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食品研發和生産,轉載請注明來源。
食品标簽直覺地為消費者和監管機構提供産品和消費者資訊,使其準确性和科學異常敏感和重要。同時,食品标簽涉及的内容和要求範圍很廣,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規範性,準确了解和把握難度非常大,成為生産經營者,消費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h1樣式"文本對齊:左;">01,預包裝食品标簽審查的依據</h1>
預包裝食品标簽稽核依據包括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部門公告等規範性檔案、相關标準。
1.1 國内法
主要是《食品安全法》,該法規定禁止銷售未貼标簽的預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第67條規定了标簽;第69條要求對轉基因食品貼上重要的标簽;第78條規定了保健食品标簽的标簽和聲明;第97條要求進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使用中文标簽。還有《産品品質法》,如包裝标簽第27條、《廣告法》第18條關于保健食品廣告内容的規定、《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2 部門法規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如第33條關于轉基因食品醒目辨別的規定,第39條和第68條關于标簽的有關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1.3 管理實踐
有《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标簽檢驗監督管理辦法》、《食品标簽管理條例》、《保健食品認證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禁用管理辦法》、《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管理辦法》、《食品藥品計量管理辦法》、《食品藥品辨別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生産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生産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生産管理辦法》、《食品标簽管理辦法》、《食品辨別生産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生産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生産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生産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 《農業轉基因生物鑒定管理辦法》。
1.4 部門公告、信函
(1)衛生計生委釋出的公告,如2019年第4号公告《關于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9種"三種新食品"的公告》、《2018年第10号公告》《關于黑果肋骨花、水果等2種新食品配料的公告》。
(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釋出2019年第29号公告的公告》、2019年第29号(2018年第23号)相關問題的解釋。
(三)海關總署公告,如海關總署2019年第70号公告《關于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标簽檢驗監督管理的公告》等。
1.5 标準方面
