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侯馬高喜枝:“多肉”受追捧 怡心又興業

作者:九派觀察

臨汾新聞網訊 肉嘟嘟的外形、憨态可掬的萌樣、豐富多樣的色彩……在衆多的植物中,你一定會為這種極具魅力的多肉植物心動。在侯馬市上馬街道上院村,種植戶高喜枝正是依靠種植、銷售多肉植物,走上了創業緻富的道路。“别小看這些小多肉,掙的錢那是真不少。”聊起多肉植物,高喜枝總是自豪地說。

在高喜枝種植多肉植物的大棚基地内,馬木、藍石蓮、白月影……百餘種多肉植物映入眼簾,令人目不暇接。談到為何會從事多肉植物種植,高喜枝說:“能發現多肉種植項目,都是源于我老公平時喜歡養花,看見好看的花就會買回家種植欣賞。我第一次看見多肉的時候,就被它小巧、呆萌的外形深深吸引,再加上易于養活、宜室宜家,我就萌發了種植、銷售多肉的想法。”

說幹就幹。2016年,高喜枝在上院村承包了一座大棚從事多肉植物種植。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第一年的種植過程中,高喜枝就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打擊。由于多肉對溫度、通風和水的條件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對沒有種植經驗的她來說有不小的難度。由于本地水的堿性較大,不利于多肉的生長,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看着多肉植物的葉子發黃、生長緩慢,高喜枝沒有氣餒,而是奔波各地學習種植技術,并改良了多肉植物的用水問題,同時,引進保溫被和卷簾機等大棚配套設施,解決了影響多肉植物生長的各種外界因素。

多肉初創階段的銷售也是一大難題,高喜枝通過多方聯絡和不斷摸索,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線上是利用微信朋友圈,“曬”一些多肉植物的照片,線下是承接周邊一些花卉市場的訂單,讓她的多肉植物銷售供不應求。她滿臉笑意地說:“我們的多肉大部分是銷往河南的三門峽、鄭州,陝西的西安,還有周邊縣市。”

“基本上每天都會出一批多肉,發往外省的最多,昨天才走了一車。”說起銷售情況,高喜枝喜不自勝。如今,高喜枝不用再出門去聯系花卉市場,在大棚内就能夠把多肉賣出去,比開花店要省很多事,既能照顧家,又不耽誤生意,心裡踏實很多,創業幹勁也更加足了。

“自己培育,品質才能夠信得過。”高喜枝談起自己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在經營過程中,我發現多肉植物的市場越來越緊俏,單純依靠在外引進品種不但利潤少,而且貨源不穩定,更重要的是品質得不到保障,我就萌發了自己培育、種植、銷售一條龍的想法。”

2018年,高喜枝又承包了一座大棚,她虛心學習培育、種植技術,種植品種也從最初的十幾種增加到幾十種,生石花、綠法師、蒂亞都是常見的多肉品種。在種植、培育過程中,高喜枝傾注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愛心,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種植的多肉植物已發展到了500餘種。

如今,多肉植物可愛的外表和乖巧的造型更是受到了年輕一族的青睐,喜歡多肉植物的人群不斷擴大,多肉植物的銷量也在與日俱增,這使得高喜枝的創業幹勁更大。今年,由于業務發展她需要一筆周轉資金,在向侯馬農商行上馬支行申請後,很快獲得了10萬元的授信額度,解決了她的資金難題。意想不到的是,侯馬農商行的員工和許多銀行客戶也成了她的客戶。“侯馬農商行的從業人員經常來我的大棚挑選購買他們喜歡的多肉植物,還經常給我帶來其他客戶。沒想到因為一次貸款,竟有了新的收獲。”高喜枝笑呵呵地說。前來走訪的上馬支行客戶經理第姗姗說:“提供金融服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幫助客戶發展是我們應盡的職責。我們就是要充分發揮掌握的資源,助力客戶實作更快更好的發展。”

“在陽光的照射下,多肉植物的顔色會更加鮮豔,而且它的造型奇特、好養活、打理,适應能力強,這也是衆多愛好者追捧多肉植物的重要原因。”高喜枝介紹,現在雖然每天都忙,但是生活充實,每天忙碌在各種多肉植物的中間也是一種享受,正是在這美好的環境中,她更加願意一直做下去,走向美好的未來。

記者 劉文軍

【來源:臨汾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