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商業化競速,幹線物流這條跑道誰能搶先一步?

作者:運聯智庫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作者 | 賈藝超,編輯 | 小L

2021年12月22日,随着一輛貨運重卡緩緩駛入華潤萬家平湖物流園區,由華潤萬家、智加科技和車夫網攜手打造的國内首次零售商超倉到倉自動駕駛聯合營運完成。這一行程也意味着,中國重卡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完成了向華南版圖的擴充。

據了解,本次自動駕駛貨運重卡從浙江嘉善華潤倉出發運達深圳,線路總長1300公裡,連通了國内經濟最為發達、貨物運輸最為頻繁的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自動駕駛聯合營運由三家企業共同發起,也是國内首個由零售商超、科技公司和物流運力方合作完成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營運。

自動駕駛商業化競速,幹線物流這條跑道誰能搶先一步?

在物流行業,大家習慣于用中美對标的方式找機會。從運力機構來看,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公路運輸的市場規模都是巨大的。資料顯示,目前國内重卡保有量突破850萬輛,高速公路裡程超16萬公裡,這些共同構成我國幹線物流運輸網絡,整體市場規模在3萬億元左右。

基于幹線物流市場規模、場景複雜程度、場景應用頻率等多重因素,大家普遍認為,幹線物流的高速場景會是自動駕駛率先商業化落地的一大場景。這也使得過去多年裡,幹線物流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成為物流行業創新的一大熱點賽道,每年有數十億元規模的資金湧入市場,億元規模級的融資更是常态。

随着時間的推進,頭部玩家在資本市場上活躍起來,使得今年不僅成為“自動駕駛上市元年”,同時頭部玩家也開始大力布局量産車的商業化落地,2021年也成為“自動駕駛量産元年”。

這種背景下,過去高大上的未來科技開始走進現實,“技術+營運”成為自動駕駛企業檢驗市場的有效政策。此次華潤萬家聯合智加科技、車夫網完成首次零售商超倉到倉自動駕駛聯合營運,便是“技術+營運”的一種寫照。

目前零售規模化發展的背景下,與之配套的物流供應鍊領域,如何讓商品有效流通起來,以最高效的途徑和較低的成本安全抵達消費者手中,成為物流行業亟待轉型更新的本質要求。另一方面,物流企業也迫切需要務實的解決方案,以保證準時履約前提下,降低營運成本,提升資産營運效率。

自動駕駛商業化競速,幹線物流這條跑道誰能搶先一步?

根據智加科技對物流車隊、物流公司等客戶的調研顯示,道路安全和營運成本是長期以來一直困擾他們的痛點。

從安全角度來看,目前9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因素導緻的。如果自動駕駛能夠實作,或者說自動駕駛滲透程度足夠高的話,其對交通事故的減少甚至避免會有巨大的改善。而這對終端客戶和整個社會來講,價值是巨大的。

從成本角度來看,萬億級的幹線物流市場,價格戰打到了白熱化,物流企業之間的比拼從過去的資訊透明度、熟人關系等開始進入拼組織化成本、資産成本的地步,行業面臨着結構化的降本增效需求。

對于幹線物流運輸車隊而言,其成本結構基本為“33211”,尤其是随着幹線車輛的規模、效率提升,這一結構趨于穩定。其中的占比大頭,分别為油耗占比30%,人力占比30%。

據了解,本次自動駕駛聯合營運,采用了搭載了智加PlusDrive系統的一汽解放量産智能重卡,具有更安全、更便利、更節油環保的優勢。

事實上,在此之前,智加科技已在國外與亞馬遜合作,不久之前其在國内也與榮慶物流聯合營運了華東-華北的首條量産智能重卡營運專線。智加科技累積的資料顯示,僅在油耗方面,自動駕駛可以降低10%的油耗。

另外,營運模式上,随着駕駛級别的不斷提升,雙駕可以變為單駕,重卡營運時間可以從目前的 11小時/天發展到幾乎可以實作24小時/天的運作方式,大幅提升了營運效率和資産效率。

從這一次元來看,自動駕駛已然開啟加速度,通過“技術+營運”的方式在實際場景中累積真實資料,并從中探索自動駕駛在幹線物流應用中的規模化場景(比如快遞快運的分撥-分撥、零售企業的倉-倉)、物流企業對技術的高頻需求等,進而推進自動駕駛量産落地。

自動駕駛商業化競速,幹線物流這條跑道誰能搶先一步?