如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标簽通則》及其問答版、實施指南、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用指南》及其問答版GB13432-2013《特殊膳食食品标簽及其問答版》、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及其添加物通則》、GB14880-2012《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标準》、GB29924-2013《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規範》 食品添加劑和産品标準的鑒定。
接下來,我們按照相關标準的規定,結合國家産品标準的特殊要求,針對預包裝食品标簽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逐條分析,并對産品标準的特殊要求對标簽做了特别說明,希望推動食品企業進一步提高預包裝食品标簽的品質, 為食品工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h1>02、産品名稱标注問題及注意事項</h1>
2.1. 僅使用繁體字元,标準字型使用不當
2.2. 未标記真實屬性
食品标簽隻有企業或原産國的食品名稱,并不能反映食品的真實屬性和特點。例如,辣吧其實是一種面條,但很多同類産品标有"XX辣吧"的名稱,并不能展現辣吧的真實特性,正确的标簽應該是"XX辣吧 面條和友善面有國家标準,拉面不是國家标準,是以拉面不能作為産品名稱;為了說明這一點,這些食品名稱使消費者很容易将産品視為果汁。
區域流行的名字,大多數消費者都很難了解。如"烤肉汁",配料沒有燒烤,它是吃燒烤時的醬汁,是以需要糾正為"調味",并注明使用烤肉。例如,"沙茶醬"在南方更為熟悉,但在其他地區很少被了解,是以應該在食物名稱之後标記為醬汁。
國外音譯,名稱不規範。如比薩餅、餡餅、奶酪、冠冕、顧忌、汽車等,雖然這樣的名稱在食品領域已經應用過,但有些人可以了解其屬性,但按照标準應該标明食物的真實屬性專用名稱。也就是說,披薩應該是烤餡餅,餡餅應該是餡餅,奶酪應該是奶酪或奶酪,冠應該是餅幹,避免便宜應該是奶油,汽車應該是櫻桃等等。此外,葡萄酒中标有的"Xo"應添加為"白蘭地",因為"Xo"是白蘭地儲存年齡和成熟度标記,而不是食品名稱。
食物的名稱不詳。如果名稱是"生命之春"的産品,消費者無法根據名稱來判斷哪些産品,(實際上是一種礦物濃縮水)。
2.3. 産品名稱不符合标準要求
例如,食品名稱為"罐頭蘑菇",不符合标準GB/T 14151-2006罐頭8.1.1的要求,該術語要求食用菌的形态特征應用作産品名稱的一部分或标簽在産品名稱之後,是以僅标明"罐裝蘑菇"是不規範的, 應标明"蘑菇罐頭(全蘑菇)""蘑菇罐頭""蘑菇罐頭蘑菇""蘑菇罐頭"等。
2.4. 食品名稱與配料表不符
例如,食品名稱是"芒果糖",标簽上有芒果圖案,但配料表中沒有芒果 Fine,是以這種飲料的食品名稱應标明"桃味飲料",如食品名稱為淡煉乳,但配料表中添加了白砂糖,食品名稱為蜂蜜蛋糕,但配料表中不含蜂蜜, 如果在生産過程中沒有添加蜂蜜,則為誤導性産品名稱;産品名稱為"香味芋頭餅",但成分不具有風味,不符合GB 7718-2011 4.1.2.1規定;例如,在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飲料叫"蜂蜜綠茶",從産品包裝成分表中并沒有發現它的蜂蜜成分的用途,但産品名稱中含有蜂蜜這個詞,導緻消費者下意識地認為飲料中含有蜂蜜成分。
2.5. 食物名稱屬性錯誤
例如,一種名為"釀造醋"的産品并不是釀造醋定義中使用的食品,而是定義醋酸的食品,成分表中的成分知道本産品應配制醋。醬油标簽沒有列出"釀造醬油"或"醬油準備"以及"直接準備膳食"或"烹饪"。
2.6. 暗示性誤導
使用字型大小、色差、圖形、符号和暗示性語言來誤導消費者将購買的産品與具有其他屬性的産品混淆。例如,"橙汁飲料""飲料"字型明顯小于"橙汁",食品混合油名稱旁邊标簽"實體壓制",但在生産過程中标有"浸漬",一個食品标簽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的生産過程中,或者例如,在食品标簽标簽上貼上"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等等,也很容易被誤導的概念。
