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天暗星青面獸楊志,梁山泊座次排行第十七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端的了得。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與很多好漢一樣,楊志也是不得已才落草的,因為說起他的身世,那是相當顯赫,他本是“三代将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楊家将楊業後人)”,年輕時應過武舉,做到殿帥府制使一職,歸當朝寵臣高俅所管,也是紅極一時的人物。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梁山泊首任頭領王倫,操刀鬼曹正,汝甯郡都統制雙鞭呼延灼都曾聞聽他的大名,就連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書都認得楊志,是以才有意提拔他。

楊志不僅身世顯赫,武藝也極高強,周瑾,曹正都是他的手下敗将,而且與豹子頭林沖鬥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與急先鋒索超鬥五十餘合不分勝敗,與花和尚魯智深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與呼延灼鬥四十餘合不分勝敗,妥妥的“四十合内無敵手”!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楊志不僅武藝高強,頭腦也非常靈活,從能中武舉便可看出他絕非一介莽夫,押送生辰綱時他“智藏行蹤”“智選路徑”“智變時辰”,一直是智商線上的,後來攻打青州城時頭腦也很清醒,勸說魯智深,武松不要蠻幹,而是要等援兵到來一起攻打。

按理說楊志應前途無量才對,為什麼落得占山為王、打家劫舍的窘境呢?這就要從他的三次人生選擇說起了。

人生選擇一

當他還任制使的時候,奉命入太湖邊搬運花石綱,結果在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在回京還是逃跑的選擇上,楊志選擇了逃跑。逃跑雖然避免了當時受罰,但失陷花石綱的鍋就要由他的上司高俅來背了,是以當他後來收得一擔錢物去打點,想官複原職時,被高俅當面罵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厮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自首),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哎,如果楊志當年能主動承擔責任或是那時便想到賄賂高俅會不會不丢官呢?

人生選擇二

官複原職的計劃落空後,楊志已經身無分文,隻剩一把祖傳的寶刀,不得已來到集市上賣刀換取盤纏,不料遇到潑皮牛二尋釁滋事,非要讓他示範寶刀“殺人不見血”,面對牛二的胡攪蠻纏,楊志有兩個選擇,揍他一頓和殺了他,該如何選呢,但見楊志“一時性起,望牛二嗓跟上搠個着,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死在地上”。這些天來積攢的怒氣算是得到了發洩,但殺人一時爽,頸上枷鎖扛,殺人是要償命的。好在楊志這次選擇了自首,隻被府尹斷了二十脊杖,發配大名府充軍(可見自首是可以從輕發落的)。但這次的選擇終究是讓楊志成了罪犯,而且祖傳寶刀也沒官入庫。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人生選擇三

犯人楊志被梁中書有意提拔後搖身一變成了楊提轄,被委以押送生辰綱的重任,他一路上小心謹慎,但還是被智謀更勝一籌的吳用、晁蓋一行七人在黃泥岡劫了。此時,楊志又面臨着自首還是逃跑的選擇了,雖說自首難逃幹系,但這其中一大部分責任是要歸到他那些“豬隊友”身上的,就連同去的老總管也說“你們衆人不聽楊提轄的好言語,今日送(害)了我也!”衆人也承認“是我們不是了”,但楊志還是選擇了另一條路,第三條路——自殺(楊志想:如今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哪裡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據不完全、不科學、不負責統計,楊志可能是梁山一百單八将裡唯一想到過自殺的好漢。好在他想到自己“堂堂一表,凜凜一軀”終不能這般錯付了,最後楊志還是選擇了逃跑。他這一跑,别人便将所有黑鍋都讓他一人背了,回去向梁中書彙報說“他和強人做一處,把蒙汗藥将俺們麻翻了,縛了手腳,将金寶都擄去了。”氣的梁中書大罵:“我若拿住他時,碎屍萬段!”

如此一來,楊志便将所有退路都剪斷了,隻得與老鄉魯智深一起奪了二龍山落草,後又投靠了梁山,最終在征讨方臘途中患病,死于丹徒縣,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一手好牌打稀碎的楊家将後人

如果說林沖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那楊志就是自己“作”上梁山的代表,先是跑了一次船,把官丢了,再是趕了一次集,把刀丢了,最後送了一次快遞,把祖上榮耀丢了。後人有詩感歎楊志的遭遇:

三代将門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一手好牌打稀碎,病死丹徒實可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