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雲宏:緻離别後的你

作者:散文雜志社

一杯茶,一支煙,門前川流不息的車輛,目光呆滞的我讓我又想起了你。我常說,相遇是偶然,離别才是必然。能夠遇到你我三生有幸,愛上你更是前世修來的福,然而我卻猜中了開始,卻沒有猜到結局。

劉雲宏:緻離别後的你

2020年1月28日,一條“我敢肯定,這不是馬龍”。而後我彬彬有禮的回答你“這就是馬龍”!

簡短的評論以後,我看了看你的抖音,發現是一個有才華的人,還是一個大醫生,于是毫不猶豫的問你要了微信,并且添加後就開始各種聊。我們聊人生,聊婚姻,聊過往,太多人生路上的風景線。是的,就是,這一來一往推心置腹的聊天注定我們将有一段緣,隻是深深淺淺而已。

我們網戀了,開視訊,打語音,抵不住的相思,抵不住荷爾蒙的我們,終于于一個月以後見面了。我一人開着車,從家到曲靖,那時候疫情席卷全國,但是也抵擋不住我們見面的心。我到了曲靖,看着空曠無人的大城市,第一次見到你,從内心說不出感覺,隻覺得路上有你一切都好,這冰涼的城市變得多麼的溫馨。

愛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但是愛總是自私的,裡面要有包容、了解、知足,才能走的長遠。兩年來我們走了許多地方,留下太多的記憶,也有太多的夢想沒有實作。兩年我們常去馬龍的砂鍋飯,珠江源的街道,醫院邊上那一家熟悉的燒烤店。這些地方有你我的故事,也有你我們的記憶。特别是,我們做飯時你炒菜我洗菜的身影,看着你勞碌的背影突然發現這個家有你真好,以後我努力掙錢養家,你負責洗衣做飯,共同把我們溫馨的家構築成小城最溫暖的地方。

劉雲宏:緻離别後的你

時光飛逝,相愛兩年記憶猶新的莫過于我獨自一人沒有課的時候開着車來見你的記憶。這一路,我有太多的感觸,還記得我認識你之初我們的車才有跑了5000公裡,兩年來車跑了3.5萬公裡,這3.5萬公裡太多的感觸,永遠都是一人一車,一段音樂,寄托相思的你我。有一次,剛好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我為了回複你的微信,擦了一輛北京現代,被那個車主要了800元,我為了不讓你擔心,到你那裡,我裝作若無其事,像往常一樣。其實,每一次到曲靖響水大橋的時候,我都被這裡的美景深深吸引,燈火闌珊,夜色撩人,一人一車,空蕩蕩的副駕駛,永遠都是馬龍是起點,終點是你溫暖的屋子。

每一段愛情,都會有結果。當我第一次看到你穿上美麗的婚紗禮服時突然間想擁你入懷,想親手給你戴上一枚戒指。故此,當我們去昆明買“三金”的時候,我常想一輩子,無需計較那麼多。于是,毫不猶豫的給你買了我認為最好、最貴的“三金”。兩年來我常幻想你能夠穿上婚紗,我帶着迎親的隊伍把你從你家接到我家。然而,我卻隻能抱着你拍一拍婚紗照,看着我們拍的婚紗照,一張又一張,每個動作都是我們精心設計,精心準備,隻為最美,最好。

婚姻的前奏就是訂婚,當我們提着酒、水果、紅糖等禮品到你家之時,我就知道我們的愛情馬上就要修成正果。看着忙碌的大爹、大媽,還有你家太多的親戚朋友之時,我們舉杯同慶,讓更多的人見證我們的愛情,見證我們的夢想。

然而,相愛容易,相處難。其實,讓一個人死心的婚姻,也許不是因為某件事,而是毫不起眼的小事堆積如山,是缺失了關心,減少了耐心,是不再交流,少有言語。是的。兩年來,我們太多的争吵,雞毛碎皮之事,我卻一直認為,争吵能夠讓我們的愛情更加堅固,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了解對方。可是,我的不理智親手毀了我們的以後。第一次,踢你。你知道嗎?當我踢你的時候,其實我的心在滴血,我隻能以淚洗臉,來挽救我們的愛情。

我本以為,我們不會吵架了。可是,每過多久又吵了,然而牽涉的還是雙方父母介入。可能是你的父母不放心把你交給我吧,終于這次吵架徹底斷送了我們的未來,讓我們分道揚镳。看着你父母堅定的眼神,執着的表情,你我兩年的愛情都付諸東流,沒有回旋的餘地。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兩年來,說放下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放下。我一直堅信,堅固的愛情一直是經得住吵鬧,經得住生活的洗禮才能走的長久。小寶,遠方太遠。如果還有機會,我願意改掉我的壞脾氣,與你走完剩下的路,你我都是主角,一直抵達終點。

作者簡介:

劉雲宏:緻離别後的你

劉雲宏,原名劉運宏,雲南省師宗縣人。青島大學畢業,高中教師,青年時代曆盡歲月磨難。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協會會員。大二開始發表作品,散文、詩歌見《奔流》《晚霞》《西部散文選刊》《安徽文學》《中國民族博覽雜志》《青海湖》《含笑花》《速讀》《中國教師報》《人民代表報》《國防時報》《勞動時報》等,至今有30萬字。著有散文集《那年,風起雲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