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談開源之道

最近參加了開放原子的開源教育認證講師21秋季班,系統的學習了一下開源之道,感悟還是頗深的,剛好在第三節課(《開源戰略規劃和創新》)上,針對"為什麼要系統學習和了解開源之道,對企業,個人群組織參與開源項目有哪些指導意義?"做了一個小的演講,然後越琢磨越有意思,希望系統的和大家說說為什麼要學習開源之道。(文末有演講全稿,以及下期分享内容預告)

下面是我的文章大綱,從開源認知,開源社群,開源回饋等三個大方向進行闡述。

淺談開源之道

感謝開放原子郭皓老師精彩的課程,本文PPT大部分采用課程文檔。

我們對開源的認知是什麼?在學習之前,我真的認為,公開源代碼,就是開源了。但這隻是冰山一角。

淺談開源之道

除了開放源代碼以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加入或建立社群、吸引使用者、指引參與者、增長貢獻者、開源産品政策、衡量成功等方面。

加入或建立社群:一個良好的社群,更容易吸引大家交流、發展産品,現在各大廠商,在做産品選型的時候,社群活躍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名額。一個活躍的社群,使用者會得到更積極的服務,流傳的口碑也會更佳。

吸引使用者:讓使用者了解産品,并且使用産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挑戰。

指引參與者:完善新手引導,和一個友善活躍的社群,也能幫助吸引使用者,留住使用者。

增長貢獻者:這個可能是開源最大的魅力了,全世界的開發者資源,團結在一起,建構一個産品,發揮聰明才智。

開源産品政策:定義一個合适的産品發展政策,讓廣大開發者和使用者了解軟體發展的路線,也是非常重要的。

衡量成功:一個可量化的成功标準,不僅可以增加貢獻者信心,也可以增加使用者和投資者的資訊。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進而展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

談到開源的價值觀,我們有必要将開源軟體和開源社群的價值觀分開的,畢竟他們不是同一個事物,服務的範圍也不一樣。

開源軟體的價值觀

奉獻精神:開源技術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這是無數前人風險積累的成果,我們則需要傳承這種風險精神,做出我們能做的貢獻。

勇敢精神:開源技術貢獻者将自己的創新成果公開時,相應的技術可能會被剽竊,也可能會被衆多同行研究,比較,挑剔甚至嘲笑,這需要貢獻者承擔極大的壓力,彰顯了其勇敢的精神。

開放精神:不分國界、種族、信仰的享用開源隻是寶庫。

追求持續進步精神:初始貢獻者研發出成果,開放共享,後續人員持續改進、創新,繼續開放共享的良性循環,反映了人類持續進步的精神。

公平價值回報精神:開源技術産品廠商主張以提供勞動服務的方式收取服務費用,而不是通過對軟體加密、複制、銷售産品的 方式擷取收入和利潤,展現了按照勞動獲得價值回報的價值觀。

感恩意思:我們任何人無償的享用開源這個知識寶庫時,我們當懷有感恩之心。

開源社群的價值觀

淺談開源之道

開放:開放性是開源社群最明顯的價值,它具有很多層次的透明度。開放意味着任何項目,無論大小,都可以與任何其他項目自由競争, 一旦使用它,代碼必須保持開放狀态,對所 有人(企業,個人和政府)開放。

透明:透明度是一個價值不菲的價值。開源代碼 本質上是透明的,但是透明性超越了程式設計語言。透明度滲透到各個級别的開源社群中不僅激發了全球開發人員之間以及更大的社群與其上司者之間的信任,而且這是必需的。透明度可以促進創新,靈活性和參與性,這 是成功發展的基本要素。

共識:透明度是一個價值不菲的價值。開源代碼 本質上是透明的,但是透明性超越了程式設計語 言。透明度滲透到各個級别的開源社群中- 不僅激發了全球開發人員之間以及更大的社 區與其上司者之間的信任,而且這是必需的。透明度可以促進創新,靈活性和參與性,這 是成功發展的基本要素。

開源的價值主張

開放的價值:閉源開發釋出前不允許使用者通路代碼,使用者無法參與到開發過程中,但開源軟 件允許公司在投入資金 之前通路代碼,調整代 碼的能力,根據您的要 求進行定制

創新的價值:持續使用開源軟體有助 于創新,OSS 具有快速 上市時間、易于靈活開 發和互操作性等特性, 有助于傳遞沒有技術故 障的高品質軟體。

靈活的價值:OSS提供了選擇的自由。您無需注冊每使用者計劃或年度計劃,使用 OSS 的機會是無限的。在全球範圍内強大的社群支 持下,OSS 标準每天都在改進,您可以免費為您的客戶擴充您的産品組合。專有軟體可能不存在這樣的機會。

