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物世界之虎虎生威:虎贲三百,虎符,為什麼人們那麼推崇老虎?

動物世界之虎虎生威:虎贲三百,虎符,為什麼人們那麼推崇老虎?

1920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渑池地區挖掘出了一些距今已經200萬年的動物化石,複原後的他們色彩斑斓,威風凜凜,頭上一個王字霸氣十足,絲毫沒有它們的祖先,中國古貓那般的矮小,而是十分威武健碩,它們就是我國華南虎的祖先古中華虎。今天,圍繞着這群死于200萬年之前的老虎化石,我将為大家講述一段老虎在中國春秋時期的發展曆史。

原始社會時期,老虎在中國人的眼中具有很強的宗教色彩,當時的部落首領生時以老虎作圖騰,死後以老虎鎮陰宅。例如,在《列子》這本書中記載的阪泉之戰中,除了以熊貓為圖騰,黃帝還在圖騰上刻畫了老虎,以震懾炎帝。《周易》中曾經用“雲從龍,風從虎”來表示虎之迅捷威猛。1987年,考古學家在濮陽西水坡發掘出了一具屍骨,在這位已經長眠了6000多年的原始部落首領的身上,人們發現了一對按照“東青龍,西白虎”方位擺放的蚌塑龍虎。從他身上,可以發現一個人即使生前手握權力,死後也希望和普通人一樣永遠安甯。

到了奴隸社會時期,人們遇見了文字,也遇見了更多用來贊美老虎的方法。夏商周時期,人們沿襲三皇五帝時期的記字方法,以老虎的象形符号來寫作虎字,以老虎前額頭的王字花紋來記錄王字,并且将老虎的形象放在一個個青銅器上。例如,出自商朝晚期的虎食人卣青銅器,就十分生動地展現了奴隸社會時期統治者對老虎威嚴的喜愛。

動物世界之虎虎生威:虎贲三百,虎符,為什麼人們那麼推崇老虎?

轉眼之間,時光的齒輪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老虎在武力方面的象征作用越來越得到統治者的重視。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用老虎來稱贊武将了。例如在《詩經·魯頌·泮水》中,人們将精通軍事,神武非凡的大臣稱為“虎臣”,《尚書·牧誓》将姬發的親兵稱為“虎贲三百”。到了戰國時期,虎符成了統治者統兵權和調兵權的象征。在《國家寶藏》第一季中出現的杜虎符,就是一枚出現在戰國時期秦國的調兵符節。後來更是傳自後世應用。

在春秋戰國時期,老虎的形象總是讓人敢愛敢恨的。在我國的一本名叫《虎荟》的書中記載,“白虎為害,自秦蜀巴漢患之……虎曆四郡,害千二百人”。刻畫了秦國當時老虎衆多,殺人無數的殘忍景象。正因如此,人們經常選擇有打虎能力的人做兵将,以表彰他們的威猛。比如我國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卞莊子,就曾經借用僮仆的計謀,坐山觀虎鬥,看着兩隻剛剛吃完牛的老虎因為利益相争,無暇他顧,進而一刺雙虎,立下了大功。後來,更是為了魯國力戰而死,在《史記》上留下了美名。齊國人要想打魯國,看到卞莊子在,都要忌諱從他身邊經過,可見其打虎的智慧勇敢的形象是有多加分。

當然,除了威猛的形象,老虎在曆史上也留下了慈母般的象征。金庸先生在《神雕俠侶》中還曾經用母豹子化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虎乳于菟”。《左傳》中記載,鬥伯比之父和妘氏生下了一個孩子,名叫鬥伯比。後來,鬥伯比之父去世之後,妘氏就帶着鬥伯比回了娘家居住。在外公家的這段日子裡,鬥伯比不光收獲了親情,也收獲了愛情,他和表妹在外公家相戀,并生下了一個兒子。

動物世界之虎虎生威:虎贲三百,虎符,為什麼人們那麼推崇老虎?

鬥伯比的舅媽聽說女兒未婚生子,十分生氣,為了遮醜,就将這個男嬰丢棄到了雲夢澤附近。雲夢澤附近,有一個剛剛産仔的母虎,看到一個人類的嬰兒竟然沒有吃掉,反而給他喂奶。不久之後,鬥伯比的舅舅來到雲夢澤附近打獵,看到一隻母虎在給一個嬰兒喂奶,見到他拉弓搭箭也不躲避,這讓鬥伯比的舅舅感覺十分驚奇,以為這孩子是神明降世,就把嬰兒帶回了家。

鬥伯比的舅媽看到嬰兒還活在世上,心生恐懼,急忙把自己還有女兒做過的事和盤托出,鬥伯比的舅舅看到事已至此,隻能作罷,收養了自己的親外孫。過了一年,又把女兒嫁給了鬥伯比。因為,楚人稱乳為谷,老虎為於菟,是以這個孩子被取名為鬥谷於菟。熟悉曆史的朋友一定會一下子想起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在楚國的曆史上比較有名的賢臣令尹子文。

關于老虎的成語也很多,其中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就有我們經常用的狐假虎威。楚宣王時期,令尹昭奚恤權勢通天,敢于直言勸谏。楚宣王近臣江乙常常在宣王面前進讒言,企圖讓楚宣王疏遠昭奚恤。一天,楚宣王對大臣們說,“寡人聽說北方地區的諸侯都害怕昭奚恤,有這回事嗎?”群臣不敢回答。

動物世界之虎虎生威:虎贲三百,虎符,為什麼人們那麼推崇老虎?

江乙聽說之後,急忙回答道,“有一天,一隻老虎抓到了一隻狐狸,正要吃它,卻被狐狸阻止了。狐狸說,自己是上天派來的使者,百獸都畏懼它。老虎不信,就帶着狐狸去巡視百獸。結果,百獸看到狐狸之後,紛紛吓得全都三魂丢了七魄,溜之大吉。老虎以為百獸們真的是害怕狐狸,就将狐狸放走了,又哪裡知道它們害怕的是狐狸背後的自己。現在大王重用昭奚恤,是以北方諸侯才害怕他,如果大王疏遠他,北方諸侯自然歸心于大王。”這一誅心之論,當真是殺人不見血,不過昭奚恤聽說之後并沒害怕,反而繼續勸谏楚宣王,至于他後來的下場曆史上并沒有留下記載,隻能任憑我們猜測。

老虎是可愛的,因為它們霸氣十足,又充滿柔情;老虎是可怕的,他不懼傷人,狠辣迅捷。作為被殺戮的對象,它可憐無比地貢獻着自己的皮肉骨頭;作為文學藝術作品的形象,它偶爾又十分呆萌可愛,讓人欲罷不能。雖然關于老虎的故事,我們暫時結束了,但是老虎多面的形象依然留在我們心裡,因為它永遠是我國剛柔并濟的傳統文化的象征,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保護和珍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