2.7. 國家标準對某些類别的食品有具體要求
(1)巴氏殺菌牛奶:應在産品包裝主顯示面旁邊産品名稱位置,使用時不小于産品名稱字型大小和字型高度的五分之一,主顯示面上标有"鮮牛(羊)奶"或"鮮"字樣。牛(羊)奶",隻有生牛(羊)奶作為原料的超高溫殺菌奶應标明"純牛奶(羊)奶"或"純牛(羊)奶",位置和字型要求用巴氏殺菌奶。
(2)果蔬汁飲料:加糖汁時,應在"XX汁"(産品名稱)附近有明确标明"加糖字"。
(3)包裝飲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除外)産品名稱和淨含量應在同一視野内;通過蒸餾法加工的産品可以使用"蒸餾水"的名稱,其他加工方法的産品不得使用"蒸餾水"的名稱,在使用"新名稱"、"奇特名稱"、"品牌名稱"或"商标名稱"時,其産品名稱後應标明"飲用純淨水"等突出字樣。
(4)葡萄酒:産品名稱應按規定的名稱命名,注意産品類型是否符合其含糖量。
(5)果凍:應标明分類名稱、水果香精型、果汁型、果肉型、奶型、其他類型;
<h1>03、标簽配料表上注明問題及注意事項</h1>
3.1. 基本要求
(1)單一成分的食品沒有标簽的成分表。例如,日常大米,飲用水等。
(2)成分名稱不規範。例如,正确标簽為"鹽"糖"醬油""雞精油"油"鮮雞蛋"的正确名稱是"食用鹽"白糖"釀造醬油"雞精調味料"植物油"和"鮮蛋"。
(3)食品添加劑标簽錯誤。食品添加劑沒有标準的通用名稱,使用通常稱為标記或标記拼寫錯誤。如"脫氫乙酸鈉"标有"脫氫乙酸鈉"、"碳酸氫鈉"标有"小蘇打"、"苯甲酸鈉"标有"苯甲酸鈉"等。例如,安賽蜂蜜通常被稱為"AK糖";"阿巴斯甜(含苯丙氨酸)"僅标有"阿巴斯甜";紅色粉末應标有"紅绯"或"紅紅";而食品添加劑不能一般使用,必須明确定義為添加劑。例如,僅标注功能名稱如"酶制劑、乳化劑、改良劑"等,而沒有具體的添加劑名稱等,一些食品為了"食品添加劑零添加"等概念來吸引消費者,故意不标明加工過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劑,最終産品效果。超範圍标簽,使用食品添加劑。例如,在"風味飲料"标簽中添加"糖精鈉"。
(4)成分标簽順序錯誤。例如,根據GB7718-2011的要求:多種配料(大于2%的配料),應按降序添加到食品的生産或加工中,但液體飲料配料表中,忽略"飲用水"這一主要成分,放在白砂糖之後。
(5)缺乏定量标記。GB7718-2011标準規定,"如果在食品标簽或食品說明書中明确添加或含有一種或多種有價值和特征的成分或成分,則應注明添加的成分或成分的量或成品中的含量",例如,将奇亞籽添加到乳白色飲料中,但未标記奇亞籽含量;例如,無糖飲料的含糖量應标明為0,而"tizi面包"在标簽上強調"蜱蟲",這就要求标明強調成分的含量。
産品标準中定量标簽的特殊要求:1)橄榄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應标明。2)釀造醋:應标明總酸含量,總酸含量應大于或等于3.5g/100毫升。3)釀造醬油及配制醬油:應注明氨基酸氮的含量。4)果酒(酒除外):應注明原汁含量,在配料表中注明"XX%"。5)果凍:果汁果凍應标明原汁含量,果肉型果凍應标明水果含量。
(6)複合成分要求。對于沒有國家标準的複合配料,複合配料的原始配料應貼上标簽,對于符合國家标準的複合配料,當添加量大于或等于食品總量的25%時,複合配料的原始配料也應進行擴容。如蓮花月餅,其成分在蓮花中的成分不是标準的複合成分,且添加量超過25%,标簽上應為複合成分蓮花展開。例如,添加劑"超聚磷酸鹽"是一種複合添加劑,但成分表僅寫為泡沫粉末或粉末。
(7)成分表标簽不真實、不準确。例如,食品中使用的人造黃油在其配料表中被标記為奶油。人造黃油是氫化植物油,奶油是乳制品,兩者的營養價值是不同的。
(8)指導詞錯誤。例如,它應該被标記為"成分"作為"成分"。隻有當過程中使用的原料已改為其他成分時,成分和成分才能被成分和成分取代。
(9)當食品含有可食用包裝時,配料表中未注明原始成分。例如,蛋卷冰淇淋的包裝部分的成分未顯示。
(10)成分表中不能出現"etc"字樣,說明許多成分未列出,标記錯誤。
3.2. 部分産品标準對成分表的特殊要求
(1)食用菜籽油:不添加食用香味、香料。
