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物聯網産業中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尤其是2016年6月NB-IoT核心協定當機後,掀起了新一輪物聯網産業熱,物聯網産業鍊各類企業紛紛開始對NB-IoT給予高度關注并有産品開發的計劃,資本圈更是密集挖掘物聯網概念股和優質的物聯網可投項目。一時間,隻要是以NB-IoT為主題的各類技術、産業或投資論壇,一定是人氣爆棚。
産業發展起伏,最終回歸務實
NB-IoT帶動的不僅僅是自身産業生态陣營的快速發展,也讓LoRa、Sigfox、RPMA等其他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獲得了絕佳的市場教育機會,尤其是LoRa以及以此為基礎制定的廣域網絡規範LoRaWAN,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國内外從業者對LoRa并不陌生,而且有大量基于LoRa的物聯網應用案例已經落地。2017年底至2018年初,因為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的一份頻譜管理檔案,在行業内掀起不小風波,尤其是從事LoRa、LoRaWAN相關産業鍊的群體,數百家企業直接向政府送出正式意見,數千家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可見這一領域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産業生态。
2009年起,物聯網曾經經曆過幾輪起伏,包括對RFID等傳感層的炒作、對智能硬體的追捧,但是整個技術成熟度、需求環境、成本收益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落地,尤其是在連接配接部分存在短闆,即大量需要低成本、低功耗、長距離連接配接的終端沒有有效的技術支援。而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的成熟,讓這一短闆得到補充,而且不少行業應用需求也漸趨明顯,産業鍊各類企業經過數年的大浪淘沙也非常務實,由低功耗廣域網絡帶來的這一輪物聯網的熱潮相較于前幾次有了更為明顯的落地趨勢,各企業更為聚焦采用低功耗廣域網絡能夠帶來哪些落地應用和商業模式。

從2015年起,筆者開始對低功耗廣域網絡産業發展持續跟蹤觀察,撰寫并在物聯網智庫公衆号、行業期刊等平台上釋出了近百篇市場分析文章,及時介紹各類技術最新進展和觀點,對各陣營的産業結構、市場行為、産業績效、生态布局、競争格局等進行分析。為了系統回顧一下該領域的産業和市場發展的狀況,2017年7月開始,筆者對此前撰寫文章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本書。關注該領域,一方面是因為筆者就職于物聯網智庫,這是一個聚焦于物聯網垂直領域的新媒體、産業研究公司,需要對物聯網前沿、熱門領域密切跟蹤;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筆者從參與通信行業工作之初就開始接觸物聯網,是以對于物聯網通信方面更為關注。
從信通院到物聯網智庫:對物聯網廣域連接配接的持續關注
進入物聯網這個領域,源于筆者2011年3月開始在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原名為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工作。當時所在部門的主要業務是為通信企業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包括戰略、市場和營運等方面的咨詢業務。入職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新疆移動M2M與物聯網發展領域研究》,這是筆者首次接觸物聯網,也是對這個産業學習的開始。整個項目周期為3個多月,筆者和項目組同僚在烏魯木齊駐點2個月以上,每天和新疆移動集團客戶部M2M負責人一起工作,梳理新疆移動釋出的物聯網産品、各地市公司物聯網市場狀況、行業客戶營銷行為,并協助新疆移動編撰了營運商物聯網應用案例集,修訂行業經理物聯網業務規範手冊等。
在信通院此後的工作中,筆者參與的項目不少都和物聯網相關,包括珠海移動、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新疆移動的各類市場、營運咨詢項目,開始對營運商物聯網産品、業務模式有了系統的了解。當時,營運商對其物聯網産品已有通道類、內建類、平台類的分類方式,孵化出宜居通、千裡眼、電梯衛士、大棚管家、無線POS等多樣化的産品,确實解決了不少使用者的痛點。不過,這些産品大多是借助營運商逐漸閑置的GSM/GPRS網絡資源提供的通道型業務,而且行業需求非常分散、規模化很小,加上當時3G正處于擴張期,是以物聯網沒法在營運商整體戰略中占據一席之地。