可擴充性的價值:對于任何軟體,可擴充 性是一個參數,它表明 産品/服務的健康狀況随 着數量/大小或功能的增 加而增加。事實上開源 提供了最出色的擴充能 力。

一個友善的可持續的社群,需要反複的幫助新人,并讓他們成為持續的貢獻者。基于這個理念,導師制是非常契合的選擇,經驗豐富的社群成員,協助有抱負的新人,持續成長并最終成為貢獻者。

很榮幸,我現在加入了開放原子的開源講師行列,希望未來,我能成為一名開源布道者。

開源社群體系堆棧有非常值得深入讨論的内容,這裡就不展開讨論了,後續,如果有機會,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開源項目辦公室,這個話題。

淺談開源之道

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大基金會,apache、linux、eclipse 其實他們秉承的開源之道也是不盡相同的

apache:共識驅動的社群治理方法

linux:可持續的開源生态發展

eclipse:先進的軟體工程方法

淺談開源之道

說到開源軟體基金會,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說說他們的作用

建立項目參與的治理結構:目标是包容而不是排斥,治理結構 使加入對話和根據優點以各種方式參與變得容易,它還鼓勵和 發展送出者(可以送出代碼更改的開發人員);

組織和發展社群,并對社群成員負責;

為軟體的開發目标制定戰略,推動社群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而他們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

淺談開源之道

說到社群發展,其實我最想說的,就是這部分了, 上遊社群優先,這也是對開源之道的直覺展現。上遊具有風險和勇敢精神的進行了開源,作為下遊必須感恩,并且遵循公平價值回報。這樣才可以讓社群真正的健康,良性發展。

淺談開源之道

前些時日鬧的沸沸揚揚的 Doris 和 StarRocks 事件中,就産生了社群分裂,如果我們能加強認識和學習,希望能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

淺談開源之道

随着軟體、網際網路行業的高速發展,我們的開源也從R.Stallman最開始倡導的哲學運動,曆經早期商業化,代碼商業化到現在的開源商業化。而在這幾十年裡,成長了一批開源企業,以redhat為例,開源公司已經可以達到數百億市值了。

淺談開源之道

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開源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将以18.2%的符合增長率增長,到206年将從2021年的217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是以這裡充滿了機會。

開源軟體公司的商業模式,大概可以分成服務、支援、內建、訂閱、開放核心、托管、雲、SaaS等演進階段。在目前我國的開源生态,更多的是在從事開放核心的工作,而我個人認為 SaaS 未來會迎來井噴。

淺談開源之道

而基于不同的授權協定,我們也有不同的貨币化政策

服務貨币化

專有功能貨币化

托管/SaaS貨币化

捆綁和編排服務

著作權豁免許可證的擷取貨币化

淺談開源之道

以下是2021-10-09演講的全部文字稿:

    首先感謝郭老師,以及前面幾位老師的精彩分享,受益頗多。我是來自第六組的Jacky,接下來我将闡述一下,我對“為什麼要系統學習和了解開源之道,對企業,個人群組織參與開源項目有哪些指導意義?”的一點了解     在我學習開源之道以前,我了解的開源就是“開放源碼”,再加上一些CI工具,将源碼再打包,釋出到中央倉庫,那麼我就完成了開源工作。但是事實上,這隻是冰山一角,在開源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建立社群,吸引使用者,開源産品政策,增長貢獻者,指引參與者,以及指定衡量成功的标準,都是開源要做的事,是以,我們需要向大家普及這些觀念。     另外一點,也是今晚郭老師着重強調的“上遊社群優先,開源軟體創新的先”。就在前不久,鬧的沸沸揚揚的國内Doris社群的分裂,以及前兩年國外presto社群的分裂,我今天不想讨論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想說,如果我們的開發者,都更尊重上遊,更懂得感恩和開源精神,也許,這一切本可以是避免的。     然後,開源也不光是為愛發電,這裡有我們熱愛的産品,社群以及事業。當然這裡也同樣被資本市場看重,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開源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将以18.2%的符合增長率增長,到206年将從2021年的217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是以這裡充滿了機會。     最後,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有2個小問題,希望和大家讨論 如何轉型成開源公司?開源的步驟?如何定義将哪個産品 或是 子產品開源? 如何培養社群的“第一桶使用者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老師,謝謝。

本作品采用知識共享署名 4.0 國際許可協定進行許可。

你好,我是 +7 ,一個大資料領域的硬核原創作者。 做過後端架構、資料庫中間件、資料平台&架構、産品。 專注大資料領域,資料庫領域實時動态&技術提升&個人成長&職場進階,歡迎關注。

麒思妙想

主人是資料科學家,已經一個多禮拜了。這裡除了程式,還有一些美食和影評。期待您的支援!

98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