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麼是對象存儲?
對象存儲(Object Storage)是綜合了NAS和SAN的優點,同時具有SAN的高速直接通路和NAS的資料共享等優勢,提供了高可靠性、跨平台性以及安全的資料共享的存儲體系結構。
典型應用:網盤、雲存儲。
上篇文章也講到了随着科技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存儲空間顯得愈加緊張,大規模的資料增長對存儲提出了新的挑戰。
大家都說IDC預測,全球的資料量正面臨一個爆炸性增長,到2020年即将達到44ZB。我覺得這44ZB裡面有至少一半資料來自于非結構化資料,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現在直播行業這麼火,不誇張的說甚至每天都會産生一個直播軟體。其二,不單單是視訊流媒體行業,還有現在非常流行的雲攝影,什麼是雲攝影呢?相信經常參會的朋友應該知道,有些現場拍的照片立馬就可以發出來,很是友善,相信以後肯定會火起來。有些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每張照片都會有水印标示就是V.Photos,這是個什麼鬼?
下面簡單扒一扒這家公司
V.Photos是一家雲攝影服務平台,成立于2015年,主要緻力于為B端商業使用者提供智能便捷的商業攝影和照片同步歸檔管理的專業級方案。
八卦到此結束,biabiabiabia…..
除了,流媒體、照片攝影行業之外,還有醫療、銀行、衛星等行業,都将産生很多很多的非結構化資料。
可能會有人說,“像你說的這些行業我們之前都在用檔案也一樣可以存放非結構化資料啊,為什麼非得用對象存儲呢?”。下面我來舉個例子回答,所謂“一圖勝千言”。

一圖勝千言
熟悉NAS的朋友應該知道,随着資料的不斷增多,NAS維護的是一個龐大的目錄樹,查詢起來非常麻煩,尤其是在雲計算、大資料飛速發展的今天,動不動就會産生數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個檔案/對象,在這種情況下,目錄樹會給存儲帶來很大的開銷和擴充等問題,進而成為瓶頸。
而對象存儲,則采用的是扁平的資料結構,替代了傳統NAS的目錄樹結構,其次是簡潔的資料讀寫接口,以提高使用者通路與資料讀寫的效率。簡單來說就類似于查字典,知道拼音就可以知道它在哪頁,資料的查詢層級隻有非常簡單的兩級(目錄、頁)關系;而NAS目錄樹則不同,NAS擁有多層級關系,簡單說就是樹幹、樹杈、子樹杈、葉子等層級關系,如果要查詢一個資料的話是很麻煩的。是以扁平資料結構更能滿足資料管理的需求。
對象存儲成為未來主流不單單是它自身設計的光環,還有一個原因,根據Gartner釋出《對象存儲關鍵能力》報告中了解到,“非結構化資料呈爆炸式增長,因而需要低成本、可擴充、自愈合、多租戶的平台,用于存儲PB級資料。”可以看到幾個關鍵字:低成本、可擴充、自愈合、多租戶,正是這幾種原因促使了對象存儲在企業中的應用。
說了這麼多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那就是檔案存儲是不是沒用武之地了?
答案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用最适合于自己場景的存儲才是好存儲。假如你是網際網路應用、流媒體、CDN、海量資料,那麼采用對象存儲再合适不過了;假如你是想弄個檔案共享服務,那麼還是NAS合适。是以說本文并不是說檔案存儲沒了用武之地,而是說對象存儲取代了一部分原來并不适用于檔案存儲的業務場景。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對象存儲充滿着網際網路時代非結構化資料的光環,是的沒錯,随着國家“網際網路+”的政策号召,網際網路技術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資料量也在不斷的增長,對象存儲将會成為趨勢。
對象存儲相關資料:
<a href="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agAI6LW7r2k0686NjFfDBaj88yJRtz4JyM5BvnKORSegBRDwB-Utnhi5VxWnsdZYSHlA_3ksQRVvKNgZlNds7D_1Ph1skxJNDekx5BFkpxSdw57BVZa69_hW34rq1XIFLtDEjJRYOy8jeKEWGS34K">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agAI6LW7r2k0686NjFfDBaj88yJRtz4JyM5BvnKORSegBRDwB-Utnhi5VxWnsdZYSHlA_3ksQRVvKNgZlNds7D_1Ph1skxJNDekx5BFkpxSdw57BVZa69_hW34rq1XIFLtDEjJRYOy8jeKEWGS34K</a>
<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3NjM4MA==&mid=2654675366&idx=6&sn=2eca762e58fac7a0ad3cffb438114bb2&scene=21#wechat_redirect">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3NjM4MA==&mid=2654675366&idx=6&sn=2eca762e58fac7a0ad3cffb438114bb2&scene=21#wechat_redirect</a>
<a href="http://www.testlab.com.cn/Index/article/id/1082.html">http://www.testlab.com.cn/Index/article/id/1082.html</a>
本文轉自Devin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devingeng/204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