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新甘南放歌——寫在第三屆甘南“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為新甘南放歌——寫在第三屆甘南“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為新甘南放歌——寫在第三屆甘南“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甘南日報》2021年12月24日三版)

為新甘南放歌

——寫在第三屆“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 張大勇

一夜春風動,人間百花開。

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在北京勝利召開,全國文藝界深入學習、熱烈讨論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之際,甘南日報社“金羚”年度文學獎恰好完成評審,于今日揭曉,我們對獲獎作者表示熱烈祝賀,對長期支援甘南日封包化副刊和《芳草地》園地的評委、文學家和文學愛好者表示衷心感謝!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偉大的時代、深刻的變革、豐富的實踐、美好的生活全面廣泛地表現在文學家的創作中,不斷掀起澎湃有力、精彩紛呈的文學創作浪潮,這也使得我們收獲了這一屆“金羚”文學獎的累累碩果。第三屆“金羚”年度文學獎共收到省内外詩歌、散文等體裁的文學作品三千多篇(首),數量遠超前兩屆,無論是進入作者視野的題材的廣泛性,還是作品本身反映内容的深刻性,也超過以往,風格上或高華凝煉,或古拙質樸,或浪漫绮麗,或娓然動人,也表現出比前兩屆更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而且這些篇什的字裡行間,無不飽含着對社會主義新時代、偉大祖國新氣象和綠色發展新實踐、九色之美新甘南的熱愛、眷戀、向往之情,文質相得相益,情辭共盛共美,湧現出大量佳作。

“文動金羚、情滿甘南,九色之美、十有家園。”——

這是本屆評委會對《甘南日報》《羚城周末》及所有新媒體所刊登年度文學作品的總體概括,也是本屆和今後第四屆、第五屆“金羚”文學獎的主題,其中“甘南”是核心,無論是在長期的文學實踐中,還是從本屆“金羚”獎成果看,我們都認為,“甘南”已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升華為一個精神和詩學的文化符号。以“甘南”為引,“金羚”文學創作才能充滿活力、生機騰躍、開辟更豐饒的園地、綻放更耀眼的光彩。

“金羚”年度文學獎雖然由甘南日報社設立并主辦,但曆屆評委都是州内外知名文藝家、評論家,來稿作者則遍布省内外,而又以省外作者居多,并呈逐年增長之勢,這反映出甘南的時代風采、人文風貌、自然風景深深吸引着外界,并為世人向往。來稿當中除了被編輯、發表的作品之外,還有大量的論文、日記、來信和留言,廣大《甘南日報》的讀者用多種形式真實地表達對甘南的認識、在甘南的感受、離開甘南之後的想法和情感,鴻爪雪泥、吉光片羽,雖然它們因為體裁和篇幅不符合要求,未能進入評獎範圍,但評委會一緻認為,這同樣是“金羚”文學獎的重要收獲之一,獎項背後的無數讀者和他們對于甘南最真實質樸的思想感情本身就是“金羚”的魂魄。他們當中,有把自然生态崇拜、天然神性王國的甘南當作自己精神栖息家園的靈魂旅客,有把經濟快速發展、加快綠色崛起的甘南當作自己社會考察和研究的文化學者,有把曾經生活過,如今雖睽違多年,但仍然魂牽夢繞,把甘南某地認作自己第二故鄉的精神遊子……無數熱愛甘南、喜歡甘南、向往甘南的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他們真摯的情感和真實的感受,無疑是甘南“金羚”文學獎最為深厚的基礎和最強勁的動力,一切成果都由此而來。