(2)進口友善面:如配調味料,其配料應符合相應的産品标準,原料涉及動物源性配料,應當稽核我國禁用的動源性産品,見原國家質檢總局《禁止動物疫性流行國家進口動物及其産品清單》。
(3)酒類:配料表應以"配料及配飾"為标題。
(4)白蘭地:白蘭地:除在生産加工過程中揮發的水外,白蘭地等蒸餾酒及其制備葡萄酒的生産加工過程中加入的水,應在配料表中注明。産品原材料和配件上加了"水"和"焦糖色"的添加需要與經銷商核實,鑒定"XO..VSOP,VO,VS"需要确認年齡。
還有一些領域需要特别注意
(1)新食品配料,随時要檢視最新公告,确定名稱是否要求。
(2)添加劑,一定要控制GB 2760,仔細檢查添加劑的名稱、使用範圍和使用量,同時檢查産品标準對特殊成分或添加劑的使用要求。
(3)營養強化劑,要符合GB14880-2012的要求。例如,鈣,在配料表中必須以化合物的形式表示,而不是簡單地用"鈣"來表示。
(4)藥品和食品同源,需檢視最新公告要求。例如:人參,公告要求年齡為5歲可以使用,生産機關要求提供相關配套材料,否則不能使用。
(5)飲食習慣,在我國,新的食品配料必須有30年的檔案才能使用,例如:在俄羅斯有幾年的桉樹汁曆史。
(6)有機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必須獲得相關認證證書才能貼上标簽。
(7)保健職能,必須有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的準許,在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中。
(8)片劑,我國僅有的片劑糖果有相關标準,其他片劑産品沒有,但第一成分必須是糖,才能稱為片劑糖果。
(9)水、國外水作為成分不能列名,但中國标簽要求列名。例如:醬油産品,台灣允許配料表中不标明水,但進口到中國境内時其标簽必須标明水,否則标簽被确定為不合格。
<h1>04、淨含量标注問題及注意事項</h1>
淨含量不規則性在産品中很常見:
(1)淨含量未标示在與食品名稱相同的顯示表面上。
(2)計量機關不準确。例如咖喱粉,淨含量标示為2公斤,公斤不是法定計量機關,應以公斤或公斤标明。
(3)當淨含量大于1000克或1000毫升時,計量機關為千克(kg)或升(L)。例如,淨含量為0.35L,或超過1000mL的标示淨含量機關或"mL"。
(4)淨含量高度标注不正确,不嚴格符合條款4.1.5.6表3的要求。
(5)有許多小包裝的食品,大包裝中應同時标明規格。含有固相、液态兩相物質和固相物質為主要成分的食品也應标明瀝青(固體)含量,如罐頭食品中不标明固體含量。
< h1 樣式"文本對齊:左;">05,營養标簽問題和注意事項</h1>
(1)營養成分名稱或機關标簽不規範
如果"能量"不能标記為"熱"或"能量"以"KJ"或"kj"等機關标記,則正确的标簽應為"kJ"或"kJ"。脂肪被錯誤地标記為"總脂肪"或"粗脂肪";
(2) 營養标簽中的NRV%計算錯誤
(3)核心營養素沒有采取适當的形式使其脫穎而出
(4)沒有标記營養标簽
1)含有營養強化劑的飲料在營養标簽上沒有标明營養物質的具體含量及其每日營養攝入參考值(NRV),例如,将維生素C添加到配料表中,但也在标簽上強調其富含維生素,但營養标簽上沒有标明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毫升和NRV值;
2)含有氫化油的飲料在營養标簽上沒有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标簽。例如,奶茶飲料在配料表中标準中加入脂肪移植含量,但未低于營養标簽的脂肪标準反式脂肪酸含量;
(5)營養标簽中的間隔錯誤
例如,根據"能量"、"鈉"兩次修複間隔為1,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次修複間隔為0.1要求進行修複,蛋白質值為整數;
(6)營養标簽中的"0"限值有誤
(7)營養參考值标注錯誤
(8)營養表中的營養成分順序錯誤
(9)營養成分表标記錯誤,如"分"寫成"部分"
(10)營養标簽上的其他錯誤
标注其他因素,五種核心營養字型沒有加粗,讓消費者更容易閱讀,而不是暗示健康特征的健康食品标簽,比如貼上"苗條"、"熱辣"和"增強記憶力"等字樣。
當食品中含有種子、果皮等非食用部位,如花生、瓜子、罐頭等,應在其食用部位進行計算和标注能量和營養成分。企業可以選擇标簽營養成厘清單上的"可食用部分"清單,營養成分必須符合标準的規定,不能替代。
