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DS趨勢之一:軟體定義存儲目前趨勢

序言:軟體定義世界,資料驅動未來。正如Netscape創始人、矽谷著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軟體正在吞噬整個世界》所述,從生活、電影、農業到國防,軟體無所不在。未來十年,預計将有更多的行業被軟體所瓦解,資料也将會越來越多。

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資料的伴随下,資料呈指數增長,每天增加百萬兆位元組的資料是很常見的,随之而來将會面臨的是更多的存儲需求和挑戰。傳統的解決方案不足以滿足這些存儲需求,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軟體定義存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案。

SDS趨勢之一:軟體定義存儲目前趨勢

Yahoo, Altavista (各種廠商的黑盒子)

SDS趨勢之一:軟體定義存儲目前趨勢

Google, Amazon (通用硬體+軟體定義)

IT基礎架構變遷 ,網際網路融合架構成為未來趨勢。網際網路、雲計算時代下,伴随着業務的不斷拓展,企業開始面臨着巨大挑戰,那就是如何快速提升基礎架構靈活性,確定企業業務靈活,同時還能維持較高的服務水準,滿足關鍵型業務的需要,而且最好能夠保證不增加或隻增加很少的預算。對于現今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初創公司來說,使用網際網路融合架構便成為首選。

也正因如此,很多企業将目光投向Server SAN存儲基礎架構,不僅可以獲得很多與雲技術相同的好處,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而定。那麼為什麼選擇Server SAN?

1.硬體通用:脫離“黑盒子”,使用業界通用的标準硬體,如X86伺服器、SSD、磁盤等,同時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解耦性,避免了廠商的鎖定;

2. 良好的擴充性(Scale-Out):分布式存儲叢集性能和容量是同步擴充的,進而可以使使用者獲得可預測的性能和容量,同時适應大資料和網際網路時代的聚合性能需求,以及彈性容量的需求。(根據IDC國記憶體儲市場的報告,scale-out storage國内占比10%);

3. 低成本投入,按需支配:它将傳統存儲的專用硬體,轉變成通用硬體,通過融合計算,存儲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減少了之前傳統的外置磁盤陣列,存儲光纖交換機,伺服器HBA光纖卡等等,僅硬體的投入,即可降低到普通機架式伺服器硬碟的價位;

通用平台發展帶來的機遇。近幾年來,新的通用硬體技術改變了存儲架構,使得軟體定義存儲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1.SSD:延時從磁盤的毫秒級縮短到亞毫秒級(0.1毫秒),性能從單塊15K磁盤的180左右IOPS,猛增到單塊SSD的8000 IOPS(外置磁盤陣列),甚至到單塊SSD的36000IOPS(内嵌在伺服器裡的SAS或SAT接口的SSD,或者PCIe SSD);閃存價格的下降速度比硬碟更快,根據IDC預測,兩者價格曲線将于2015-2017年出現交叉,屆時機關GB的SSD的價格甚至低于機關GB的15K磁盤的價格;

例如:Intel的NAND SSD技術相較于HDD能降低延遲大約100倍,3D XPoint™ 技術相較于NAND SSD能進一步降低延遲大約10倍。

SDS趨勢之一:軟體定義存儲目前趨勢

(圖檔來源于Intel公開資料)

2.高速網絡技術:得益于近些年來網絡的高速發展;通常推薦采用萬兆網絡,甚至有的采用四萬兆(40GbE)的網絡。目前,萬兆網絡的延遲非常小,大約在100 微秒左右,遠小于PCIe閃存的延遲1毫秒;如果采用RDMA技術,延遲能更小;

3.大容量伺服器和磁盤:分布式存儲借助于大容量的伺服器和磁盤,也能夠提供以往外置磁盤陣列才能支援大存儲容量。例如,DELL PowerEdge R730XD最多16個3.5寸近線SAS盤,可支援多達近100TB的裸容量;

4.虛拟化和雲計算要求更智能的存儲,能夠調用其控制資訊,配合上層更靈活靈活的部署存儲資源。

在這些通用硬體技術的推動下,軟體定義存儲(包括Server SAN)将成為發展趨勢。

著名研究機構Wikibon在2016年釋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報告《Server SAN 2012-2026》,其中說到,目前,企業Server SAN的收入已經超過10億美金,年增長率大于150%。

SDS趨勢之一:軟體定義存儲目前趨勢

Wikibon強烈建議企業CIO/CTO現在就要開始試用Server SAN,特别是對那些要求低成本或高性能的應用。這也驗證了前面說到的企業IT基礎架構變遷,企業選型嘗試Server SAN。

未來存儲趨勢将會是軟體定義存儲 or Server SAN

<a></a>

<a>本文轉自Devin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devingeng/2047073</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