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在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之際,“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特邀複旦大學文博系教授、著名考古策展人高蒙河,梳理百年來中國考古學發展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當代的考古文博界對真實考古環境和場景的再現,創新設計多姿多彩的文創産品,讓文化遺存、國寶文物活起來,全面傳播利用考古資源,豐富全社會的曆史文化滋養,助力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考古,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象牙塔裡的冷門絕學。但是百年來,中國考古走過了從考古專業到考古行業,從考古事業到考古産業的變遷之路。一方面,是持續踐行進行科學研究的初衷,務實求真,複原曆史,揭示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規律;另一方面是不斷開拓進取,延展出保護、利用、傳承的全新領域。而今的考古,不但向世人全面真實地展示了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還進入到将考古成果和考古資源活化利用,助力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高蒙河 複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導

曾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上海文博學會副理事長、現任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百越民族研究會會長等。

領隊發掘全國多處考古遺址,出版《長江下遊考古地理》《銅器與中國文化》《考古好玩》《考古不是挖寶》多種論著,近年倡導踐行考古産業化之路,打造中國原創考古樂園,策展良渚博物院、進博會國家館美麗中國等多座知名博物館和大展,國家文物局和央視專家庫專家,策劃央視《中國考古大會》《萬裡走單騎-遺産中國》等綜藝節目,近期出鏡擔任央視《中國國寶大會》節目點評嘉賓。

考古延伸了曆史的軸線

經常有人問:有了曆史學複原的曆史,還要考古學研究做什麼?其實,人類早期的曆史,根據在非洲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猿人化石推斷,大概已有300萬年;中國大概也有了兩百萬年人類起源和活動的考古發現。而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曆史,即便從先秦時期的文獻算起,再到司馬遷《史記》為代表的二十四史,它們所記錄的曆史長度隻有兩三千年。曆史學根據紙本文獻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曆史,學界稱為曆史時期的曆史;而考古學所承擔的沒有文字記載以前的史前時期曆史,則有200-300萬年之長,是以,大量填補了曆史學文獻記載的空白。

1921年,河南渑池縣仰韶村及北京周口店的考古調查發掘,标志着田野考古在中國的肇始。這一百年來,考古學對重建曆史、複原曆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這用“考古學之父”柴爾德的話來說,如同望遠鏡擴大了天文學家的視野、顯微鏡擴大了生物學家的視野一樣,考古學擴大了曆史學的研究範圍和内容。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衆所周知,司馬遷《史記》上雖然也提到了一些三皇五帝以前的時代,但他自己都覺得非常這些時代已經非常迷茫,是以在學術界過去通常稱之為神話時代或者傳說時代。一百年來,考古學者們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通過大量的發現成果和研究成果,一點一點地把這些迷茫的曆史實證了出來,對複原遠古曆史做出了突出貢獻。比如發現了陝西藍田、雲南元謀、北京周口店和山頂洞等10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存,證明了中國是人類進化、特别是東亞地區的人類生命起源的搖籃,把中國有人類活動的曆史上溯到200萬年以前,重建起司馬遷等史學家都鮮有記載的遠古曆史。換言之,所有這些考古成果無不延伸了曆史的軸線,并為我們編寫中國古史,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學術基礎。

考古增強了曆史的信度

人類誕生後,曆經兩三百萬年的發展至今,共發生過三次推動曆史發展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革命性事件”。第一次是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學會了農作物種植和動物飼養,開始燒制陶器,并創新出“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磨制石器,人類社會的發展從此進入了“快車道”。第二次是時隔五千年後的“城市革命”,誕生了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心,那就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國長江黃河流域,而且這四大文明中心都分布在北緯30度線上。為什麼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五千年前,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出現了城市?出現了文明?出現了國家?這是一個到現在還在研讨的世界性的課題。第三次是又時隔了五千年後,到了二三百年前的離我們最近的“工業革命”,它的進步意義和曆史價值我們在今天已毋需贅言。

以這三次裡程碑事件中的“城市革命”為例來看,我們中國人常說“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但是中國的文明史到底有沒有五千年?過去國外的漢學界是持不肯定态度的。他們認為以安陽殷墟甲骨文、金文為代表的有的中華文明史,最多隻有3500年,比西方晚得多。但一百年來,我們通過浙江良渚遺址為代表的一系列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徹底推翻了西方的傳統誤識。

良渚遺址1936年發現于浙江杭州的良渚鎮,經過80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了它是距今5000年前的一個考古學文化——良渚文化的中心,是一處擁有100多平方公裡範圍、300多處遺址群的規模巨大的古城,是目前所知比夏王朝還早一千年的中國最早的良渚王國的首都,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曆史終于得到了世界的承認。

良渚古城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有規劃的都城,它由三重城的規劃格局。最核心的宮殿區有30萬平方米,内城有300多萬平方米,外城有600萬平方米,全部加在一起共約900萬平方米,差不多有12個故宮那麼大,是以我們把良渚古城稱作五千年前的“中華第一城”。其中,宮殿區曾有非常高的雕梁畫棟的大型宮殿,雖然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土堆,但海拔還有15米高,可見當年是非常高大宏偉的。如果聯系到五千年後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北京紫禁城有著名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三大殿,這三大殿的源頭應該就與良渚古城的大型宮殿建築不無源流的關系。如果我們把良渚古城三重城的規劃設計,再回溯對比于唐代長安城、宋代開封府,也無不延續和繼承這樣的格局。它們都是五千年裡的中國的超級國家工程,呈現了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規劃思想,展現了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傳承特征。