當一個大包裝包含幾個小包裝時,如果包裝包含不同的品種可以标明包裝中營養素的平均含量,或者單獨标明每個産品的營養成分,可以共同标記共同的資訊(如項目名稱)。
當同一包裝含有多種獨立成分或含有消費者自行決定添加的成分時,如調味包、醬料包等,可以标明包裝内所有食用食品營養成分的平均含量,或者可以單獨标明每種食品的營養成分。
(11)一些常見的營養成分表錯誤示例和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舉三個營養标簽的例子,這樣你就可以先考慮答案了。
表1 營養成分代表示例1
表1:企業雖然标明了反式脂肪酸,但它們不是核心營養素,應将核心營養素與能量喚醒目标區分開來;
表2 營養代表示例2
表2中有三個錯誤:1)能量機關應為kJ,而不是KJ。2)營養素應按錯誤的順序貼上标簽,碳水化合物應先于鈉和鈣,此外,鈣不是核心營養素,是以核心營養素的字型應加重以有所作為。3)能量養分參考值保留位百分比錯誤,應保留整數,3.2%應改為3%。
特别是,表2顯示了以下兩個項目:1)脂肪每100克含量保留一個小數位。2)碳水化合物的計算結果為4.5%,可用于GB/T 8170數值修複規則和限值的表達和确定,或直接使用舍入法,表示為4%或5%。1.4.2 營養成分 根據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當營養成分值≤"0"限值時,應标明"0";
表3 營養代表示例3
在表3中,碳水化合物的"0"門檻值為0.5,以每份(20克)表示,應轉換為2.0。此外,如果營養參考值的百分比計算<0.5%,則标記為"0%",如果計算≥0.5%但<1%,則标記為1%,是以相關标簽值是正确的。
< h1 style"文本對齊:"左";">06,生産者和經營者的姓名、位址和聯系方式引起的問題和注意事項</h1>
絕大多數食品生産商在産品标簽上顯示此資訊,隻有少數公司(通常稱為"三不")沒有說明生産商的詳細資訊。常見問題和注意事項如下:
(1)生産者資訊或生産者名稱和位址未注明與注冊資訊相符。
(2)食品來源沒有明确标明
(3)生産者的聯系資訊或相關聯系資訊未标明完整、規範。例如,在食品标簽上,隻标記了一個電話号碼,并且沒有其他聯系資訊,例如網址,郵箱等可用。
(4)原産地和原産國的标簽,如台灣、香港、澳門三個地區的食品生産應标明原産地,台灣原産地的預包裝食品到大陸應标明以下兩個詞條之一:台灣、台灣、台灣。
(5)進口食品到國内分包裝或灌裝,其原産地是中國,如進口瓶裝葡萄酒到國産灌裝到玻璃瓶包裝中,那麼玻璃瓶的标簽上應标明中國。
(6)标準要求原産地隻标明市級區域,而部分産品則直接标示到縣級市區。雖然這種标記方法不會誤解消費者,但它不符合标準要求。
(7)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境内。進口嬰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簽必須在入境前印在最低銷售包裝上,并且不得貼在境内。如果産品包裝上沒有不符合我國有關規定的中文标簽或中文标簽,則應按不符合規定的産品退回或銷毀。
<h1>07、日期标記問題及注意事項</h1>
(1)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貼标,如部分魚産品保存期限為180天,但預包裝食品标簽标注10個月;
(二)用虛假日期标明食品生産前期的;
(3)食品的保存期限沒有标記;
(4)标記不清晰。例如,在瓶子底部和袋子密封等不顯眼的位置标記生産日期和保存期限,使消費者很難找到這些資訊。有些食品生産日期印在單獨的内包裝上,外包裝是紙箱和密封的,不能直接打開或由外包裝識别。進口食品,因為有些國家不要求食品标簽标明生産日期,隻标明保存期限,有些标注方式不符合我國的要求,如有些規定隻需要标注保存期限到月,或者不按照年份順序标注, 月、日,這些都不符合要求;
(5)預包裝食品包裝的日期以"看包裝的某一部分"的形式标明,實際搜尋會發現日期缺失或未印在标明部分;
(6)生産日期以标簽方式标明;
(7)同一包裝内含多件标有生産日期和保存期限的預包裝食品時,外包裝的生産日期未按标準要求标明最早生産小包裝食品的生産日期,或者外包裝上标明的保存期限不按最早過期單件食品的保存期限計算;
