不虛。

再加上其擁有一套基于1.5T四缸發動機的增程式混動系統,根據官方的資料,這台車在能夠做到百公裡加速4.4秒的情況下,還能擁有超過1000公裡的WLTC續航。

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那麼地美好。

02

華為“不懂車”?

一如科技界釋出會的傳統,diss友商,與競品對比等環節,在問界M5的釋出會上自然是不會缺席。于是我們能看到,華為将問界M5與保時捷Macan、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以及特斯拉Model Y等對手拉了出來,在動力、續航能力以及發動機技術方面進行了比較。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而這隻列舉參數的做法實在是過于“手機圈”,導緻這次的釋出會招來了不少汽車業内人士的批評。

比如,作為一款增程式混動車型,華為竟然把問界M5的1.5T增程器列出來,單獨與各款燃油車對手的發動機進行對比,而對比的項目不是馬力、扭矩、油耗,而是壓縮比和熱效率,這樣的做法就非常“迷”。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衆所周知,增程式混動的内燃機并不參與車輛的驅動,而僅僅是作為“發電機”的存在。是以其在設計與開發時其實是可以針對“高效發電”這單一工況進行标定的,也正因如此,增程器的壓縮比與熱效率其實是可以做到非常極端的資料。而傳統燃油車則不然,由于發動機的工作時刻都與車輛所處的行駛狀況關聯,除了簡單的“效率”以外,它還必須要考慮到動力以及駕駛體驗方面,是以兩者其實根本不具備任何的可比性。

這就好比是拿自行車與汽車對比,到頭來說自行車的輪子比汽車大,是以比較進階一樣。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除此以外,餘承東在釋出會上對同樣采用增程式混動機構的理想ONE還暗搓搓地diss了一番,稱“有些友商還在用三缸的,一定不要買三缸發動機的車。”而像“續航碾壓電動車”、“性能碾壓燃油車”、“好車要聽關門聲”、“麥弗遜前懸不行”等宛如網上鍵盤俠一般的言論,更是将一場汽車釋出會硬生生開成了手機釋出會的感覺。

03

“老毛病”依舊

華為在造手機的時候,就曾因為官方宣傳時的一些用詞不嚴謹,而多次引來争議,而在這次的問界M5上,這個老毛病也依然沒有改掉。在宣傳新車上搭載的螢幕上,華為用上了“2K HDR中控屏”,然而在查閱了資料以後大家發現這款螢幕的分辨率僅為1920X1080。而官方的解釋是:“水準分辨率達到約2000像素”就是2K分辨率,可謂是“重新定義了”2K螢幕。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除此以外,官方海報上的“Nappa紋真皮”同樣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按照一般車廠的定義,Nappa皮質座椅指的就是座椅使用了價格昂貴的Nappa真皮包裹而來,而華為的這個“Nappa紋真皮座椅”按照官方的注釋則是:“Nappa紋真皮及Nappa紋理PVC材質拼接而成。”

老實說,對于一台25萬元的車,以及其目标消費人群而言,是否Nappa皮其實真沒那麼重要,但是這種文字遊戲卻是相當地敗好感。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04

“跨界造車”真不行?

華為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自己不會造車,而是隻會以其它形式參與到智能汽車行業當中。隻不過,随着AITO品牌的釋出以及這次華為的“官方站台”,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與其說這是華為與賽力斯的深度合作,倒不如說這是賽力斯徹底淪為華為“代工廠”的信号。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對于賽力斯而言,背靠東風集團的他們其實在實力上并不弱,但是選擇了巨頭合作,自然是預料了會有這麼一天。回想起在今年7月份,上汽集團的董事長陳虹曾公開表示,上汽集團不會與華為合作,因為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華為成了靈魂,上汽成了軀體”的情況。不得不說,老總的目光就是毒辣啊......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但是華為的這種“曲線救國”,寄生于其它品牌的做法也并不意味他們就一定能造好車。雖然問界M5在許多硬體層面上确實是有領先于對手的地方,但是在某些方面它們也同樣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在輔助駕駛方面,問界M5采用了一套8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的組合,先不說沒有雷射雷達這樣的進階配置,單論傳感器的數量,它與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品牌的主力車型都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而在軟體層面上,其輔助駕駛甚至還不支援打燈自動變道這樣的基礎功能。車機的UI設計與特斯拉無比雷同,再加上新車的外觀設計充滿了保時捷Macan的既視感,兩款在釋出會上被華為diss得最厲害的車型,最終卻成為問界M5wu無法擺脫的影子。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華為重磅新車!25萬元起售的它,能否支撐起“高端”大旗?

本期待作為中國驕傲的華為,首款真正發力的新車産品,能夠給到市場帶來一定的驚喜,但是老說是,這款所謂的高端品牌新車,吸引力甚至還不如同一天釋出的華為P50 Pocket折疊屏手機呢......而這種由科技公司身份所帶來的“慣性”,在後續會不會出現在同樣跨界造車的小米汽車身上呢?這兩家公司在手機市場上的“恩怨”又會不會延續到汽車市場上呢?我相信你們比我更好奇。

今日話題

華為汽車,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

掃碼添加營運小助理并備注

加入電車實驗室交流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