考古活化了曆史的場景

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我入大學初學考古專業時,《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給考古學的定義是“用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曆史的一門科學”。在讀期間主要是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發掘,然後把發掘出來的遺存寫成考古報告,也就可以畢業了。換言之,當時的考古學我後來歸納就是四個字:“發現”和“研究”,和曆史學的研究目标一樣,心無旁骛,就是學習怎麼複原曆史。

那時候,考古學還是一級學科曆史學下面的二級學科,二級學科主要是搞研究。但是到了2010年前後,考古學升為一級學科,這意味着考古學不僅要繼續搞好科學研究,還要跟現實社會相結合,參與經濟社會的文化建設。上世紀80年代以後,改革開放大發展,各地基本建設動土動得多了,古迹、文物暴露出來在所難免,那麼就需要保護,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就把“保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突出地位,著名的像三峽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的文物搶救。到了新世紀,原有的以研究曆史為目标的考古學增加了很多新的學科内容,比如文化遺産保護、博物館展示傳播等,我也開始在國内倡導公衆考古學,意在讓更多的非專業人士和社會大衆了解考古,并參與到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中來。到了2010年以後,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考古學成果的利用,也提上了日程。考古成果不能都堆放在庫房裡面不給老百姓看、不給納稅人看,是以就出現了很多跟考古成果相關的保護、展示、利用、傳承工作。這十年來,黨和國家上司人越來越高度重視文物的活化利用,比如習總書記就不止一次參觀浙江的良渚博物院,指出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他還親自指導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并提出了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的方針。考古成果這些年還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中國國家形象的展示傳播中來,在2019年上海第二屆進博會上,我們團隊在中國館做了一個美麗中國·良渚古城展區,習總書記在開幕式後巡館時和其他國家上司人一道莅臨展區,古老的五千年中華文明通過現代展會,得到了充分弘揚和世界遠播。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三峽文物大搶救:中堡島發掘

近幾年,曾經冷門的考古又開始邁開文旅融合時代發展的新步伐,考古成果的展示傳播也從博物館逐漸走向了空間更大的各類考古遺址公園中,國家近兩年又新提出要建立國家文化公園和國家公園,這都為考古成果和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現在,圍繞考古進行的旅遊活動、研學産品基本上都是“上線即秒殺”。一個垂直性、鍊環性的考古産業正在萌芽。考古、發現、研究、保護、利用成果不斷寫進教科書,在更多的青少年身心中得到了很好的曆史文化傳承。

這幾年,我們的公衆考古活動也開始多樣化起來,除了圖書報刊傳媒,在影視上,也從早期的拍紀錄片傳播走向了更為大衆喜聞樂見的綜藝節目制作播出。大家知道,紀錄片畢竟是小衆的文化産品,而綜藝節目卻有着廣大的大衆收視基礎。是以,像前幾年央視推出《國家寶藏》和今年推出的《中國國寶大會》、《中國考古大會》,以及浙江衛視推出的《萬裡走單騎——遺産裡的中國》等,我們也都參與了策劃,我在有的節目還忝列了出鏡點評嘉賓等,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輕人了解了文化遺産,喜歡了文化遺産,共享了文化遺産。《萬裡走單騎——遺産裡的中國》總顧問、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曾經說,在他當院長前,年輕人隻有30%的人對故宮有興趣;後來他們努力推廣故宮的曆史文化内涵和世界遺産價值以及故宮文創,推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創新綜藝片《上新了,故宮》等,現在喜歡故宮的年輕人已經達到了60-70%。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如何讓年輕人愛上古代文化遺産?如何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過去我們強調“内容為王”,但是我們現在也更加關注形式創新和創意為重,考古成果的展示、利用、傳承,文創産品的策劃和創意,必須跟現代社會、跟每個人的生活、跟消費者的需求結合起來,像考古盲盒、考古雪糕、考古咖啡等等多已在考古博物館、考古公園和考古遺産地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在文旅融合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目前很多考古大型戶外的文創、沉浸式的節目如大型演藝秀,也開始陸續登場。相關的還有考古文化地産開發,即在考古遺址核心保護區周邊做好考古文化地産,周邊再拓展商業文化地産,也成為一種新形式,打造中國原創的考古“迪士尼”主題樂園,也已經不再隻是概念上和圖紙上的美麗願景。

回顧一百年來的中國考古之行,到今天已經發展出兩條路并行發展之道:一是怎樣通過科學務實求真的研究複原古代中國,一是把考古成果轉變成文化資源,甚至變成有商業價值的考古資源。讓更多的人喜歡考古,讓考古成果也能助力我們奔向美好幸福生活。而今,曾經是象牙塔裡的冷門考古迎來了新的時代機遇,考古學一定會從一個純粹的學術研究領域,再發展出新的文化業态,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全新的考古産業,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作。

最後,我們用習總書記的講話來結束今天的交流:讓收藏在博物館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迹裡的文字都活出來。

“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邀高蒙河教授談中國考古學發展

作為對管理學專業課程的補充,“君子知道”複旦大學EMBA人文商道講堂秉承“商道人文,融彙貫通”的目标,讓學生從人文中汲取力量,擁有大智慧、大視野、大情懷。依托複旦大學強大的名師資源,“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講堂目前已邀請葛劍雄、陳思和、沈志華、許紀霖、吳曉明、哈繼銘等校内外名家,為EMBA學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經等熱門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