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死一生!阿裡投資的Bigbasket,靠什麼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多家媒體報道稱,印度最大網上超市Bigbasket獲得了阿裡巴巴領投的3億美元融資。參與本輪投資的還有公司其他股東:阿聯酋私募基金Abraaj Capital、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等。

Bigbasket聯合創始人兼CEO 梅農(Hari Menon)向印度媒體透露,亞馬遜也看上了他們,但亞馬遜提出100%控股的要求,被他們拒絕了。他們最終選擇阿裡巴巴,是因為中國市場與印度市場極為相似,作為戰略投資者的阿裡巴巴也會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九死一生!阿裡投資的Bigbasket,靠什麼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Hari Menon

敲定阿裡巴巴這個戰略投資者之前,Bigbasket管理團隊曾赴中國參觀。梅農對印度科技媒體VC Circle特地提到了盒馬鮮生,雖然他們暫時沒有進軍線下的計劃,但“技術、流程、末端物流和電動車配送等方面,都有值得帶回去學習的經驗”。

用雜貨思維做垂直電商

Bigbasket這個名字很形象,你可以直譯為“大籃子”,它在做的事情正是成為印度人的菜籃子、雜貨籃子。公司總部在班加羅爾,主營從蔬菜、牛奶到化妝品、廚具在内的日用百貨,業務覆寫印度30個一、二線城市。

九死一生!阿裡投資的Bigbasket,靠什麼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這家公司的五位“印度合夥人”年齡都在40歲以上,也基本上是連續創業者。他們對商超的經驗來源于上一次成功的創業。1999年,V S Sudhakar和梅農等共同創立了綜合電商Fabmall,商業邏輯類似今天的Flipkart。在印度還隻能撥号上網、網際網路滲透率不到0.3%的年代,他們起步艱難。熬過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之後,公司将業務轉向線下,通過租用倉儲自主營運的方式做成了連鎖日用雜貨店品牌,店面數量達210家,後被印度大型商業集團Aditya Birla收購。

而他們創立的Bigbasket,幾年下來在印度生鮮食品和日用雜貨電商中一枝獨秀。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盡管消費市場整體态勢低迷,但Bigbasket在2017财年的總銷售額逆勢增長至109億盧比(相當于人民币10.7億),與上一财年相比翻番,虧損也從10.3億盧比增加到19.1億盧比。管理團隊計劃2019年3月之前将每月營收從目前的20億盧比提升到50億盧比,并争取最快到2020年實作盈虧平衡。

Bigbasket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梅農的總結是:用經營日用雜貨的思維做電商,而非純粹的技術思維。

這位54歲的印度博拉理工學院畢業生有一句名言:“洋芋不是手機,每個洋芋的尺寸都不一樣”。在他看來,技術的專長是解決網站購物體驗、訂單追蹤、物流資訊更新和庫存管理,而生鮮産品的質控和分揀仍然非常依賴人工。實際上,Bigbasket雇傭的16000名員工中有70%是一線的藍領勞工。

Bigbasket的服務如何煉成

作為一個人口高度稠密、城市交通情況糟糕的國家,印度天然是電商發展的沃土。而生鮮和雜貨是高頻消費品類,不僅可以幫助電商建立較高的顧客忠誠度,掌控上下遊供應鍊後還可以推出自有品牌等,提高利潤率。這也是Bigbasket對投資者來說格外有吸引力的原因。

但是,印度也是衆所周知的難啃骨頭。除去宏觀的市場不穩定因素,印度基礎設施建設遠落後于中國,該國8億農業人口生存的地區更是物流痛點所在。同時,根據印度央行資料,直到2017年印度的信用卡發行量也隻有2910萬張,滲透率僅為約2%。這使得線上支付發展受限,進而制約電商的進步。

九死一生!阿裡投資的Bigbasket,靠什麼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印度5500億美元的零售市場中,生鮮和日用雜貨占到70%。但是上述種種問題,導緻經營這一領域的垂直電商難上加難。