記得印象最深的一個物聯網應用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場實施的遠端滴灌,這個産品推出的背景是一方面兵團某師有數十萬畝大田需要有效灌溉,另一方面是新疆缺水幹旱的環境,通過物聯網解決方案對滴灌電磁閥開關、灌溉水量、灌溉時間等形成精準化的控制。雖然當時主要采用2G網絡,以短信形式來控制滴灌裝置,但确實起到了科學灌溉和大大節約用水的效果。項目論證時,新疆移動将2G網絡和微波、Zigbee、WiFi等方式進行比較,最終向兵團客戶推薦使用2G連接配接方案作為最佳方式(當然,由于中國移動的2G精品網絡,新疆廣袤的地域中大部分都有2G覆寫)。不過,除了滴灌外,數十萬畝大田裡還蘊含着大量物聯網可以發揮的舞台,而當時的技術和方案水準并不能完全滿足,而且滴灌裝置必須有專門的電力供應。曾有人提出未來可能通過一種專用于物與物連接配接的網絡形式,成本和功耗比2G更低,覆寫距離遠遠超過2G,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滿足萬畝大田的物聯網連接配接需求。這可以算是對低功耗廣域網絡的一種初步的需求,但對其需求确實明顯的存在。
2014年5月筆者進入物聯網智庫後,當時整個産業對于智能家居、智能硬體非常狂熱,在那個背景下我們也不斷地組織行業研讨會和沙龍、撰寫文章以及幫企業做市場推廣。這些産品形态背後需要的更多是WiFi、藍牙、Zigbee等局域連接配接方式,與筆者此前關注的基于營運商的物聯網産品、業務模式差别很大。出于之前工作經曆,筆者也在不斷搜集和關注基于廣域網絡連接配接的物聯網技術和方案,并與營運商、通信裝置廠商等經常交流。2015年初Sigfox公布了創法國創業公司融資記錄的新聞在海外物聯網圈子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加上2015年2月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沃達豐和華為聯合展出了基于C-IoT的智能抄表應用,低功耗廣域網絡開始露出端倪,我們也抓住這些新的熱點,開始持續跟蹤這一領域的進展,在5月份開始也将LoRa作為關注範圍。本書大部分的内容素材,都是源自于在那個時間開始至2017年9月每周撰寫的市場觀察文章,如今整理成書,也算是對之前工作的一個總結。
這隻是一個開端
在本書成稿之後,物聯網市場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如今NB-IoT已成為三大營運商物聯網戰略的核心,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NB-IoT産業鍊;其他非授權頻譜技術正在經曆着政策的不确定性,數百家企業針對無線電管理局的檔案展開“自救”;此前不少觀點認為難以進入中國的Sigfox也随着法國總統訪華開辟入華之路。非常幸運的是,筆者都親曆了這些巨變,與産業界核心廠商和從業者保持溝通,未來還将進一步跟蹤每一步進展,持續撰寫相關文章或書籍。
寫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要考慮到各章節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加上物聯網市場發展日新月異,本書的内容雖然源于此前撰寫的文章,将這些分散的文章變成一本書需要大量細化工作要做,大部分内容是對原來文章進行大幅度的修改,有些甚至是重新寫的。很幸運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各方朋友的支援,包括信通院、高通、華為、中興、中移物聯、Semtech、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等機關的專家以及物聯網智庫的各位同仁,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李潔老師的辛苦工作。
本書主要是筆者基于主觀視角和了解的結果,由于筆者水準有限,觀點難免有欠缺之處。對于書中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諒解并給予寶貴意見。
最後,貼出本書的目錄供參考。
原文出處:物聯網智庫
<a href="http://www.iot101.com/dghgyw/2018-02-06/13976.html"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