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中,“太子”則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他雖然處于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身份異常尊貴,但是,他的這個地位卻非常尴尬。

因為,他既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又是對皇位有威脅的人。如果,太子不能夠擺正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境地而表現的太過突出,就會被皇帝猜疑圖謀不軌,懷有異心,随後,與之競争的皇子們就會想盡各種辦法誣陷太子、潑髒水,最後,取代太子的位置。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總之,太子這個位置實在不好坐,既有皇帝壓制着,又有一群如同餓虎一樣的弟兄們在一旁緊緊地盯着。一旦走錯一步,違逆了皇帝的龍鱗,輕則受懲罰、被廢黜,重則被關入大牢,稍後問斬。除此之外,當太子還要時刻留意,處處提防,做好久坐太子之位的準備。

如果,當三至五年的太子就能坐上皇帝寶座的話,那麼,咬緊牙關就扛過去了。如果,老皇帝壽命長,太子得當幾十年的話,那麼,就的考驗當太子的那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中國古代的曆史上,有許多坐太子之位超過二十年的人。

在這其中,有的太子身體素質太差,活不久,比如說:南梁的蕭統和明朝的朱标。有的太子則因為不夠謹慎而被皇帝懷疑,被人誣陷,最後,不是被殺死了就是被廢黜了,比如:西漢的劉據、唐朝的李瑛和清朝的胤礽。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與之相比,唐朝的李誦,當了二十六年的太子才當上皇帝,成為坐太子之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當太子的二十六年裡,李誦不但經曆過藩鎮割據的混亂和動蕩,還目睹了大臣們的倒戈和奸詐。不過,這麼長的時間,他隻對一件政事發表過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堅決阻止唐德宗提拔裴延齡和韋渠牟這兩個奸詐狡猾的人當宰相。

每當唐德宗心情大好的時候,李誦就在一旁和他争論并指出重用這兩人的不妥之處,最終,使得兩人沒有被任用。是以,韓愈對李誦贊譽有加,說他當太子的二十多年裡,天下人都受到了他的福澤庇護。據記載,李誦是唐德宗的大兒子,他不僅文采極佳,懂得各種技藝,在學術上頗有心得,擅長隸書,而且武藝十分出衆。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建中四年,唐德宗因為泾原之變而逃到奉天,而李誦在一旁持弓箭保護他。當時,叛軍把城池圍住,形成了包圍圈,李誦帶領一衆将士奮力抵抗,最終,取得勝利。是以,大曆十四年,唐德宗下诏把李誦立為了太子。雖然,李誦能文能武,在朝廷中的威望很高,但是,他的太子之路并不是一路平坦的。比如說:貞元三年的郜國公主一案就差一點把他逼到被廢黜的絕境了。

郜國公主是唐肅宗的女兒,李誦太子妃的母親。在丈夫死了以後,郜國公主就仗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外臣暧昧不清,暗地裡拉攏朝廷大臣,甚至,還搞起了巫蠱之術。唐德宗知道後,就懷疑是李誦搞的鬼,想廢黜李誦的太子之位。幸虧一個大臣極力為李誦辯護,他才能保住太子的位置。經曆了這件事以後,原本就十分謹慎的李誦更加小心了。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在唐德宗在位後期,重整朝野秩序的抱負,俨然已經不能實作了,是以,隻能向現實低頭。于是,在政治上的躊躇使得唐德宗日漸頹廢,開始帶頭奢侈、淫樂。

有一次,朝廷在魚藻宮裡舉行盛宴,美妙的音樂在耳邊不斷響起,年輕貌美的姑娘在一旁嬉笑助興,唐德宗十分高興,忍不住回過頭來問李誦:“這場宴會怎麼樣?”他便說:“好樂天荒”,這句話雖然沒有直接點出唐德宗荒淫行為的錯誤,但是,卻暗含着他對此極大的不滿。此外,作為大唐帝國的未來繼承人,李誦還對當時的國家和朝政狀況憂心忡忡。

雖然,他經常關注時政的變化,和心腹談論國事優缺點,但是,卻不能對諸多有問題的政策做些什麼。長期以來不能高談闊論、施展雄心抱負的儲君生活,使得李誦内心越來越壓抑,慢慢地身體狀況也呈下降趨勢。貞元二十年,李誦終于承受不住,患上中風病了。他每日隻能癱瘓在床上,口齒不清,即使家裡人為他找遍了天下名醫也沒有用處。

一年後,唐德宗駕崩,李誦繼承大統。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雖然,李誦隻能躺在床上管理政務,但是,他馬上提拔重用了王伾和柳宗元等一大批人才,改革唐德宗時期一系列的弊政。

比如說:在唐德宗時期,宦官經常用皇宮要采集物品為理由掠奪人民的财産,這樣的現象被稱為“宮市”。一些官員為了博得皇帝的歡心,搜刮民脂,壓榨人民,每個月或每日向皇帝進奉錢财。李誦的改革,首先,就把這些“宮市”“月進”“日進”等全部取消,肅清官僚隊伍中腐敗的風氣,減免一些沒必要的賦稅,減輕人民負擔。

另外,因為李誦經曆過藩鎮割據,深知讓宦官掌握朝政大權對國家會有怎樣的災難,是以,他選用一些老将軍統領禁軍,并計劃奪回給宦官的兵權。但是,這些措施遭到了宦官們和藩鎮勢力的強烈反對。他們聯合起一些大臣,以李誦中風嚴重,久卧而不能起來管理政務為理由,策動了一場宮變,擁立太子李純上位,廢黜李誦。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朝野一片反對聲讓李誦十分頭疼,他隻好讓太子來監國。但是,這些宦官并不滿足于此,不斷逼迫李誦退位。于是,不久後李誦禅位于太子,自封為太上皇帝。元和元年,李純對李誦追加尊号“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就這樣,李誦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有七字尊号的唐皇。過了一段日子後,李誦病重而死。

唐順宗的死因,根據《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書的記載是病死的,長期以來人們沒有懷疑。20世紀60年代,史學界經過對正史和筆記小說的研究,在這個問題上有了突破,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順宗是被殺而死的。卞孝萱先生在其《劉禹錫年譜》一書中,首先提出了順宗被殺的觀點。他認為:順宗死得太突然,是一個曆史上的疑案。

“太子”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角色

雖然,李誦命途多舛,當了二十多年太子終于登上皇位,可是,他卻隻當了不到八個月的皇帝,就被人趕下台去。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很有雄心和才能的皇帝,他在位時期實施的許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對唐朝産生了巨大影響,非一個“賢”字能夠概括他偉大的皇帝生涯。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舊唐書·卷十四·本紀第十四》、《新唐書·卷七·本紀第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