在印度,生鮮雜貨電商的戰況異常慘烈。印度幾個頭部電商,包括Flipkart、Patytm和Ola都在試水食品配送之後相繼關閉這一業務;亞馬遜重金砸出的一小時送貨上門服務Amazon Prime Now目前僅在班加羅爾開通;而印度第二大生鮮和雜貨電商Grofers大幅縮水,停止了9個城市的業務;還有一大批中小型電商陸續死掉。

科技媒體Tech in Asia認為,在印度網際網路創業浪潮裡顯得老派的特點,反而幫助Bigbasket做了正确的事情。

梅農深谙供應鍊對生鮮和日用雜貨的重要性。他在生鮮産品和日用品供應鍊方面經驗深厚,熟悉各種蔬菜、香料和食品的采購價格、存儲和運輸方式。

他和夥伴們非常看重使用者體驗。Bigbasket成立之初,做的第一件事是建設自有的倉配中心和車隊。這也使得他們在印度的物流環境下也有底氣提供優質的當日送達服務,而且消費者可以無理由退貨。為了幫助蔬菜水果保鮮,他們采用雷射打孔的塑膠袋。

Bigbasket的線上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技術合夥人Abhinay Choudhari,他将自己創立的電商Shop As You Like整合到了Bigbasket業務之中。

它與上千個品牌合作,在售商品超過18000種,同時建立自有品牌,包括農産品品牌Fresho,主食品牌Royal and Popular,咖啡和零食品牌Tasties等,一些産品已向印度的飯店、酒店、企業食堂等供貨。自有品牌帶來的營收已占到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兩大巨頭角逐印度市場

據印度媒體報道,Bigbasket估值達到9.5億美元,非常接近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标準。公司将利用融到的資金擴大與農民的合作網絡,并築高生鮮産品的護城河,強化其技術、分析和基礎設施能力,增加消費者覆寫。

而領投方阿裡巴巴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梅農表示,Bigbasket會與螞蟻金服投資的印度移動支付公司Paytm簽訂協定,使其成為預設支付方式,而Bigbasket的商品也可以通過後者營運的電商Paytm Mall銷售,并通過其更廣的物流網絡覆寫主要城市之外的消費者。

九死一生!阿裡投資的Bigbasket,靠什麼做到印度生鮮電商老大?

Bigbasket使用者可以選擇配送時間,支付方式甚至包括現金。接下來,螞蟻金服投資的Paytm将成為首選推薦支付方式。

在螞蟻金服幫助下,Paytm的移動支付業務使用者數量飙升到2.2億,超過Paypal,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子錢包。Paytm與Bigbasket深度合作,無疑能幫助彼此擴大客群。

多家外媒報道,螞蟻金服最近投資了印度滲透率最高的外賣訂餐平台Zomato。

這些布局都能幫助阿裡巴巴在印度市場獲得更廣泛的影響力。據《福布斯》報道,風投公司Alteria Capital管理合夥人Vinod Murali認為,阿裡巴巴願意花時間并且結成強大合作關系,在印度進行長遠的戰略規劃,“任何一個消費領域都有可能深耕,任何一個消費者紅利開始湧現的标的,隻要價格合适且可以投資,都是有戲的。”

彭博社認為,印度有着全球增長最快且尚未被征服的線上零售市場, Bigbasket這輪融資,也意味着阿裡巴巴與亞馬遜在印度的競争更新。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2016年6月曾宣布将亞馬遜在印度的預算增加到50億美元。目前,亞馬遜在印度擁有41個倉庫和該公司在海外最大規模的倉儲中心,并布置了一個全球客服響應中心和軟體開發中心。同時,亞馬遜計劃在印度通過線下店銷售第三方品牌及自有品牌的日用雜貨。

失去投資Bigbasket的機會後,亞馬遜正與印度排名第二的生鮮雜貨電商Grofers接觸。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2-8

本文作者:張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