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日軍在1945年投降後,當初僞滿洲國投靠的他們的僞軍就失去了依靠,各自作鳥獸散。根據不完全統計在蘇聯紅軍進入東北後,他們相繼将17萬僞軍解除武裝。而這些人在解除武裝之後,依然堅持“當兵吃糧”的傳統,加入了當時進入東北的我軍和國軍隊伍中去。但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牆頭草,雖然有一定的作戰能力,但軍紀渙散、自由散漫毫無信仰和忠誠度可言。

他們不僅是東北的老百姓,就連收編他們的軍隊也是難以管教他們。那麼這些在解放戰争中投誠加入國共雙方陣營的僞軍,到底是如何給我軍和國軍“挖坑”的呢?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深受其害的我軍

在我軍進入東北後,正值用人之際,除了在城市裡還用那些“舊警察”維持治安之外,為了擴軍也招收了一些僞軍部隊。其實相較于我軍,這些僞軍雖然有的中立,但更多的是傾向于加入“正統”的國軍隊伍。但由于我軍是最先進入東北的隊伍,是以這些人就耍起了滑頭 “先投八路,後投中央”。

從這也能看到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作為軍人的覺悟。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在最先進入東北的曾克林和李運昌所部,在對1945-1946年的征兵進行總結的時候說道:

冀熱遼部隊采取以老部隊為基礎,吸收新兵的方法,以連擴為營、團,團擴為旅。新兵大部分是礦工、工廠勞工和有愛國思想的青年學生以及被俘人員和關内被抓到東北的勞工,同時也收編和加委了一批僞滿國兵和警察隊……在擴軍過程中,由于我們擴充部隊的心情過急,對改編的僞軍審查不嚴,對國民黨先八路後中央的陰謀缺乏警惕,緻使後來出現了部分新部隊叛變事件,犧牲了一些幹部。史料來源《決戰:東北解放戰争1945-1949》(劉統)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而正如李運昌所說那樣,我軍在一開始将這些僞軍收編确實吃了不少虧。

比如之前報告李運昌,他下面的新部隊冀東31團就是很多僞軍組成的部隊,新部隊毫無戰鬥力可言,碰見國軍13軍先頭部隊一觸即潰。同樣的在我軍圍攻廖耀湘的沙嶺戰役中,這些收編的僞軍在進攻中執行不堅決,經常和管理的連長營長對着幹,甚至于打黑槍。無獨有偶,在曾克林守錦州的過程中,面對杜聿明帶領的精銳遠征軍,這些投誠的僞軍壓根沒有守下去的決心,在第一波進攻後,就開始繳械,以至于杜聿明能輕而易舉占領錦州。是以在第一次四平戰役結束,我軍退守松花江,自以為看清情勢的這些僞軍,轉而被白崇禧和杜聿明收編。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而這些僞軍隊伍在“忠誠度”上不僅沒有信譽可言,而且還膽大妄為,為禍鄉裡。

當時群衆将我軍分為“新八路”和“老八路”,老八路又分為(灰衣八路和黃衣八路),老八路指的是從冀東和山東去的我軍老戰士,這些人恪守紀律,深得到群衆的愛戴,一直貫徹我軍“軍民關系”的傳統。但這些收編的新八路則經常“強買強賣”,征地不給錢,借着土改的名義囤積土地,和地主勾結打壓貧困戶,起到了負面效果。以至于當時東北局上司在會上說

“我軍在北滿号稱有44000部隊,但可靠者隻有11000……冀東的新部隊都用的新武器,但打起仗來卻一觸即潰。這些部隊中從僞軍收編過來的兵痞,還到處禍害百姓,敗壞我軍名聲”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針對于這樣匆忙組建的新部隊,隻求數量而不求品質。緻使軍隊成分複雜,内部不純,有的甚至被地主、土匪、僞軍官把持的現象。在第一次大整軍後,我軍“痛定思痛”,對于收編隊伍和擴軍的時候,優先是經過改造的國軍部隊,再者就是身家清白,經過土改之後的群衆青年。而那些僞軍隊伍基本上都被打發回家接受改造,很難再進入我軍裡面去。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陳誠都嫌棄不要