此次獲獎作品中相應也有不少外地作者的作品,如《業仁村辭章》和《遇見甘南》,兩位作者沒有空洞的抒情和贊美,而是以親身經曆和真情實感講述在甘南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前者是外地來甘南挂職的幹部,他将自己融入甘南,深感這片土地的親和厚重和發展變化,詩意抒懷,将意蘊深厚的甘南之美、甘南之情、甘南之變描繪得缱绻靈動,回味悠長。後者是一位外地來甘南的支教教師,他以一個“心懷忐忑”的“異鄉人”的視角和感觸,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在甘南的點點滴滴,對甘南的認識的變化及自我的蛻變和感悟,娓娓道來,令人感動:教師節孩子們為他獻上潔白的哈達,親手熬制奶茶,作者寫道“我承認當老師好多年,對每一次的教師節自己内心都有些麻木了,認為那僅僅是一個稀松平常的節日而已,哪裡料到在支教的學校,這些質樸的孩子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把自己力所能及親手做到最好的東西獻給了遠道而來的老師,我堅信這一個教師節不啻為聖潔之地最觸及靈魂的一次節日。”

從甘南本地作者的作品來看,關注和反映甘南近幾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與滄桑變遷是一條主線,藝術來源于生活,這是基于社會現實進行藝術創作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諸多篇什都是圍繞這一條主線,從經濟發展、社會變革、曆史人文、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等各個方面記錄發現、書寫時代、讴歌家鄉,有格調、有品位、有境界,如《陽光與風記錄的甘南》《洮河瑣記》《小城之春》《甘南詩草》,感情真摯、生氣勃勃,從不同視角,以不同筆法展現了各自的生命體驗和生活體驗,對甘南曆史更疊、時代變遷、社會變化中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給予了普遍關照,行文或深沉、或熱烈、或綿密、或細膩……觸得到未來,看得到過去。如獲獎作品《覆盆子》借助“橗子”這樣一種小野果,觀察鄉土靈性與時代程序的相融消長,以優美的筆法勾勒出了甘南農牧交彙地帶自然生态和鄉土生活在近十年的滄桑巨變,新的農牧村圖景和新的鄉土生活正在被建構……獲獎作品《奔跑的花谷》以親曆者的視角和細膩清新的筆觸展現了故鄉“八角鎮”的發展變化,描繪了一幅生态鄉村,振興繁榮的動人畫卷,紀實散文《鄉村幸福花事》以去“香拉花海”采風為背景和角度,通過對花海建設者石磊、村裡的九旬老人、“五老”後代哈紮力、七旬觀光客台胞李光明、種花女工旦知草等不同人物的實際采訪,描寫出了“五無甘南”建立、文旅融合發展程序中絢麗綻放的一朵朵“緻富花”“幸福花”。

第三屆“金羚”年度文學獎雖然收獲了豐碩的成果,但評選過程中我們也感到有一些遺憾,主要是參選作品總體氣象不夠開闊,表現社會生活的深度、反映時代變革的力度等方面還有待于開拓。是以,“金羚”年度文學獎繼續呼喚更加大氣厚重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備的優秀作品,“金羚”年度文學獎評委會繼續呼籲州内外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願望緊密結合起來,創作出更多正能量、大情懷、高水準的文學作品,真實反映黨上司人民百年奮鬥迎來的這一光輝偉大時代,真實反映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真實反映全州74萬各族兒女打造“五無甘南”、建立“十有家園”的偉大實踐,立志為中華樹魂,為民族培根,為生民立命,為夢想揚帆。

一世紀紅旗招展,九萬裡風鵬正舉,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文學生态。波瀾壯闊的曆史程序,慷慨高歌的偉大奮鬥、創新發展的精彩蝶變造就了一座座豐饒的精神礦藏,等待着人們的挖掘和發現。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洪波湧起、江山如畫,千帆争競、萬物蓬勃,我們以“金羚”之名呼喚與偉大時代相比對的文學新作,我們立志于以“金羚”之行開辟與“五無甘南”“十有家園”相比對的文學園地,我們期待甘南文學創作百花齊放,春意盎然!

為新甘南放歌——寫在第三屆甘南“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甘南日報官微聲明

甘南日報原創微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媒體部分圖檔、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将按規定予以一定報酬。

編輯丨周 芳 責編丨後晶晶

稽核丨張淑瑜 終審丨張大勇

為新甘南放歌——寫在第三屆甘南“金羚”年度文學獎揭曉之際

關注最走心的微信公衆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