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開始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文藝複興,到近現代源源不斷改變世界藝術與文學觀念的衆多先驅,賦予了意大利時尚産業獨特且豐富的曆史文化藝術氛圍,諸多堅持傳統工藝和風格的意大利家族企業就可以作為最有力的佐證。同時,在其滋養下不斷成長并突破的意大利時尚媒體,在過去也一直自由、大膽地進行着多重次元創意輸出。
即使新媒體産業在過去很長時間,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翻閱刊物的閱讀習慣,《Vogue》及其母公司康泰納仕、《Marie Claire》等傳統時尚雜志也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但依舊不乏年輕的創意工作者,創辦出越來越風格鮮明的獨立雜志,從文學詩歌、藝術、生活方式等時尚以外的層面來探索時尚。
通過 WWD 對全球時尚媒體産業觀察,由 22 歲的 Sara Augugliaro 創辦的 Dàme Magazine,以及 Virtus Magazine、Virtus Magazine 等等五本意大利獨立雜志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的存在。女權主義、藝術、音樂、文化、性,都是他們重點關注的核心議題,通過精心策劃的内容闆塊和創意攝影,為讀者帶來更好紙質美感同時,也能為衆多面臨困境的傳統時尚雜志,帶來具有參考性的新思路。
22 歲的 Sara Augugliaro 是以女權主義為核心内容的獨立雜志 Dàme 創始人,通過對女性身體若幹次元的探索,激發有關女性自我意識覺醒,以及對于自我接受的探讨與思考。
Dàme 的第一期“Pancia”
在 Dàme 的第一期“Pancia”(意大利語中的腹部)中,詳細介紹了這個身體部位的不同含義。Sara Augugliaro 說道:“多年來,已經有過很多重建女性身體部位的社會文化意義的相關研究,但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人關注過腹部,因為它從未出現在集體想象中。是以,我們想要基于豐富的參考文獻、探索身體的這一被忽視的部分。”
Virtus Magazine 由創立于 2005 年的盧索時裝學院創辦,該學院位于米蘭的蒙特拿破侖大街,從設計到管理,從營銷到形象,專注于時尚設計、奢侈品管理等高端時尚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
Virtus Magazine
作為第一本由時裝院校編輯的意大利出版物,Virtus Magazine 一直緻力于關注并推動時尚專業在校生的新聞、造型和攝影工作,該學院時尚新聞學教授 Nicola Ievola 和時裝造型學教授 Noemi Vanda Bruni 為這本雜志的内容提供了非常關鍵的核心思想。
其中,在 Virtus Magazine 的第三期重點探讨了文藝複興運動,這一對意大利文化、藝術及宗教影響深遠的曆史時期,以及它如何以更現代的面貌卷土重來,并對時尚行業産生重要影響。
Sali Tabacchi 是意大利的一家傳統商店,人們可以在這裡買糖果、雪茄、香料、香煙和巧克力。這創刊于2019年的同名獨立雜志就是在試圖呈現這種生活方式與文化的複合感,以意大利文化為主題,提供多種實驗性内容,包括對知名意大利文化領袖的采訪、視覺詩歌、學術論文以及食譜。
Sali Tabacchi
就像其他獨立雜志一樣,攝影風格也為 Sali e Tabacchi 帶來了諸多獨特辨別,讀者們可以從雜志中發現許多隐蔽的角落、從未探索過的風景,以及來自過去和現在的故事,由此所折射出的一個真實的意大利。
Archivio Magazine 的目标是通過把不同時代的時尚和文化帶到當下生活中,以此來突出創新。這本雜志在第 6 期中探索了 80 年代,精選了許多具有曆史意義的時裝秀,同時衆多作家、詩人和政治家相關内容也為時尚帶來了更具社會關聯性的意義。
Archivio Magazine
就如最新一期中,讀者們既可以獲得 Giorgio Armani 的獨家内容,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高行健的專訪,以及 Vivienne Westwood 等著名行業領袖對這十年的行業觀點。
Archivio Magazine 多達 80 頁的圖檔也非常有特色,其中包括海報、文獻、草圖、腳本、藝術項目、議程表、日記,以及來自 23 個檔案館的各種材料。
Carnale Magazine 由藝術總監 Augusto Arduini 和攝影師 Simone Cossettini 創立。這本獨立雜志通過一種性感但不媚俗的方式觸發讀者的味覺、視覺、觸覺、聽覺和嗅覺這五大感官。專注于時尚,通過紙質媒介的互動來贊頌吸引力。
基于此,Carnale Magazine 也通過 App 帶來增強現實體驗:讀者通過手機攝像頭觀看印刷版雜志,在螢幕上呈現的動态圖像便将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Carnale Magazine
顯而易見,不論是 Carnale Magazine、Archivio Magazine、Sali e Tabacchi,以及更多在新媒體時代依舊堅持以獨特的内容和閱讀體驗的獨立雜志,一方面改變着傳統時尚刊物的傳統模式,另一方面也給《Vogue》及其母公司康泰納仕、《Marie Claire》等傳統時尚雜志帶來諸多啟示。
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基于膚色、身材等單一審美,話語權過于中心化的輿論風波,和新媒體産業對紙質媒體的沖擊,是越來越多傳統時尚雜志陷入危機的根本原因。
從 2019 年《Vogue》在官方 Instagram 釋出中國模特照片,并配文其“挑戰了“美和外觀的标準”而被指故意醜化亞裔;去年康泰納仕集團因種族歧視問題再次深陷輿論旋渦,集團首席内容官、全球編輯總監、美國版《Vogue》主編 Anna Wintour 更是種種矛頭的指向對象。Anna Wintour 被诟病施展白人特權,塑造了一個使有色人種矮化失聲的環境。Anna Wintour 随即便釋出道歉信并在接下來的雜志拍攝中作出相應調整。
Anna Wintour
此外,近幾年康泰納仕也一直處于嚴重的人事動蕩中。從去年開始,供職《Vogue 服飾與美容》15 年的中國主編張宇、德國版負責人、西班牙版負責人,及今年 Vogue 法國版、印度版、日本版編輯總監,英國版、法國版 GQ 編輯總監均相繼離職。
早在 2019 年,康泰納仕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号樓的集團總部辦公面積将從 23 層樓削減至 15 層。2020 年,康泰納仕還曾宣布,從 5 月開始對年收入超過 10 萬美元的員工實行幅度為 10%~20% 的減薪。
而自 2019 年英國版《Marie Claire》宣布停止發售紙質刊後,今年 9 月,發行了 27 年的美國版《嘉人》通過郵件向訂閱讀者宣布印刷版将停刊,僅保留數字化平台和特刊,2021 年夏季刊将是該雜志的最後一期。5 月份,英國媒體公司 Future 則宣布已完成了對美版《嘉人》的收購,此前 Future 已于 2019 年末收購 TI Media 集團,其中包括《Wallpaper》,《Country Life》, 《Decanter》和英版《嘉人》等雜志。
而那些不斷湧現的獨立雜志,正是掌握了話語權去中心化、審美多元化等全球文化脈搏,進而與讀者達成了更加成功的溝通。如果傳統時尚雜能從這些新銳小衆身上及時汲取經驗,或許能在未來重新赢回讀者,進入時尚媒體全新篇章。WWD
撰文Alice Monorchio
編輯yalta
圖檔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