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摸着我上學時第一文具盒,文具盒早已鏽迹斑斑,在我手裡混了15年能如此完整的呈現,實屬不易啊。時光倒轉15年,腦海中呈現出一幅畫面:媽媽攬着我,拿起嶄新的文具盒,文具盒底部有四個凸起的打字:真才實學,媽媽教我念:“真才實學”我也稚聲稚氣地跟着念。媽媽認真地說:“你要好好學習,識好多的字,要吃國家糧啊,一定要吃國家糧啊”當時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國家糧。心想那大概是一種國米吧,也就是“花生米”。于是我明白了,學習原來是為了吃花生米啊。那也不錯嘛,最好是炒花生,香香的,味道不錯。現在才知道,吃國家糧是指吃公糧當大官啊。
上學前班是,很瘋玩。早就忘卻了媽媽所謂的好好學習,争取吃國家糧。學寫拼音字母時,老是寫不好那個“a",每次都寫成“@”帶個長長的尾巴,現在看來鍵盤上的那個@字元原來是我發明的。"e"也寫不好,先劃個O,然後再裡面添上“—”,然後用橡皮擦去一個缺口。就成了"e"。人生第一次考試得了個大鴨蛋零分。奶奶問我,得了獎狀了沒?我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得獎狀,我得了鴨蛋。奶奶有三個孫女,兩個孫女都得了兩個獎狀,而我得了鴨蛋,真佩服我當時過硬的心理素質。那是無夢想的年齡,無憂無慮。
等到上了國小三年級,我有了一個真正的夢想,雖然在此之前有過好多“夢想”比如爸爸說警察很厲害,聯合國秘書長都聽他的話呢。于是我曾想過長大了當警察。同學說他們要當天文學家,我覺得他們很偉大,也就相當天文學家。這些都不過是展示想想罷了,覺得好玩。我真正想當的是武警。國小生的雜志是《當代國小生》,記得那時非常喜歡看書,特别是數的最後幾頁是關于國術的。還有插圖。我狂熱地想練就一身本領,于是我常常把小腿上綁上幾塊磚頭,在院子裡瘋跑,想練成我朝思暮想的“輕功”,象白眉大俠那樣飛崖走壁。我撕下每一期當代國小生的最後幾頁關于國術的招式,開始一招一招的練。媽媽每次看到都要說:“哎呦,有點閨女樣行不???!!”
在此期間還有件還快樂的事,就是小制作。我們發了一包包的制作材料,我會制作萬花筒,潛望鏡,小鏡框,拉花,用紙折荷花,飛機,青蛙,。。。那些都是當時我最心愛的寶貝了。小姨家表弟想要我超級好玩的萬花筒,我都沒舍得給他,我還認真地對他說:等我成了愛迪生我就給你弄好多萬花筒哦。而是的夢想真的好單純好簡單啊。喜歡就去做,心想事就成。
後來轉眼上了國中,又一次,老是把成績算錯了,給我多加了幾十分,結果我成了班裡第一,第一次感覺當第一的虛榮心。同學羨慕佩服的眼神,促使我真正好好學習起來,沒想到每一次隻要我努力了,就能拿第一。然而,那些兒時五彩斑斓的夢連同輕松快樂一同消失不見了。那年我的夢想是拿第一。夢想逐漸具體,逐漸顯示,逐漸可行,同時也逐漸庸俗,逐漸功利,逐漸 沉重。那還是夢想嗎?那稱得上是夢想嗎?這種夢想那我失去了快樂。
上了高中,更是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被分數牽動着,考的好了,還想更好,考的不好了,偷着哭,知道在一次次打擊下進了一所很讓我痛苦的大學,不再受可惡的分數的限制,可我想被榨幹了十分的僵屍,還五生氣的活着,别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會不屑一顧得說:切!!這是60年代的話了,現實一點吧。。。看着眼前的文具盒,上面“真才實學”依然奪目。我迷茫,這15年我是否真正獲得了真才實學!!??15年,夢想有絢爛到平庸再到悲觀,到底是什麼促使了這樣的變化?而現在的我想做一顆沒有思想的樹,平靜淡然地展成一種永恒的姿态。
有誰能堅守兒時的最初夢想?時間,世俗,現實,就算能克服自身的弱點,有誰能一個人這強大緻命的現實社會?
似水流年,最初的夢想早已遠在天涯,,,文具盒靜靜地躺在桌子上,很悲哀的哭泣着,“真才實學'四個大字依然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