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IO如何幫助CEO推動創新

       随着全球化競争和商業、技術環境的變化,企業的CEO們正把創新視為實作高速發展的秘訣。作為IT部門的上司者,CIO應如何推動創新?CEO到底想從CIO身上得到什麼?近期釋出的IBM《2006年全球CEO調查》帶給CIO以下關鍵消息:業務模式創新、内外部協作創新和激發業務與技術整合是CEO最關注的三大創新熱點。

    把IT部門當作企業管理

  IBM的調查顯示,産品、服務以及營運創新仍然重要,但CEO正在将接近30%的創新努力放在業務模式方面。三分之二的受訪CEO表示自己的公司需要根本性的商業變化,并希望能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實作變革。

  在推進業務模式創新過程中,CIO扮演着一個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角色。要幫助CEO實作企業業務模式的創新,CIO必須首先創新IT業務模式。IBM大中華區全球科技服務部服務産品管理總經理徐穎認為:“CIO需要用商業模式的思想分析IT,把IT部門當成企業去管理”。

  簡而言之,CIO要保證IT部門能夠鞏固營運、最小化基礎架構和應用備援、實作成本透明,并将分離的系統與資料內建到一起。同時,CIO應以客戶為中心重新定義流程,改變IT在公司内部的工作方式,使IT組織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向發展。

  業務模式的創新要依靠足夠靈活的IT基礎架構來響應,這需要CIO利用虛拟化、自治計算、SOA元件化等基礎架構技術。IBM全球科技服務部企業資訊系統基礎架構業務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周國祥告訴記者,特别能夠使公司和IT部門深入了解其目前業務模式的一種方法是,把企業營運分解或“元件化”為單個流程,以此确定IT為商業營運提供具體支援的方式。“很多公司正在利用這種元件化技術,它将最終通向SOA,”他說。

    沖破協作創新的技術樊籬

  在《2006年全球CEO調查》顯示,超過75%的CEO表示,協作和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對創新必不可少。協作範圍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内部機構,還包括超越公司邊界的外部機構,尤其是商業合作夥伴和客戶。但現狀是,大部分公司的協作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目前企業的協作程度與CEO的期望之間還存在30%的差距,”徐穎說。

  對CIO而言,協作創新的最大障礙在技術層面。他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鼓勵知識與資訊共享,跨越地域、時空、公司邊界的環境和基礎架構,使協作成為一個公司商業政策的完整部分。其中,采用開放的架構和協作技術有助于企業沖破協作創新的技術樊籬。周國祥表示,團隊工作、即時消息、IP電話、通信儀表闆等協作技術能在提高生産率的同時加速創新思維,而基于開放、通用标準的基礎架構則讓協作變得更容易。如SOA掩藏了每個公司IT環境的底層技術複雜性,能夠降低連接配接和外部協作的成本。

  為消除安全顧慮,CIO還需要在外部協作與資訊安全之間作出平衡。他們必須具有技術和流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并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知識産權系統,進而幫助CEO決定應開放并協作哪些部分,應保留哪些産權。

    先做業務上司 再做技術專家

  該研究還确認了CEO對IT的特殊關注:接近80%的CEO表示“商業與技術相結合”具有“極高的重要性”,但隻有不到一半的CEO認為他們的組織“內建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是以,IT組織越來越需要具有“混合”技能,把對業務的了解和對技術的思考結合起來。

  徐穎指出,要發掘企業的創新潛力,就必須将技術專業能力與商業和營銷洞察力整合在一起,簡單地安裝新硬體或推出新應用是不夠的。作為個人,CIO要學會“先做業務上司,再做技術專家”,以企業與市場需求為依據對新技術進行提前評估,再把這些知識內建到企業的戰略規劃中去。作為一個組織的上司者,CIO需要積極培養商業與技術自然結合的企業氛圍,這意味着為IT部門灌輸更多“混合”的商業技能。

  為了與業務更緊密地結合,CIO的最大挑戰在于確定IT系統的高可用性。周國祥強調,維護系統高可用性展現在IT的多個環節中,CIO需要圍繞這些環節進行管理,關鍵是優化互相間的內建管理、建立端到端的體系結構衡量和标準管理體系,以提高IT治理的成熟度。他表示,“安全的架構、嚴格的流程管理、資料的準确性和嚴密性都是IT治理所關注的重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