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認為古人夫妻間,丈夫稱呼妻子為“娘子”,妻子稱呼丈夫為“相公”,基本是不直接稱呼名字,我國講究的是“禮”,自古以來,丈夫稱呼老婆除了名字外,是有很多稱謂的,古人對老婆最奇怪的三個叫法,第二個如今男子不會喊,容易被誤解。

第一個是“梓童(zǐtóng)”,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的正配夫人通常是自稱“小童”,《論語·季氏》中記載:“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秦始皇實作統一後認為自己取得的大業不足以“王”能夠代表,于是稱“皇帝”,但皇後的稱謂仍然沿襲前稱,“小君”是皇後的謙稱,後來到了宋元時期,通俗文學發展迅速,不過文學用詞上,作者需要特别的小心謹慎,免得被曲解,招來禍端,因而大批的新詞彙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皇後是“一國之母”,用“小”則有大不敬之嫌,文人才子就用“子”替代了“小”,“子”還含有多子多福之意,《前漢書平話》中有:“呂後:‘子童領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宮下,斬訖韓信也’。”這裡便是呂後自稱“子童”。
又因皇後的印章是梓木雕成,皇帝便稱呼皇後是“梓童”,《西遊記》中:“那國王急睜眼睛,見皇後的頭光,他連忙爬來道:‘梓童,你如何這等。’”
第二個是“賤内”,我們可能了解過“賤奴”、“賤妾”等稱呼,認為這是古代男尊女卑的風氣,女子的地位低于男性,而“賤内”的稱呼也像是在罵人,如今的男子也不會這麼喊自己的老婆,容易被誤解,要罰跪鍵盤,事實上“賤内”是分為“賤”和“内”兩部分。
“賤”是丈夫對老婆的自謙之詞,“内”才是說自己的老婆,我們有看到“内人”的稱呼,這也是丈夫對老婆的稱呼,不過内人也被作為是皇宮中宮女的代稱,而“賤内”稱呼的意思是“我這個卑微之人的老婆”,《琴心記·誓志題橋》中有:“賤内有恙,敢煩一蔔。”人家夫妻倆十分恩愛,就不要随意曲解了。
第三個是“細君”,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妻就是稱“細君”,後平民老百姓的男子也這麼稱呼自己的老婆。詩人韓愈有詩《嶽陽樓别窦司直》: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饷。“細君”就是韓愈對老婆的稱呼。
漢朝時期,漢江都王劉建的女兒,被封為江都公主,遠嫁到了遠方烏孫,這位公主名叫劉細君,也稱“細君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