(8)根據季節來标記保存期限,很難确定具體的天數。如果某些食品被标記為春冬季保存期限為6個月,夏秋保存期限為3個月;
(9)保存期限與産品執行标準規定的保存期限不符。如果産品标準規定保存期限為3個月,但标簽保存期限為4個月;
(10)部分食品會将生産批号與生産日期混淆,隻标明生産批号而不标明生産日期;
(11)産品标準中的特殊要求:1)友善面:油炸表面的保存期限不得小于50d,風幹表面不得低于90d,2)葡萄酒:葡萄酒等酒精含量超過10%的發酵酒及其制備的葡萄酒可以免除标簽的保存期限。
<h1樣式"文本對齊:左;">08,存儲條件表明問題和注意事項</h1>
預包裝食品應标明貯存條件,需要溫熱貯存的食品不能免除标簽。
(1)貯存條件未明确标明。例如,标簽上隻寫着冷藏,沒有适當的冷藏溫度。
(2)缺少關鍵資訊和儲存條件不符合食品的實際情況。
(3)産品标準中的特殊要求:王蜂漿:儲存溫度應在-18°C以下。
< h1 樣式"文本對齊:左;">09,食品生産許可證編号的問題和注意事項</h1>
(1)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實施《食品生産許可證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225号)的通知規定,取消食品的"QS"标志,并取得新的食品生産許可證和食品交易所,擁有生産許可證的食品生産者應在食品包裝或标簽上标有新的食品生産許可證編号,包括:字母"SC"加上14個阿拉伯數字,從2018年10月1日起,不得使用食品包裝"QS"标志并退出曆史階段。
(2)食品生産許可證編号未标明或标注不準确。例如,沒有許可證編号和徽标,僞造的食品生産許可證,生産許可證或随機更改顔色。
<h1>10、産品标準規範問題及注意事項</h1>
(1)産品的标準代碼未被标記或标記為無效。對于此類問題,您可以查詢産品标準目前是否有效以及産品标準編号是否準确。
(2)進口預包裝食品不強制标示相關産品标準代碼和品質(品質)等級。如果公司标有标準産品代碼和品質(品質)評級,則應確定真實性和準确性。
< h1 樣式"文本對齊:左;">11,其他标記内容的問題和注意事項</h1>
(1)在标示商品的品質等級時,産品等級不按有關産品規定的标準劃分。例如,标準大豆油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品質等級,大豆油标有"等"大豆油。
(2)假貨品質等級。例如,大豆油的品質等級實際上是2級,但标簽被标記為一級。
(3)産品标準的特殊要求:
1)大豆油:壓榨豆油,浸出大豆油,以識别"壓榨"字樣浸出。來自美洲的大豆油需要關注轉基因标簽。
2)友善面:應在産品包裝上标明油炸面條或非油炸面條。
3)面包:機關包裝應标明冷加工或熱加工。
4)蜂王漿:應标明産品名稱、産地、采集機關、檢驗員姓名、采集日期、淨含量/毛重和皮膚重量。
5)如果包裝中含有幹燥劑,應在辨別中注明以下提示:"有幹燥劑,不應食用幹燥劑。"
6)釀造醬油:産品類别,品質等級,用于"膳食和/或烹饪"。
7)碳酸飲料:果汁碳酸飲料應标明果汁含量,可溶性固含量小于5%的産品可稱得"低糖"。
8)果蔬汁飲料:果汁飲料、蔬菜汁飲料應标明(原汁)汁含量、(原汁原汁含量)。
9)天然礦泉水的應用:必須标明水點名稱,必須至少有一個邊界訓示器符合GB 8537-2008表2的要求,并且需要标明總溶解固體含量,K'、Na'、Ca、Mg"含量範圍,當氟大于1.0毫克/時應标明"氟"字樣, 氣體或充氣天然礦泉水标簽産品類型。
10)咖啡飲料類别:應注明産品的咖啡因含量。
11)果凍:凝膠果凍應處于外包裝的顯眼位置和最低限度的食品包裝,用白色(或黃色)紅色字母安全警告和食用方法,文字高度不應小于3mm。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預包裝食品标簽的意識水準正在逐漸提高。為了使人們能夠正确了解預包裝食品标簽,生産企業應嚴格執行相關國家标準,充分發揮預包裝标簽的作用。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權與交流。而讀者在對文章内容沒有具體專業意見的情況下,不應對文章内容采取行動,造成損失,本經營者不負責。如果文章涉及侵權或不希望我的平台釋出,請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