幹線物流營運網絡的特性,意味着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同樣也應該是網狀的結構。

也是基于此,此次華潤萬家、智加科技、車夫網三家企業共同發起的聯合營運,對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有着裡程碑意義。

一方面是,完善了自動駕駛營運網絡,為後續拓展橫向規模打基礎。此前,智加科技已經先後與鑫志鴻、榮慶物流等合作夥伴完成從華東-華中和華東-華北的商業化營運線路,與華潤萬家、車夫網的合作,則補充了華南區域的空白。自此,物流市場的核心産糧區——華東、華南、華中、華北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覆寫,為後續的網絡拓展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是,華潤萬家這樣具有商流功能的企業的加入,打通了自動駕駛的縱向深度,為自動駕駛的商業化營運增添了新的次元。

目前,物流車輛大多分布在廣大個體司機以及不同規模的大中小車隊手中。相對而言,組織化的車隊對于資産的精細化管理、對資産效率的追求以及營運成本的管控等,使得車隊型企業成為自動駕駛的首批客戶。

過去多年,大車隊企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大型快遞、快運企業的高速發展中出現的單邊線路外包,在不同的物流公司之間進行線路組合,進而提升了物流公司的效率。這種發展拼的是資源整合能力。

而近年來,車隊型企業漸漸進入發展瓶頸,其突破方向在哪裡?

1)方案能力。以中美對标的邏輯來看,美國企業JB亨特和羅賓遜被看做是國内大車隊企業和網絡貨運平台學習對标的對象,而他們的核心能力并不是運力整合,而是方案的轉化能力。

2)訂單密度。正如前面所說,幹線物流的網絡特性決定了車隊型企業追求的一定是範圍經濟。

3)技術提效。大車隊的業态中,大家口中常說的一個詞是“重”,但更多的人認為“重”的核心除了“重資産”之外,更強調“重營運”,即利用成熟的技術提升營運和管理效率。

而此次合作中,華潤萬家的加入,進一步為自動駕駛擴充朋友圈,形成“場景+技術+運力”的營運鐵三角。與商流企業的深度合作,可以從縱向次元探索車隊型企業的想象空間。

這個過程中,正如華潤萬家物流營運中心總經理黃治國所說的:“與智加科技、車夫網的合作,将為華潤萬家物流營運帶來降本增效、綠色節能的全新思路,相信未來通過更深入的合作,我們能夠探索更好的自動駕駛營運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高效、貼心的供應鍊服務。”

由此可見,技術的本質是幫助客戶更好的做生意。以技術為橋梁,向上助力商流企業供應鍊營運模式優化,向下助力車隊型企業打磨極緻成本,進而沉澱下來的技術壁壘、方案壁壘、規模壁壘或許才是自動駕駛真正的價值。

智加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集團工程進階副總裁容力認為:“2021年是自動駕駛的落地元年。在不同的社會生産生活場景,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在幹線物流領域,智加很高興攜手華潤萬家、車夫網這樣志同道合的行業夥伴,共同為零售業帶來智能駕駛的賦能,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由自動駕駛帶來的穩定而可靠的物流體驗。”

随着智加科技自動駕駛商業化營運網絡的初步搭建,2022年行業或将迎來更加全面的發力。

2021年12月30日, “運聯年會:2022趨勢與預測暨現代物流産業叢集論壇”上,智加科技銷售和營運副總裁成勝惠将登台演講,敬請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