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你打造 Win7 中的高清裝置圖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 Windows 7 中的“裝置和列印機”視窗,計算機中常用的硬體裝置都在這裡排排站,管理起來很友善。

不過,大家最感興趣的應該還是漂亮的裝置圖示,看着自己的裝置顯示在電腦中,感覺比通用的圖示要好多了。可惜的是,目前支援這一特性的産品還比較少,要是像這張示範圖中所示的樣子,所有裝置都能夠顯示自己的裝置就好了。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011.png"></a>

首先,這些高清裝置圖示屬于 Device Stage 功能的一部分(見上一篇文章),由于是為不同的裝置定制的使用者體驗,是以必須由硬體廠商根據微軟的規範來制作開發,将其打包為專用的裝置體驗包,并由微軟數字簽名後才可以通過微軟網站自動下載下傳或者驅動程式安裝的方式釋出給使用者使用。

使用者雖然不能釋出 Device Stage 裝置體驗包,但是微軟為硬體廠商提供了一個用來制作體驗包的專用工具,名為 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本文中,我們将以筆記本電腦為例,一步一步教大家打造利用 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等工具,打造出自己的高清裝置圖示和 Device Stage面闆,最終的效果如下所示: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03.jpg"></a>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05.jpg"></a>

===================================================================

從微軟網站上可以下載下傳到這個小工具及其使用說明,下載下傳位址為:

下載下傳 dsve.zip 之後,将其解壓縮備用。

最重要的素材,當然就是我們的裝置圖檔了。微軟要求裝置圖示一定要是ico格式的圖示檔案。可以使用相機拍攝一張<b>适當角度的裝置照片</b>,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從網上搜尋一張也可以。

為了美觀,在制作圖示檔案之前可以用Photoshop 或其他摳圖工具,将圖檔處理為透明狀态,尺寸最好不小于256×256像素,以保證最終的圖示效果清晰。最後<b>儲存為</b><b>PNG</b><b>格式</b>: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07.jpg"></a>

等等,看起來這可是個技術活啊……好吧,為了不讓大家在第一步就遇到困難,我們還是降低一點要求J,如果覺得比較複雜,同學們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制作ICO圖示。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0.jpg"></a>

在一個ico檔案中可以包含不同大小和色彩圖示,以便适應作業系統中不同的視圖和螢幕顔色數。微軟要求 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 中使用的高清圖示必須要包含256×256、48×48、32×32、24×24、16×16這幾種大小的圖示,是以我們在生成圖示的視窗中選中所有的标準圖示上的複選框: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2.jpg"></a>

确認之後,程式就會根據之前的png圖檔自動生成各種大小的圖示了。點選界面上的儲存按鈕<b>儲存為</b><b>ico</b><b>格式</b>,一個漂亮的裝置圖示檔案就完成了: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31.png"></a>

如果隻需要“裝置和列印機”中能夠顯示出裝置圖示,素材準備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

如果還想要制作更為豐富的 Device Stage 面闆内容,我們還可以準備以下一些PNG圖檔: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5.jpg"></a>

每張圖檔的大小都是有要求的,在使用DSVE程式時有相應的提示。

輕按兩下解壓縮得到的 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exe,即可見到圖形化的編輯界面。馬上單擊工具欄最左端的建立按鈕,建立一個裝置體驗包吧。首先需要選擇裝置類型,程式會根據裝置類型生成預設的體驗包模闆。在這裡,我選擇“PC”: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7.jpg"></a>

單擊“Next”,預設的體驗包就生成并顯示在程式中了: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19.jpg"></a>

<b>體驗功能窗格</b>中按照類似于檔案夾的樹形結構顯示裝置名稱和Device Stage中要實作的功能,選中某個内容,下方的屬性窗格即會顯示其出相關的屬性。

選中體驗功能窗格頂端的裝置名稱,在下方就可以設定該裝置的介紹文字、圖檔和高清圖示了。下面是幾項需要設定的主要内容:

BandingHeader :BackgroundImage——Device Stage面闆的背景圖檔。

BandingHeader :DeviceImage——Device Stage面闆中裝置的照片。

BandingHeader :MarketingBullets——Device Stage面闆中裝置的簡介。

Category——“裝置和列印機”中的裝置類型。

DeviceDescription1/2——在“裝置和列印機”中看到的裝置描述,可以填寫兩行。

Icon——在“裝置和列印機”中看到的裝置圖示,在這裡選擇剛才制作的ICO圖示即可。

Manufacturer——硬體制造商。

ModelName——裝置型号。

ModelNumber——裝置編号。

<b>HardWareID</b>——這個内容非常重要,因為“裝置和列印機”會根據裝置的這個ID來為其顯示圖示内容。對于普通裝置,我們可以在裝置管理器的裝置“詳細資訊”中看到該裝置的硬體ID。以攝像頭為例: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21.jpg"></a>

在裝置管理器中找到該裝置,輕按兩下打開裝置屬性,切換到“詳細資訊”頁籤,并選擇“硬體ID”,将任意一串字元複制并粘貼到DSVE程式的HardwareIDs屬性中即可: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22.png"></a>

不過,對于計算機本身不能這樣做,需要填寫一個特殊的硬體ID。不過微軟已經把這個功能設計得很簡單,隻需要單擊DSVE程式上的“<b>Get Computer ID</b>”按鈕程式會自動在HardwareID屬性中填寫正确的ID。

把上述内容填寫完成之後就差不多了。如果想要設定一些Device Stage 功能,可以選擇體驗功能窗格中的“TaskCatagoryMapping”,然後單擊工具欄上的“New Catagory”或“New Task”按鈕,然後在屬性窗格中設定相應的任務名稱、圖示、說明和指令等。在這裡,我們就不再詳細介紹了,大家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單擊儲存按鈕,可以将制作好的裝置體驗包儲存下來,供以後編輯使用。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看我們的勞動成果最終的樣子。單擊“Build Metadate”按鈕,程式會生成最終的裝置體驗封包件,将其放到相應的系統檔案夾中,并自動打開“裝置和列印機”。最終的效果如圖所示: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24.jpg"></a>

如果隻需要裝置圖示,到這裡就沒問題了。不過輕按兩下裝置圖示,我們會發現無法進入Device Stage面闆,這是為什麼呢?之前說了,裝置體驗包隻能由微軟進行數字簽名,才可以釋出使用。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 隻是提供給硬體制造商制作體驗包的工具,生成的體驗包是不包含微軟數字簽名的。

要測試Device Stage面闆,我們必須關閉Windows對驅動程式的數字簽名驗證功能。好在Device Stage Visual Editor已經提供了現成的切換功能,從Tools菜單中選擇“Enter Test Mode”指令,按照提示重新啟動計算機,系統就會關閉數字簽名驗證,進而使用未經簽名的 Device Stage 體驗包。最終效果如文章開頭的圖檔所示。

<a href="http://blog.wbpluto.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clip_image025.png"></a>

要重新啟用數字簽名驗證功能,在同樣的菜單中選擇“Exit Test Mode”即可。

本文轉自wbpluto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wbpluto/61638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