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raf相比于nload是一款linux環境下,監控具體端口網絡流量的一款絕佳的免費小軟體.
系統環境:centos6.3
Iptraf: iptraf-3.0.0
二、檢視依賴包:
# rpm -qa | grep gcc
# rpm -qa | grep glibc
# rpm -qa | grep ncurses
假如沒有,則請安裝相應開發包(centos預設安裝源)
# yum install gcc glibc ncurses
三、安裝
# wget ftp://iptraf.seul.org/pub/iptraf/iptraf-3.0.0.tar.gz
# tar zxf Iptraf-3.0.0.tar.gz
# cd Iptraf-3.0.0
# ./Setup
至此,安裝完畢。
安裝程式會将執行程式安裝到 /usr/local/bin 目錄下,并創 /var/local/Iptraf 目錄放置Iptraf的配置文檔,同時建立 /var/log/Iptraf 目錄放置Iptraf産生的日志文檔。
四、運作Iptraf
# /usr/local/bin/iptraf
運作I後會産生一個字元界面的菜單,點選x能夠退出 Iptraf,各菜單說明如下:
1、菜單Configure...
在這裡能夠對 Iptraf 進行配置,任何的修改都将儲存在文檔:/var/local/Iptraf/Iptraf.cfg 中
--- Reverse DNS Lookups 選項,對IP位址反查 DNS名,預設是關閉的。
--- TCP/UDP Service Names 選項,使用伺服器代替端口号,例如用www 代替80,預設是關閉的。
--- Force promiscuous 混雜模式,此時網卡将接受任何到達的資料,不管是不是發給自己的。
--- Color 終端顯示彩色,當然用telnet ,ssh連接配接除外,也就是用不支援顔色的終端連接配接肯定還是沒有顔色。
--- Logging 同時産生日志文檔,在/var/log/Iptraf 目錄下。
--- Activity mode 能夠選擇統計機關是kbit/sec 還是 kbyte/sec 。
--- Source MAC addrs in traffic monitor 選擇後,會顯示資料包的源MAC位址。
2、菜單Filters...
在這裡能夠配置過濾規則,這是最有用的選項了,當您從遠端連入監控機時,自己的機器和監控機會産生源源不斷的tcp資料包,有時很令人讨厭,此時您就能夠将自己的ip位址排除在外。
他包括六個選項,分别是:Tcp、Udp、Other IP、ARP、RARP、Non-ip。我們以TCP為例說明,其他選項的配置都很相似。
--- Defining a New Filter
選擇Defining a New Filter後,會出來一對話框,需要填入對所建的目前規則的描述名,然後回車确定,Ctrl+x取消。再接着出現的對話框裡,Host name/IP address:的First裡面填源位址,Second裡填目标位址,Wildcard mask的兩個框裡面分别是源位址和目标位址所對應的掩碼,注意,這裡的位址即能夠是單個位址,也能夠是個網段,假如是單個IP,則相應的子網路遮罩要填成255.255.255.255,假如是個網段,則填寫相應的子網路遮罩:例如,想表示192.168.0.0,有256個IP位址的網段,則填寫192.168.0.0,子網是:255.255.255.0,其他類推,All則用0.0.0.0,子網也是0.0.0.0表示。
Port:欄需要填入要過濾的端口号,0表示任意端口号。Include/Exclude欄需要填入I或E,I表示包括,E表示排除。填寫完畢,回車确認,Ctrl x取消。
--- Applying a Filter
我們在上一步定義的一個或多個過濾規則會存儲為一個過濾清單,在沒有應用之前并不起作用,我們能夠在這裡選擇我們應用那些過濾規則。任何應用的規則會一直起作用,即使重新啟動Iptraf。我們能夠執行Detaching a Filter來取消執行目前任何應用的規則。
--- Editing a Defined Filter 編輯一個已存在的規則
--- Deleting a Defined Filter 删除一個已定義的規則
--- Detaching a Filter 取消執行目前任何應用的規則
3、菜單IP Traffic Monitor
IP資料包流量實時監控視窗,注意這裡會監控任何的來往資料包,包括自己的,是以,假如您使用遠端終端連接配接上來的話,您和監控機将會源源不斷的産生資料流,是以建議在Filters...菜單中将自己的IP過濾掉,是他不産生影響。在這裡能夠實時的看到每一個連接配接的流量狀态,他有兩個視窗,上面的是TCP的連接配接狀态,下面的視窗能夠看到UDP、ICMP、OSPF、IGRP、IGP、IGMP、GRE、ARP、RARP的資料包。能夠點選s鍵選擇排序,能夠按照包的數量排序,也可按照位元組的大小排序,假如因為他是實時變化的而導緻看不太清楚的話,能夠在Configure菜單中把Logging功能打開,他就會在/var/log/Iptraf 目錄中記錄日志,以友善您在日後檢視,當Logging功能打開後,當您開始監控Iptraffic時,程式會提示您輸入Log文檔的文檔名,預設的是ip_traffic-1.log。
在一個比較繁忙的網絡裡,顯示的結果可能很亂,以至于您很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資料,這時能夠使用Filters菜單,來過濾顯示的資料。
4、菜單General Interface Statistics
這裡顯示每個網絡裝置出去和進入的資料流量統計資訊,包括總計、IP包、非IP包、Bad IP包、更有每秒的流速,機關是kbit/sec或是kbyte/sec ,這由Configure菜單的Activity選項決定。
假如配置了Filter選項,這裡也受到影響。
5、菜單Detailed Interface Statistics
這裡包括了每個網絡裝置的周詳的統計資訊,很簡單,不再贅述。
6、Statistical Breakdowns
這裡提供更周詳的統計資訊,能夠按包的大小分類,分别統計;也能夠按Tcp/Udp的服務來分類統計,也不再贅述。
7、LAN Station Statistics
提供對每個網絡位址通過本機的資料的統計資訊。
本文轉自 showerlee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owerlee/1190365,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