和剛進入東北的我軍類似,國軍對于這些僞軍部隊也是以收編為主。

在當時,雖然國軍大部隊沒到,但堅持“正統”的國軍情報人員依然在東北各地相當活躍,他們到處活動,大對數不看好我軍的僞滿官員、軍人、警察都紛紛向國軍懷抱,而且這些人都旗幟鮮明的反對我軍,甚至還想以攻擊我東北民主聯軍,作為投名狀來撈戰績。

而這些人裡面以僞滿精銳的“鐵石部隊”最為嚣張。在1946年的時候不到4000人的部隊居然敢打哈爾濱。用《亮劍》中的話來說“不到4000人敢打哈爾濱,給他1個師敢打延安……”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鐵石部隊的頭目是東北軍中的敗類姜鵬飛,在日本人投降之前,看架勢不大好的他早就和重慶方面眉來眼去,在1946年的時候,他率領精銳的“鐵石部隊”于1月被空運到長春,随後分散到四平、九台、哈爾濱、齊齊哈爾一帶。他們在此借着以前的實力籠絡土匪謝文東和李華堂等人,還将這些烏合之衆大肆封賞為16個師,每個頭目都是師長(實際上1個師才幾百号人)。不過“好景不長”,在我軍進攻長春的過程中,姜鵬飛部損失慘重,隻能轉入地下。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在失敗之後,姜鵬飛的僞軍看見正面作戰的國軍獲勝,也想在我軍後方的哈爾濱燒一把火,撈撈戰功。于是他在在哈爾濱招收了1000多日本舊軍人,以及一些土匪和打散的僞軍隊伍,準備裡應外合待機暴動。

但他卻不知道他糾結起來的4000人全部都在我軍的掌控之下,趁着他們聚會商議的功夫,我軍突然殺出,将姜鵬飛為首僞軍全部抓獲……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當然,國軍招收的隊伍中鐵石部隊還算得上“良心”的,起碼還能堅持和我軍作戰。其他的大多數是“騎牆派”,在戰場上的唯唯諾諾,對老百姓卻重拳出擊。僞軍表現出來的這種戰五渣的表現,就連一向“不拘一格”招收隊伍的陳誠,都看不下去大罵其是兵痞。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這些僞滿舊軍人當初被熊式輝收編,橫行鄉裡,欺壓百姓,引起極大民憤。這些家夥虛報編制,吃空饷,要軍饷,也給國軍東北造成沉重負擔。當時熊式輝為了籠絡這些僞軍還有土匪,就開出了3個“軍長”、158個“師長”的編制,鐵石部隊出來的劉德溥就是暫編56師師長,《林海雪原》中的許大馬棒就是保安第三旅的旅長。這些人别看沒有委任狀,但當上師長之後第一件事不是作戰,而是找中央拿軍饷,而且還是按照一個師或者将軍的标準來,妥妥的坐地起價。

對東北僞軍忍無可忍的陳誠在DISS杜聿明和熊式輝的會議上就說“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養着有什麼用?”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于是為了整治這些僞軍,陳誠一方面讓人編餘軍官組成兩個軍官總隊,一塊牌子上寫“國軍軍官總隊”,一塊牌子上寫“僞軍軍官總隊”,進行差別對待,讓這些僞滿軍官無地自容。氣的這些僞軍直接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還說:“蔣家不要毛家要,這邊上尉,那邊少校。”

不過别看這些人叫得很兇,但基本上去投靠我軍都沒人要,要麼甄别對待,大多數還遣傳回老家,這些人再也沒法當牆頭草混吃混喝。

在東北被收編的奇葩僞軍:4000人敢打哈爾濱,有幾百人就能當師長

雨田君說

在解放戰争的東北戰場上,确實有很多僞軍加入到我軍和國軍隊伍中去。但這些僞軍平日裡欺霸鄉裡慣了,作戰中也是習慣倒戈的牆頭草,對于這樣的隊伍不僅我軍,就連國軍也是相當排斥。以至于最後隻能坐地解散,成為曆史。

是以一支沒追求和信仰的軍隊,壓根就不能成為強軍,這些僞軍就是最好的佐證……

— The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